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11例分析被引量:4
- 1995年
- 急性有机磷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11例分析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77500)杨广泉,李德洋,司福中,李诗海我院近5年收治急件有机磷农药中毒526例,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者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11例中男3例,女8例,年龄14~50岁...
- 杨广泉李德洋司福中李诗海
-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周围神经病病例分析
- 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户籍居民在高血压防控期间缺血性卒中(IS)死亡率的时间趋势。方法2013年1月1日山东省滕州市开始高血压防控,采用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IS死亡病例监测数据统计IS死亡率,分析其在不同特征居民中的时间趋势。户籍人口来源于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以2020年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和性别标化死亡率。采用χ2检验比较死亡率差异,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比较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和年龄趋势。结果滕州市2013—2021年IS总体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现时间变化趋势(Z值分别为12.647、7.305,均P<0.001),2021年比2019年分别下降了23.77%和30.99%(Z值分别为-7.393、-9.975,均P<0.001)。男性IS粗死亡率2019年比2017年升高了13.27%,女性IS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2018年比2017年分别下降了16.39%和1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160、9.789和15.109,均P<0.05);除2013、2015年IS粗死亡率外,其余年份男性IS粗死亡率和各年份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5.816~124.040,均P<0.001)。各年份IS粗死亡率均随年龄段增加而升高(Z值为42.604~61.025,均P<0.001)。年龄≥65岁IS死亡比例为85.85%。男性45~54岁年龄别IS粗死亡率呈时间变化趋势(Z=3.035,P<0.01),而同年龄段女性未呈时间变化趋势(P>0.05)。城区IS死亡率由2013年的62.61/10万下降到2021年的54.00/10万(Z=-2.097,P<0.05)。农村IS死亡率2019年比2013年升高了213.15%,2021年比2019年下降了22.75%(Z值分别为19.074、-6.390,均P<0.001)。结论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IS死亡率城区呈下降趋势,农村2019年后呈下降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45~54岁年龄段死亡率有年轻化趋势。应对男性和农村IS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 董芳韩兴贵徐玉銮朱宏宇叶树军林琳司福中程俐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
- 别嘌呤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CHF合并H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及基础病的常规药物治疗,并控制含高尿酸(UA)的饮食;治疗组给予别嘌呤醇300 mg/d,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YNA心功能分级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血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显著降低,血肌酐降低,肾小球滤过滤(GFR)增高,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UA显著下降,且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ALT、Child-Pugh评分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ALT、Child-Pugh分级比较,P均>0.05。结论别嘌呤醇用于CHF合并HUA患者的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尿酸,且对肝、肾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 周立宇朱宏宇段本泳司福中连士英
- 关键词:别嘌呤醇心力衰竭尿酸高尿酸血症
- 肺动脉高压检测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评价了75例甲亢患者的肺动脉压,其中单纯甲亢患者34例,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41例,92例为健康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血浆内皮素(ET1)、血管紧张素Ⅰ(A1)及血管紧张素Ⅱ(A2)的含量。结果:34例甲亢组患者检出肺动脉高压12例(32.4%),41例甲亢心患者检出肺动脉高压39例(94.5%)(P<0.05)。单纯甲亢组中1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有4例在2~6月之内发生了心房颤动。甲亢患者血浆中ET1、A1及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检出的肺动脉高压,是甲亢心的早期诊断指标,其敏感度为81%,特异度为92.59%,阳性预测值为96.23%,阴性预测值为67.57%。是一个实用的无创早期诊断方法。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 陈玉萍司福中甘志浩盛春勇任忠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动脉压
- ACS及心脏意外事件发生规律和药物提前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预后的影响
- 司福中杨宗河田传鑫沈学谦朱宏宇
- 该项目属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是探讨ACS患者自发、混合性心肌缺血和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的时间规律,以及在该规律之前给予药物进行提前干预并配合健康教育对预后产生的影响。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争取每个病人做到在发病规律前服药,从而避免...
- 关键词:
- 关键词:ACS
- 山东省滕州市2013—2021年脑出血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滕州市2013—2021年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控(简称高血压防控)9年间,不同特征居民脑出血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因滕州市自2013年起开展高血压防控,故采用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脑出血新发病例监测数据统计脑出血发病率,并分析其在不同特征居民之间分布的变化趋势。户籍人口信息来源于滕州市公安局,以2020年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和性别标化发病率。发病率的时间趋势和年龄趋势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滕州市2013—2021年总体脑出血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由97.30/10万和119.30/10万下降为52.13/10万和50.69/10万(Z=-9.93、-15.40,均P<0.001),两者均在2020年升高成峰,与2019年同比分别升高了22.58%(χ^(2)=24.02,P<0.001)和18.09%(χ^(2)=17.08,P<0.001)。同期男女性发病率变化趋势与总体相似;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脑出血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男性2020年≥45岁3个年龄段与2019年同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增高36.29%、23.57%和16.18%(χ^(2)=6.73、4.65和4.00,均P<0.05)]。城区和农村脑出血发病率分别下降了70.07%和36.23%(Z=18.44、5.22,均P<0.001),但在2020年比2019年分别升高34.15%(χ^(2)=10.88,P<0.01)和22.08%(χ^(2)=18.63,P<0.001)。结论滕州市2013—2021年脑出血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女性超过男性;城区超过农村;男性发病似有年轻化趋势。
- 王鑫范警华徐玉銮颜娜娜宋现丽黄文程俐周立宇朱宏宇叶树军武宗义赵逢平司福中
- 关键词:脑出血发病率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
- 2013—2021年山东省滕州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 2024年
- 采用山东省滕州市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急性心肌梗死(AMI)新发病例监测数据,分析居民AMI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以2020年全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和性别标化发病率。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发病时间趋势和年龄趋势。2013—2021年滕州市总体AMI粗和标化发病率由130.07/10万和161.12/10万降低至76.15/10万和72.77/10万(Z=-13.785和-20.822,均P<0.001);男性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高于女性。2016年男性45~54岁1个年龄段、女性35~64岁3个年龄段比2015年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有意义[分别增高33.33%、103.65%、106.30%和95.75%(χ^(2)值分别为6.512、4.965、25.115和46.004,均P值<0.05)]。<35岁和35~44岁年龄段男性的AMI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2013—2021年城区AMI发病率下降了55.15%、农村下降了36.59%(Z值分别为-8.529和-11.235,均P<0.001)。
- 王鑫周立宇徐玉銮韩兴贵程俐叶树军朱宏宇韩金国武宗义赵逢平司福中
- 关键词:心肌梗死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脑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9例心功能不全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脑利钠利尿肽(BNP)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具有心功能不全的脑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
- 杨国梁司福中李德洋郭宏赵军田传鑫
- 关键词:脑梗死心功能不全康复训练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性和数目的影响被引量:23
- 1996年
- 为探讨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合适的治疗剂量,采用抗人血活性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特异单克隆抗体125I-SZ-51测定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50mg(27例)、150mg(26例)、300mg(30例)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三组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并常规计数血小板数目。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明显降低,而血小板数目明显升高,并且随着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两者的变化程度也增大(P值均<0.01),当剂量达300mg时,前者低于健康人组(P<0.005),后者已达健康人组水平(P>0.05)。三组阿司匹林剂量的近期副作用差别则无显著性。表明用该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开始采用每日300mg的剂量是合理的。
- 司福中欧阳明刚盛春永陈玉萍李勇沈学谦
-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疗法阿司匹林血小板
- GMP-140和血小板计数之积与出血及缺血性疾病的关系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分子数和PLT计数之积(GMP140×PLT)与出血及缺血性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2例出血性疾病患者(出血组)及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缺血组)治疗前、后GMP140分子数,并常规进行PLT计数。结果出血组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GMP140分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GMP140×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出血停止后GMP140×PLT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缺血组治疗前PLT计数亦低于对照组(P<0.01),GMP140分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二者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7天后PLT计数、GMP140分子数及二者之积均达对照组水平(P均>0.05)。结论用GMP140分子数与PLT计数的乘积来做出血及缺血性疾病的病情判断,以及评价治疗效果,较单独用二者更准确可靠。
- 顾天鸽马运锡司福中王德新
- 关键词:GMP-140缺血性疾病血小板计数PLT计数Α-颗粒膜蛋白出血性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