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万庆

作品数:26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胃癌
  • 7篇肠癌
  • 6篇细胞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增殖
  • 4篇术后
  • 4篇结直肠
  • 4篇结直肠癌
  • 4篇癌患者
  • 4篇癌细胞
  • 3篇预后
  • 3篇再灌注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黏膜
  • 3篇肝癌

机构

  • 19篇郑州大学第五...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郑州大学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6篇吴万庆
  • 13篇傅聿铭
  • 10篇杨战锋
  • 9篇郭晓磊
  • 7篇吴刚
  • 7篇孙培春
  • 6篇郭魁元
  • 5篇崔小兵
  • 3篇韩斌
  • 2篇周志强
  • 1篇王世超
  • 1篇王变丽
  • 1篇张小建
  • 1篇王争
  • 1篇夏兴洲
  • 1篇张自森
  • 1篇张旋
  • 1篇王建锋
  • 1篇马荣龙
  • 1篇王冬阳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癌症进展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大鼠腹主动脉阻断再通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
2008年
目的观察大鼠腹主动脉阻断再通过程中肝、肾、心生化及Bcl-2和Bax基因蛋白免疫组化的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三组:缺血再灌注组(n=8);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预组(n=8);假手术(Sham)组(n=8)。其中I/R和Epo组采用阻断腹主动脉3h,再通2h;Epo组于术前24h按5000IU/kg经腹腔注射Epo;Sham组单纯做开腹术,不做处理。术后取各只大鼠的下腔静脉血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痰(BUN)、血清肌酐(Scr)、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各只大鼠均取肝肾心用免疫组化分析Bcl-2、Bax阳性区平均光密度;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各个标本的凋亡指数。结果I/R和Epo组的生化分析各个指标均高于Sham组.但Epo组低于I/R组(P〈0.05)。I/R和Epo组的Bcl-2和Bax阳性区平均光密度均高于Sham组,Epo组的Bcl-2阳性区平均光密度高于I/R组,Epo组的Bax阳性区平均光密度低于I/R组(P〈0.05)。Sham组TUNEL染色呈隐形,I/R和Epo组TUNEL染色呈阳性,Epo组的凋亡指数低于I/R组(P〈0.05)。结论阻断再通大鼠腹主动脉后,肝肾心发生损伤;Epo干预有助于减轻这种损伤。
张小建周志强吴万庆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血再灌注BAX
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能显著提升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改善心理状况。
钟明霞傅聿铭吴万庆
关键词:胃癌手术遵医行为心理状况
不同治疗方式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选择2015年3月—2019年6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手术组,将采取TACE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TACE组患者总胆红素、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手术组(P<0.05),而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发生腹水2例、继发出血5例、腹腔感染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95%(9/41),TACE组患者术后发生腹水2例、腹腔感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82%(3/44),TAC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0.85个月,TACE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9.73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与TACE均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TACE治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影响小,且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获得相似的远期生存率,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王建权袁红彦吴万庆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疗效预后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对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观察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MT7)表达变化对肝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02及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ep3B、Huh7、MHCC97H、LM3细胞PRMT7表达;检测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抑制和上调PRMT7蛋白表达之后EMT相关指标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变化及肝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改变.结果 PRMT7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上调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uh7的PRMT7蛋白表达,能够促进细胞EMT的发生[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上调],上调MMP-2、MMP-9表达,其侵袭[Huh7组:(2.35±0.34)个;对照载体组:(3.11±1.09)个;PRMT7过表达组:(11.92±2.32)个]和迁移[Huh7组:(4.50±2.17)个;对照载体组:(3.43±1.29)个;PRMT7过表达组:(13.21±2.27)个]能力明显增强;抑制高转移肝癌细胞株LM3的PRMT7蛋白表达,细胞EMT发生逆转(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MMP-2、MMP-9表达下调,其侵袭[LM3组:(19.01±1.88)个;对照载体组:(21.02±2.14)个;PRMT7表达抑制组:(10.15±1.52)个]和迁移[LM3组:(22.55±3.06)个;对照载体组:(23.93±4.08)个;PRMT7表达抑制组:(13.11±1.31)个]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PRMT7通过影响肝癌细胞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肝癌侵袭转移过程.
吴万庆孙培春傅聿铭吴刚
关键词:肝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80例在笔者医院科室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FEED评分系统评估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根据I-FEED评分将患者分为胃肠功能顺利恢复组(I-FEED评分<6分,52例)和胃肠功能延迟恢复组(I-FEED评分≥6分,2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有无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理分期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BMI)(P=0.025)、术前白蛋白(P=0.002)、肠系膜下动脉结扎位置(P=0.005)、肿瘤位置(P=0.038)是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低白蛋白(OR=4.245,95%CI为1.398~12.888,P=0.011)、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OR=4.403,95%CI为1.385~13.995,P=0.012)、中低位直肠癌(OR=3.953,95%CI为1.263~12.373,P=0.018)是术后胃肠功能延迟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白蛋白、肠系膜下动脉结扎位置、肿瘤位置是影响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杨战锋陈天然吴万庆罗昭锋郭晓磊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胃肠功能恢复
腹腔镜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6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因子(CD3^(+)、CD4^(+)、CD8^(+)、CD4^(+)/CD8^(+))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NSE、CEA及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NSE、CEA及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5%(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53%(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创伤性刺激诱发的炎性反应,改善免疫抑制状态,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郭晓磊杨战锋傅聿铭闫军浩吴万庆王文真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胃癌炎性因子免疫因子血清肿瘤标志物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分析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有关结肠癌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寻找新的lncRNA结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转录组测序数据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整理。采用edgeR包筛选差异表达lncRNA,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差异表达lncRNA进行生存分析。提取与这些lncRNA共表达的编码基因,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227个在肿瘤各TNM分期中均异常表达的lncRNA,其中表达上调169个,表达下调58个。生存分析鉴定出15个差异表达lncRNA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其中2个为保护因素,13个为危险因素。KEGG分析发现,这些预后相关lncRNA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生物合成、mRNA监视通路等。结论:通过挖掘TCGA结肠癌数据集,发现了一些具有预后意义的异常表达lncRNA,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这些lncRNA有望成为新的结肠癌诊断或治疗分子标志物。
闫军浩郭魁元吴万庆罗昭峰杨战锋王冬阳王争
关键词:结肠癌长链非编码RNA预后
奥曲肽对胃癌AGS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细胞增殖核抗原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奥曲肽对胃癌AGS细胞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奥曲肽(0、0.001、0.010、0.100、1.000、10.000 mg/L)作用于胃癌AGS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PARP-1、PCNA和Cyclin Dl蛋白相对表达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胃癌AGS细胞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AGS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随奥曲肽浓度的增加,胃癌AGS细胞中PARP-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0.08、0.09、0.12、0.16、0.21、0.22),PCNA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0.05、0.04、0.02、0.01、0.01、0.0l),Cyclin D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0.44、0.40、0.39、0.40、0.43、0.40,P>0.05),PARP-1和PCN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奥曲肽在0~0.100 mg/L浓度范围内,对胃癌AGS细胞增殖抑制逐渐增强,高于0.100 mg/L浓度后,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各浓度奥曲肽作用下,胃癌AGS细胞凋亡和各周期细胞比例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 奥曲肽浓度可对胃癌AGS细胞增殖产生双向影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ARP-1蛋白表达增强和PCNA蛋白表达抑制有关.
张自森王世超夏兴洲吴诗文吴万庆傅聿铭
关键词:奥曲肽胃癌细胞增殖核抗原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共37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单纯FOLFOX化学治疗,共15例)和观察组(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OX化学治疗,共2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终点为随访结束。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RR)为72.7%,对照组有效率为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5,P<0.05);观察组的1、2、3年生存率依次为68.2%、50.0%、36.4%,均高于对照组的33.3%、26.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1、2.014、4.273,P<0.05)。氩氦刀冷冻消融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中度发热、肝区疼痛不适感和一过性ALT指标升高,化疗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OX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获益较高,较之单纯全身化疗更具优势。
王婵傅聿铭郭彦伟吴万庆缪鹏飚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氩氦刀冷冻消融化疗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糖类抗原(CA)19-9、CA50、癌胚抗原(CE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各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患者E、Cor、ACTH、SP、6-keto-PGE1α、CEA、CA19-9、CA5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70%)较对照组(18.52%)低(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及疼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
郭晓磊杨战锋傅聿铭闫军浩吴万庆
关键词:胃癌应激反应糖类抗原癌胚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