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印
- 作品数:74 被引量:52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区域云降水监测与临近预报系统研究
- 黄勇叶金印何永健邱学兴翟菁刘慧娟冯妍袁松姚叶青陈光舟
- 建立了多阈值的对流云识别和划分方法,实现了对流云的有效跟踪和外推预报;通过分云类别选取ZI模型参数提高降水估算精度,设计了有效的多种降水监测结果的集成方法,有效提高了定量降水监测精度;从矢量分解、填补、合成等方面,进行降...
- 关键词:
- 关键词:降水预报系统气象台气象服务
- 信息矩阵方法在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指标的确定是防洪减灾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但由于山洪实测资料序列较短且山洪灾害样本量较小,难以采用传统的统计模型建立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指标。任何统计模型其本质是建立输入-输出关系,在数学上可以用函数关系表达,信息矩阵方法能够从小样本获得信息并建立这种函数关系。利用淠河流域历史降水与流量极值资料,将2003—2012年17次典型洪水过程作为学习样本,构建流域前期土壤含水量饱和度、5个时间尺度(1,3,6,12,24 h)降雨量以及4个重现期(<5、≥5、≥20、≥50 a)洪峰流量的模糊关系矩阵,进而建立山洪灾害风险预警不同等级组合指标。从2003—2012年洪水资料中选取未参与统计的40组独立样本,对不同时间尺度山洪灾害风险预警组合指标进行应用检验,总体预警合格率达到70%,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山洪灾害风险预警是可行的。
- 叶金印刘静杨祖祥李致家
- 关键词:山洪灾害风险预警
- 淮河流域面雨量多模式预报效果比较及典型过程检验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面雨量预报是洪水预报非常重要的参数,也是各级政府组织防汛抗洪以及水库调度等决策的重要依据。在面向江河流域的水文气象服务中,利用数值预报模式降水输出客观化的面雨量产品,并在检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应用,是提高流域面雨量预报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ECMWF全球模式、JMA全球模式、
- 刘静叶金印王皓
- 关键词:流域面雨量多模式数值预报模式面雨量预报
- 多部雷达联合估算淮河流域降水被引量:6
- 2010年
- 以淮河流域内6部CINRAD雷达基数据资料以及高密度自动雨量站观测资料为源,在应用多种方法进行降水估算和校准,并采用主成分集成方法进行集成应用的基础上,采用"先估算降水再拼图"和"重叠区域选取最大值"的方法来进行整个流域的降水估算结果拼图,从而实现了整个淮河流域的降水估算。从2007年7月初降水过程应用结果来看,经过校准以后估算误差在45%以下,并且能够反映出缺少地面雨量观测站的区域的降水分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淮河流域降水估算的方法。
- 黄勇胡雯何永健叶金印
- 关键词:多雷达降水估算
- 淮河中游雨季前后大气边界层综合观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安徽省寿县站边界层综合观测试验资料,对近地面层风、气温、湿度等微气象要素及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摩擦速度进行综合分析,总结2005年淮河中游雨季开始前后大气边界层的微气象学基本特征及其异同。结果表明:雨季前,气温、相对湿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分布;伴随雨季的开始,近地面层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加大,风速波动增大,且各要素日变化减小。6—7月淮河中游的潜热通量远大于感热通量。边界层要素的变化对淮河雨季的开始和结束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张晓红胡雯刘远永叶金印刘静
- 关键词:淮河流域边界层
- 一种融合温度判定与背景依赖的水凝物反演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温度判定与背景依赖的水凝物反演方法和系统,该水凝物反演方法融合了温度判定方法和背景依赖方法对目标区域的水凝物进行反演,既能有效减少温度判定方法中因经验参数以及简单的线性关系所带来的误差,又可以不过分依...
- 何志新叶金印邱学兴沈菲菲宋丽欣许冬梅束艾青
- 湿润地区中小河流山洪预报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4
- 2012年
- 针对湿润地区中小河流,提出2套山洪预报方案:一是对于有资料地区,建立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山洪预报方案;二是对于无资料或资料缺乏地区,采用API-Nash模型,即采用降雨-径流经验相关法进行产流预报,采用Nash模型进行汇流预报。以皖南山区屯溪流域为例,分别用2套方案对流域的次洪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2套方案均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洪量合格率比较一致;对于洪峰合格率和确定性系数,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优于API-Nash模型。
- 叶金印吴勇拓李致家常露
- 关键词:中小河流山洪预报预警新安江模型
- 一种台风风场反演方法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风风场反演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通过对相邻时刻的回波强度变化量的分析,获取处于台风搜索区域内的各扇区网格在相邻时刻具有相关性的对应扇区网格,由此进行平流风矢量场的反演以及迭代平滑修正,剔除一些在雷达基数据质...
- 江杨袁松卞慧敏邱学兴许冬梅叶金印刘琳沈菲菲何志新谢晨波
- 风云二号卫星资料在雷达降水估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单一的气象卫星或者天气雷达估测降水存在的一些缺陷,介绍了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资料的一种应用方法。先根据红外亮温阈值划分降水云系,再选用适合的雷达反射率因子-降水强度(Z-I)模型进行降水估测;雷达未覆盖区域,基于不同红外亮温区各等级降水及其对应的亮温差的统计结果,查找最接近的降水强度并用不同云型的平均归一化误差进行修正。以2011年6—8月淮河流域地面站点1h雨量计资料为检验资料,验证卫星资料的应用效果。发现添加卫星资料后,会导致原本偏低的雷达估测1h降水量偏高,但准确估测样本量以及相似系数均有所增加;为雷达未覆盖区域降水量的反演提供资料的同时,对于雷达有效覆盖的区域而言,能够去除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中的奇异点。
- 任靖黄勇官莉叶金印倪婷
- 关键词:云分类风云二号卫星淮河流域
- 2013年7月淮河流域一次强降雨过程分析
- 2014年
- 本文利用淮河流域172个常规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一日四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从动力、热力、水汽三个方面对2013年7月3~7日淮河流域一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进行分析,进而为今后淮河流域的暴雨预报提供参考。一、降雨实况2013年7月3~7日,受高空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的共同影响,淮河流域发生了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并伴有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 罗静叶金印
- 关键词:淮河流域降雨过程NCEP再分析资料降水资料暴雨预报低涡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