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云涛

作品数:46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妇幼
  • 6篇影响因素
  • 6篇妇幼保健
  • 6篇保健
  • 5篇产妇
  • 5篇出生体重
  • 4篇信息系统
  • 4篇早产
  • 4篇胎龄
  • 4篇健康
  • 4篇妇幼保健机构
  • 4篇保健机构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新生儿
  • 3篇孕产
  • 3篇孕产妇
  • 3篇宫颈
  • 3篇艾滋病
  • 3篇病毒
  • 2篇新媒体

机构

  • 42篇广东省妇幼保...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食品药品...
  • 2篇广东省计划生...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河北省妇幼保...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云南省妇幼保...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吴云涛
  • 22篇李兵
  • 15篇马远珠
  • 15篇赵庆国
  • 13篇武丽
  • 13篇李玉萍
  • 12篇缪华章
  • 9篇梁志江
  • 7篇夏建红
  • 7篇王雄虎
  • 6篇罗灿
  • 6篇王智强
  • 5篇陈婷婷
  • 5篇汤柳英
  • 5篇李诗韵
  • 4篇高爽
  • 4篇姚菲
  • 3篇穆小萍
  • 3篇赖志存
  • 3篇纪存委

传媒

  • 14篇中国妇幼卫生...
  • 5篇中国生育健康...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医药前沿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度广东地区《母子健康手册》使用意愿及障碍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服务对象及医护人员对推广应用《母子健康手册》的意愿和障碍,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和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到医疗保健机构产科门诊、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孕产妇、儿童家长以及该机构的妇幼保健管理人员或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针对使用手册前后以及医护人员分别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针对孕产妇或儿童家长的调查显示,55. 8%(310/556)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母子健康手册》,不同调查对象及其文化程度对选择使用《母子健康手册》的形式有影响,但都更倾向于选择纸质和电子版手册同时应用,使用电子版手册的主要障碍是担心信息泄露(35. 3%)、实名注册验证繁琐(19. 4%)、机构覆盖不全(18. 9%);针对医护人员的调查显示,有44. 2%(76/172)的认为应用电子版手册形式好,有40. 1%(69/172)的选择同时使用纸质和电子版手册,使用电子版手册的主要障碍是医护人员录入信息量大不配合(63. 2%,108/171)、就诊者不会操作(49. 1%,84/171)、使用机构覆盖面低(47. 1%,80/170);调查对象选择应用形式考虑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方便。结论应加强手册推广应用的组织实施和宣传发动,着重从方便服务对象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入手,纸质和电子版手册并行应用。
吴云涛武丽王智强缪华章徐昊立马远珠李兵
关键词:信息化使用意愿
人工流产妇女焦虑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妇女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4—12月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健康女性,采用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对焦虑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542份,有效539份,调查对象焦虑平均分为(48.53±9.83)分,与国内常模相比,P〈0.01,焦虑评分≥50分258例(47.9%);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孕次、不同产次、不可靠避孕方法知晓程度、怀孕后担心家人知道、担心传染性病的人工流产者之间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传染性病(OR=3.857,95%CI:1.381~10.773),职业中以学生(OR=2.55,95%CI:1.055~6.164)、无业(OR=2.186,95%CI:1.276~3.743)、服务员(OR=2.03,95%CI:1.067~3.866)的焦虑发生危险度较高;不可靠避孕方法相关知识得分越少焦虑发生率越高(0分,OR=2.112,95%CI:1.288~3.464);产次≤1次(OR=1.986,95%CI:1.187~3.321)焦虑发生率较高。结论 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妇女是焦虑的高发人群,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应重视门诊人工流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周玉红黄小凤吴云涛付一祎赵春梅
关键词:人工流产焦虑影响因素
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信息系统应用的效果和经验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信息系统应用效果。方法导出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定性访谈系统运维工程师和项目管理者。结果广东省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信息系统较好的实现了婚前、孕前、产前,以及新生儿和儿童的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随访、补助管理等功能,与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实现了融合。该系统已在68.04%的助产服务机构中得到应用。该系统功能整合、多层次用户需求导向、多方式数据共享机制及持续的功能改进值得借鉴。系统在推广应用仍面临非技术性障碍、持续投入保障、信息安全等挑战。结论区域信息系统应用对促进出生缺陷综合干预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从制度、规范和机制等多层面保障系统的有效应用。
李兵吴云涛徐昊立李玉萍武丽王雄虎赵庆国
关键词:信息系统综合干预
2017-2019年广东省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和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深入分析2017-2019年广东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简称两癌)筛查情况和成本效果,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下一阶段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广东省两癌检查项目的个案和季报表进行分析,分析两癌检出率、早期诊断率、发现早期病例平均费用和早期发现成本系数。结果2017-2019年广东省为130余万名农村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平均年龄(48.04±7.94)岁。宫颈癌检出率56.50/10万,宫颈癌早期诊断率94.15%,发现早期病例的平均费用为29598元,早期发现成本系数EDCI为0.71,非常具有成本效果价值。乳腺癌检出率40.91/10万,乳腺癌早期诊断率60.16%,发现早期病例的平均费用为304200元,早期发现成本系数EDCI为7.31,成本效果价值合算。结论2017-2019年广东省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成本效果价值,值得卫生健康、财政和妇联等行政部门继续延续开展广东省适龄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进一步扩大筛查覆盖范围和推广到城乡人群。
缪华章吴云涛朱颖贤
关键词: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
孕产妇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的影响因素及需求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孕产妇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的影响因素及需求,为优化线上孕妇学校教学提供建议。方法于2018年7-8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采用自行设计的电子调查问卷便利抽样调查823名孕产妇,共有820名参与者使用手机匿名有效地完成调查。结果调查孕产妇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率为50.0%,与备孕对象相比,早、中、晚期的孕妇和产妇学习率高1~3倍;与本次为第一次妊娠对象相比,本次为第二次及以上妊娠的孕产妇学习率降低将近一半;与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对象相比,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学习率增加2倍以上;与个人月收入<2999元的对象相比,个人月收入>2999元、不清楚或不愿透露的孕产妇学习率增加1倍以上。孕产妇倾向的前3种授课方式是线上理论课程学习(24.8%)、线下实操课程学习(16.2%)及孕妇互相学习(14.8%);参与过线上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前3位课程需求是产后康复(23.4%)、新生儿护理(22.9%)及孕期保健(20.9%)。结论孕产妇线上孕妇学校的学习率受孕周、妊娠史、学历和收入的影响,孕产妇倾向于多元化授课模式,教学需求集中于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和孕期保健知识。线上孕妇学校课程的开发应重视专业的妇幼保健院的参与和把关,并及时收集孕产妇的需求及反馈,探索有特色、专业性、可信度高和精准性的线上课程内容,丰富授课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孕产妇需求。同时,应该考虑应用信息技术,基于孕产妇的人口学信息和信息偏好,分级智能化促进孕产妇的自主学习。
潘燕萍王雄虎朱颖贤夏建红张文峰吴云涛马远珠
关键词:孕产妇线上学习教学需求
中国六省(自治区)孕产妇孕期铁剂补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中国6省(自治区)孕产妇孕期铁剂补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2月以方便抽样原则在监测地区的6个省(自治区)纳入1714名孕产妇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孕期铁剂补充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的孕产妇中,孕期从未补充过铁剂、偶尔补充过、一直补充的比例分别为61.9%、23.6%和14.4%。孕期从未补充铁剂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没必要”(53.4%),其次是“医生没有告知”(19.2%)和“总忘记吃”(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地区孕产妇孕期铁剂补充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地区的1.50倍(OR=1.50,95%CI:1.06~2.11)和1.52倍(OR=1.52,95%CI:1.07~2.16);北方是南方的1.54倍(OR=1.54,95%CI:1.18~2.03);中孕期、晚孕期妇女以及产妇分别是早孕期妇女的1.58倍(OR=1.58,95%CI:1.02~2.44)、2.56倍(OR=2.56,95%CI:1.66~3.97)和3.52倍(OR=3.52,95%CI:2.27~5.46);在孕期进行过铁蛋白检测者是未检测的1.36倍(OR=1.36,95%CI:1.02~1.83);贫血者是不贫血者的1.71倍(OR=1.71,95%CI:1.16~2.52);铁缺乏症者是无铁缺乏者的2.91倍(OR=2.91,95%CI:1.91~4.42)。结论调查地区的孕产妇孕期铁剂补充率较低,不同地区、地域、人群间铁剂补充率存在较大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以促进孕期合理补充铁剂。
刘利君杨琦张英奎刘智昱吴云涛阿不都克里木·依不拉音孟庆有万英狄江丽
关键词:孕产妇
广东省城市及农村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效率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广东省城市及农村妇幼保健机构运行效率,为资源优化配置及政府制定服务需求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定期收集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床位、资源配置和服务运营情况等基础数据,在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获取2014-2015年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基本情况、人力资源情况、设备情况、运营情况、服务提供情况、群体保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科研管理情况等内容。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及U检验对2014-2015年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广东省所有妇幼保健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为0.973,总体下降了2.7%,规模效率指数、技术变化指数、效率变化指数分别为1.031、1.036、0.940。全要素生产率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平均为1.021,生产效率提高了2.1%,农村平均为0.934,生产效率下降了6.6%。城市和农村妇幼保健机构的效率变化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由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共同影响。结论纯技术效率减退是导致效率变化下降的主因。技术变化在全省总体及城市和农村都是进步的。充分利用各投入要素,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大对农村地区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以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技术水平和效率。
李玉萍梁志江徐昊立李诗韵马远珠吴云涛赵庆国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妇幼保健机构
广东省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广东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孕期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相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项目登记的2007年1月-2015年6月活产分娩的1 365例HIV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调查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50.26%(686/1 365)的HIV感染产妇在孕期使用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孕次多(OR=0.794)、孕期确认HIV感染(OR=0.277)、配偶或性伴HIV感染(OR=0.644)、择期剖宫产(OR=0.314)、孕期随访次数多(1~2次OR=0.205、3~5次OR=0.115、>5次OR=0.085)、孕期检测过乙肝抗体(OR=0.307)、丈夫嫖娼(OR=0.143)、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OR=0.355)的服药比例较高;产时确认HIV感染(OR=9.912)、艾滋病检测后无咨询(OR=4.276)、丈夫未检测HIV或状态不详(OR=3.063、OR=2.302)、初次产检孕周>28周(OR=2.867)、出生孕周较大(33~36周OR=11.090、37~40周OR=10.912、41~42周OR=22.872)的不服药风险较高。结论较高的孕产期保健依从性、及时随访和咨询、较好的经济条件、丈夫参与度高可有效提高HIV感染产妇孕期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使用率。
李兵吴云涛汤柳英高爽王智强李玉萍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抗病毒药物影响因素
广东潮州农村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广东潮州农村妇女宫颈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制定预防宫颈癌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10月广东潮州农村12 542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35~59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宫颈13种高危型HPV免费检测,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对相关结果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12 542例受检妇女中,13种高危型HPV感染率为8.06%(1011/12 542),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孕次≥3次[OR=1.24,95%CI(1.09~1.41),P<0.01],初婚年龄<24岁[OR=1.16,95%CI(1.01~1.32),P=0.03],宫颈外观异常[OR=1.21,95%CI(1.05~1.39),P=0.01],妇科手术史[OR=1.68,95%CI(1.15~2.46),P=0.01],丈夫饮酒[OR=1.45,95%CI(1.27~1.65),P<0.01],未予定期接受妇科病检查[OR=1.43,95%CI(1.08~1.88),P=0.01],很少进行妇科病检查[OR=1.81,95%CI(1.26~2.60),P<0.01]及丈夫从事职业为管理者、文员或公务员[OR=1.71,95%CI(1.24~2.37),P<0.01]。结论广东潮州农村35~59岁女性宫颈感染高危型HPV较为常见。其中,孕次≥3次、初婚年龄<24岁、宫颈外观异常、妇科手术史、未予定期或很少接受妇科体检、丈夫饮酒及丈夫从事职业为管理者、文员或公务员的农村女性的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
李兵张小庄毛玲芝李屹吴云涛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LOGISTIC回归
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远程胎心监护的实现和一致性评价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远程胎心监护的实现及与传统胎心监护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采集胎心信号,通过蓝牙通讯技术将监测信号传输至智能手机APP客户端,数据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与胎心监护中心互联以实现远程胎心监护,对476例孕晚期孕妇随机进行远程和传统胎心监护,自身前后配对,采用Bland-Altman LoA方法进行两种监护方法的一致性评价,并采用MOVER方法对95%LoA进行可信区间估计。结果远程和传统胎心监护得分的均差为-0.09,两种监护方法 95%一致限LoA为(-0.72,0.54),按MOVER法计算的95%一致限LoA可信区间为(-0.78,0.60)。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远程胎心监护实现可行,与传统胎心监测结果一致,是孕期常规保健的有效补充。
何茹碧吴云涛缪华章李兵徐昊立刘国成赵庆国
关键词:互联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