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晶
- 作品数:29 被引量:3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人力资本提升与女性就业部门选择倾向被引量:7
- 2018年
- 利用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人力资本提升与女性就业部门选择倾向之间的关系,着重检验高学历女性人力资本提升对就业部门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越提升,人们倾向于在国家公共部门的就业概率越高,且高学历女性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青睐明显高于同条件下的男性。对比分析不同就业部门的高学历群体人力资本回报发现,经济部门的人力资本回报更高,且对于高学历女性而言,人力资本提升对于增加其在经济部门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高学历女性放弃人力资本回报高的经济部门,反而选择国有公共部门这一问题,本研究根据反事实的方式指出,相比其经济部门,国有公共部门内性别平等程度更高,高学历女性对于国有公共部门的青睐是其放弃经济部门高人力资本回报的一种制度补偿。
- 向晶刘华
-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化就业选择女性
- 劳动力回流、老龄化与“刘易斯转折点”被引量:32
- 2020年
- 接受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原因在于持续的工资上涨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并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回流和老龄化现象,以剩余劳动力结构变化为视角,重新梳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与剩余劳动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来自八省的整村调查数据以及与全国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实证分析初次转移、从未转移和净回流的劳动力数量与结构变化。研究表明,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在2008年已然到来,但由于劳动力回流和老龄化的影响,农村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要避免农业劳动生产率滞后对整体经济产生"拖后腿"效应,需要进一步推动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
- 王亚楠向晶钟甫宁
- 关键词:劳动力回流老龄化
- 短视频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被引量:1
- 2025年
-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利用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短视频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使用短视频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即使用短视频的老年人拥有更高的自评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以及更低的抑郁程度;(2)短视频通过维系代际间的情感关系、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抑制老年人社会网络的衰退,从而起到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作用;(3)社区层面的老年人服务、活动设施能为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提供便利与支撑,促进社会网络机制发挥更大作用;(4)短视频的使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城乡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有利于缓解城乡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差距,但有进一步加剧城乡老年人身体健康差距的风险。在弥合“数字鸿沟”、促使更多老年人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应积极推动线上与线下养老的互补融合,合理配置城乡间的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
- 张驰向晶
- 关键词: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公共服务生活质量社会网络
- 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基于热量消费视角的分析被引量:88
- 2012年
- 城镇化从两方面影响粮食的需求:一方面,城镇化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中动物产品的比重增加粮食需求总量;同时,城镇化降低劳动强度并减少热量需求从而降低粮食需求总量。本文对比城乡过去近15年的食品消费,得出如下结论:(1)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食品消费结构中动物产品的增长是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2)农村居民最终粮食消费总量低于城市居民,如果按照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和2007年热量摄入水平计算,农村居民的粮食需求量将增加22.34公斤/年。
- 钟甫宁向晶
- 关键词:城镇化食品消费结构粮食安全
- 人口结构变动对未来粮食需求的影响:2010-2050被引量:49
- 2013年
- 粮食需求预测是我国制定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基础。虽然,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对粮食安全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是,有关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强度的变化导致人均粮食需求调整的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在充分理解不同年龄人群的生理需求导致的粮食消费能力的差异之后,采用传统的粮食估计方法获得的粮食需求预测结果很可能会因为忽略人口构成的调整而出现巨大误差。本文利用标准人消费指数这一概念,将人的年龄和性别因素加入到对未来粮食消费预测的模拟当中。结果显示:我国未来人口结构的调整很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未来粮食需求总量的增长速度。同考虑我国不规则人口金字塔形状的向上推进的情况相比,采用传统方法估算的未来粮食消费总量增长幅度要高出1.6个百分点。对比考虑和不考虑我国人口结构调整,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总量的峰值很可能出现在2030年前后,且最高可能达6.5亿t。若坚持保障我国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则未来我国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促进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
- 向晶钟甫宁
- 关键词:人口转变
-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建设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6
- 2018年
- 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配备不足、待遇普遍偏低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三个方面。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水平不足,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还会影响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的发展。通过梳理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状况,研究发现:企业对知识产权战略重视不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缺乏有效辅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预算不足,是导致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建议增加企业家和企业高管的知识产权培训,制定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辅导机构,建立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的长效考评机制,以及建立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财政补贴机制。
- 王博雅向晶
-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
- 中国人力资本积累与国际竞争力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从国际视角对全球129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国际综合排名第92位,位于第4梯队。人力资本存量(健康性人力资本、技能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经济增长通过对教育性人力资本的再投入推动创新性人力资本的提升。比较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力资本结构差距,可以看到:未来15年中国人力资本将面临国际适应性和竞争性的重大挑战。应当通过提升职业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增强教育性人力资本与技能性人力资本的深化,从而为提升我国创新性人力资本做准备,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 向晶
- 关键词:人力资本国际竞争力
- 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形势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本文将人口结构对粮食需求的影响纳入到粮食供需分析当中,基于不同人口增长情景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形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供需平衡,但全面二孩政策在中长期将显著增加粮食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未来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若未来粮食供给能力只能维持在目前规划设计的5.5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那么全面二孩政策下将出现严重的粮食供需缺口,预计2029—2030年供需缺口最高峰将达到7800~8500万吨,缺口率为12.5%~13.3%。2025—2030年是粮食消费需求和供需缺口的峰值阶段,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平稳度过最具挑战的阶段。
- 程杰杨舸向晶
- 关键词:人口结构粮食安全
- 人口变迁对粮食消费的影响
- 过去30多年时间,中国已经成功转型为市场经济国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国人口太多阻滞经济发展”的论调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有关人口讨论在“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消费”等方面仍然继续。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预计未来...
- 向晶
- 关键词:营养需求人口结构食品消费结构
- 文献传递
- 新冠肺炎疫情的民生风险与保障体系被引量:3
-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给民生领域带来风险。本文主要通过居民问卷调查方式观察疫情对民生的影响,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民生风险传导机制,总结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疫情的民生保障措施,提出加强我国民生保障体系的思路和建议。疫情带来的民生风险突出表现为:就业脆弱性和失业风险增大,居民收入下滑风险加剧,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居民生活成本增加,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明显提高,子女教育和家庭照料问题普遍存在。疫情对民生保障和救助体系提出挑战,凸显了长期存在的一些短板。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应该采取全局性的应对举措,贯彻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原则,应优先使用普惠性的救助政策,建立全民基本收入制度,重点保障低收入和贫困群体,完善并创新社会托底政策。
- 程杰曲玥贾朋向晶
- 关键词:民生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