叶辉
- 作品数:77 被引量:4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腹腔内隐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索腹腔镜技术在腹腔内隐睾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2007年7月,我院收治腹腔内隐睾24例,平均年龄3.37岁(1-15岁)。其中左侧9例,右侧7例,双侧8例,共32只睾丸。根据睾丸位置高低,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精索松解、睾丸固定术。结果24例(32只睾丸)均于腹腔镜下确定睾丸位置,其中22例(28只)为低位腹腔内隐睾,占87.5%,2例(4只)为高位腹腔内隐睾,占12.5%。对28只低位隐睾、1只高位隐睾行精索松解一期睾丸固定术,占90.62%;对2只高位隐睾行精索松解分期睾丸固定术;1只高位隐睾行分期Fowler-Stephens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顺利康复,随访1个月-2年,睾丸血供良好,无睾丸萎缩、回缩等。结论腹腔镜辅助精索松解、睾丸固定术是治疗腹腔内隐睾,特别是低位腹腔内隐睾的有效方法。
- 郝春生叶辉李龙白冬升李旭孙薇包楠张微微管考评吴涛
- 关键词:外科手术腹腔镜
-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诊治体会被引量:4
- 2008年
- 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均有一定特殊性。本院近期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 谷奇邹继珍叶辉李龙张小伦郝春生白东升
- 腹腔镜在小儿性发育障碍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性发育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们收治32例尿道下裂合并隐睾患儿,均行腹腔镜性腺探查,其中有12例性发育障碍患儿,本文对该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患儿经腹腔镜性腺探查及活检,明确诊断后,切除与确定性别不符的性腺、内生殖管道(卵巢及输卵管)、尽量保留男性性腺。术后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按男孩抚养,性腺切除术后6~9个月行尿道成形术。随访2~16个月,平均12.5个月,患儿保留之性腺与外生殖器发育基本正常,社会性别与生长发育基本协调。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性发育障碍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优势明显,该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实践。
- 白东升叶辉邱颖
- 关键词:性腺腹腔镜检查
- 男性尿道下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5年
-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先天畸形,主要见于男性,表现为尿道异常开口于阴茎、阴囊腹侧或会阴,多数患儿伴阴茎下弯。如不及时治疗,患儿难以正常站立排尿,容易给患儿造成心理负担,而且对患儿成年后性功能影响很大。目前,尿道下裂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且围产儿尿道下裂的发生率还存在城乡差距和地域性差异,应引起更多重视。
- 孙清叶辉吴建新
- 关键词:尿道下裂相关基因阴茎下弯先天畸形
- 胃粘膜脱垂1例被引量:3
- 2000年
- 郝春生曾向红叶辉梁廷臣马继东
- 关键词:胃粘膜脱垂儿童病例报告
- 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患儿22例,应用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一期术中离断尿道板伸直阴茎后在其远端腹侧预留冗长包皮瓣;对于阴茎头直径<10 mm的小阴茎头,二期手术前2~4周外用丙酸睾酮膏4~8周以促进阴茎头发育。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游离腹侧预留包皮瓣作为阴茎头处尿道,行尿道板纵切卷管术,所有患儿术中均行改良阴茎头成形术。结果 2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1年。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阴茎头裂开,3例尿道瘘,均再次手术后治愈;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治愈。16例患儿手术成功,成功率为72.7%,术后随访尿道开口于阴茎头端,阴茎头外观良好,排尿通畅,无尿道憩室、阴茎下弯等并发症。结论 小阴茎头畸形伴重度尿道下裂患儿术前外用丙酸睾酮有利于阴茎阴头发育,然后再采用腹侧冗长包皮瓣法分期治疗,能够充分利用阴茎头皮肤来包裹成型尿道,联合运用改良阴茎头成形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 牛志尚郝春生白东升邱颖宋晋秋叶辉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
- 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及随诊网络的建立与初步实践效果分析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通过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和随诊网络的建立,分析初步实践的效果。方法网络由“产前诊断和分娩中心”与“新生儿治疗及随诊中心”组成。两个中心随时保持业务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其网络化功能。结果网络运行模式:超声科及产科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畸形,家长到新生儿外科咨询,新生儿外科与产科、超声科讨论诊断、制定分娩与诊疗计划,按计划分娩,根据病情选择:(1)配有新生儿转运设备的救护车即刻转诊;(2)救护车常规转运;(3)在分娩医院观察及出院后到新生儿外科门诊。转诊患儿进一步检查后根据病情选择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或观察。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共接诊经产前超声诊断的先天性畸形患儿228例。19例妊娠中期终止妊娠;4例出生后放弃治疗;56例在新生儿期手术,其中51例治愈、5例术后放弃治疗;149例出生后未行手术,仅观察。结论对先天性畸形的产前诊断、围产期管理及随诊实施网络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小儿外科与产科、超声科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现实医疗环境、较规范的运作模式,可望进一步提高我国先天性畸形的围产期管理和总体诊治水平。
- 马继东叶蓁蓁黄醒华陈焰马丽霜赵英敏叶辉张晓伦李龙马强包楠冯翠竹刘菁张军
- 关键词:先天畸形产前诊断计算机通信网络
- 两例肾动脉狭窄病例诊断与治疗的体会
- 肾动脉狭窄为小儿泌尿外科少见疾病,2010年3月~2010年4月我们收治两例肾动脉狭窄病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方法两病例术前均进行心功能、肾功能等评价,两病例各有其特点:病例1心功能较好,肾损伤较严重,评价重点在术后...
- 白东升叶辉
- 文献传递
- 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22例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三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0月对22例(25侧)隐睾患儿,平均年龄2岁2个月,左侧7例,右侧12例,双侧3例,在脐部2 cm的单切口内分别置3个通道(3个5mm trocar),在腹腔镜辅助下,松解精索及输精管,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结果 21例(24侧)固定于阴囊底,1例固定于阴囊上部。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 min。术后2~3 d出院。3个trocar孔均位于脐部伤口内,切口愈合后腹部无瘢痕。22例B超随访3~15个月(平均7.3月),无切口感染,无睾丸萎缩或回缩,无腹股沟斜疝或脐疝发生。结论经脐单一部位3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安全、有效,术后腹部无瘢痕,适用于腹腔内隐睾、腹股沟高位隐睾以及隐睾术后睾丸下降不全的病人。
- 郝春生叶辉李龙白东升牛志尚宋晋秋邱颖
- 关键词:腹腔镜隐睾
- 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诊断与治疗的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我院收治的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IMT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5例IMT患儿中,2例肿瘤位于膀胱,3例肿瘤分别位于颈部、腹部及右下肺,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其中膀胱及右下肺肿瘤患儿术后随访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腹部肿瘤患儿未能随访;1例膀胱肿瘤活检,明确诊断后家长放弃治疗;1例颈部肿瘤复发,初期经化疗肿瘤消失,后出现颈部肿瘤转移及复发,再次手术及化疗,后期无法有效控制肿瘤增长,最终家长放弃治疗。结论小儿IM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无特异性表现,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复发和转移可能,术后需长期随访,对于复发者化疗有一定疗效,反复复发者预后不良。
- 刘菁张晓伦包楠邹继珍袁新宇郝春生叶辉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