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芳

作品数:71 被引量:3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细胞
  • 21篇血管
  • 21篇半胱氨酸
  • 19篇同型半胱氨酸
  • 18篇内皮
  • 17篇平滑肌
  • 15篇动脉
  • 15篇他汀
  • 15篇伐他汀
  • 15篇氨酸
  • 14篇平滑肌细胞
  • 14篇肌细胞
  • 10篇内皮细胞
  • 9篇血管平滑肌
  • 9篇平滑肌细胞增...
  • 8篇凋亡
  • 8篇血管平滑肌细...
  • 8篇同型半胱氨酸...
  • 8篇寡核苷酸
  • 8篇核苷酸

机构

  • 70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苏州市第三人...

作者

  • 71篇吴春芳
  • 55篇陆国平
  • 19篇龚兰生
  • 18篇徐志红
  • 9篇陈良华
  • 9篇丁怀翌
  • 9篇邹琛
  • 9篇蔡伟菁
  • 9篇陈桢玥
  • 9篇周俊
  • 8篇戚文航
  • 6篇贾方
  • 5篇陈晓文
  • 5篇鲍晓梅
  • 5篇席锐
  • 5篇张凤如
  • 4篇梁伟
  • 4篇谢玉才
  • 3篇过鑫昌
  • 3篇林淑英

传媒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医学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国际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5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塞后血栓素 B_2和6酮前列腺素 F_(1α)的演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89年
对51例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进行了平均22.1±7月的随访,有8例死亡。虽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入院初3次血栓素 B_2(TxB_2)均值较高,6酮前列腺素 F_(1α)(6酮 PGF_(1α))均值较低,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还观察了2年中 TXB_2与6酮 PGF_(1α)的演变,发现后者呈稳步下降,而前者的演变可分为稳定组与不稳定组,对之进行了临床分析。
丁怀翌龚兰生林淑英过鑫昌蔡伟菁吴春芳蔡秋艳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栓素B2前列腺素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氧化应激机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小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凋亡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荧光显微镜下鉴定EPCs;与不同浓度Hcy(0、50、100、500μmol/L)共孵育12、24、48 h,或分别经氧自由基清除剂NAC(1 mmol/L)、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10μmol/L)、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预孵育30 min后,再与500μmol/L Hcy共孵育24 h;Annexin-V/PI双染色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H2DCF-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Hcy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诱导EPCs凋亡、活性氧产生及NADPH氧化酶激活,并减少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P<0.05或P<0.01);NAC、DPI、SB203580预处理能拮抗Hcy诱导的上述改变(P<0.05或P<0.01)。结论Hcy可能通过激活NADPH氧化酶、诱导EPCs活性氧的产生、降低NO水平及激活p38MAPK途径,导致EPCs凋亡。
鲍晓梅吴春芳陆国平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祖细胞凋亡NADPH氧化酶P38MAPK
阿托伐他汀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涉及NADPH氧化酶及p38MAPK途径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Hcy单独或联合阿托伐他汀、N-乙酰半胱氨酸(NAC)、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或p38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NADPH氧化酶活性,caspase-3 mRNA的表达和p-p38MAPK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的产生,并能拮抗Hcy诱导的NADPH氧化酶的激活,p38MAPK蛋白的磷酸化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增加。NAC、DPI、SB203580可产生相同的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的激活,p38MAPK磷酸化途径抑制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性氧的产生和细胞凋亡。
鲍晓梅贾方吴春芳陆国平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同型半胱氨酸细胞凋亡NADPH氧化酶
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诱导效应以及阿托伐他汀的拮抗机制
目的主要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量效关系,以及阿托伐他汀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发挥其拮抗效应。方法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干预浓度(0、0.1、0...
贾方陆国平吴春芳
文献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与Ⅰ、Ⅲ、Ⅳ和Ⅵ型胶原的产生有无联系以及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不同Hcy浓度组和空白孔组,用不同的Hcy浓度刺激VSMC,在不同的时间点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活细胞染色法检测Hcy对VSMC的活性影响;以5溴-2脱氧尿苷法检测Hcy对VSMC的DNA合成的作用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胶原的含量。结果在0.025-0.05 mmol/L的Hcy浓度刺激下,12-48 h VSMC增殖增加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增殖细胞S期的百分含量较对照组和Hcy其他浓度组明显增加。细胞的Ⅰ型和Ⅳ型胶原分泌随着Hcy浓度的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的增高模式。Ⅲ型胶原亦呈现轻度的升高,但无显著性意义。高浓度的Hcy会减少Ⅵ型胶原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较低浓度的Hcy能使VSMC增殖加速,且Hcy导致了细胞分泌胶原类型及模式的改变,最终加速了粥样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徐志红陆国平吴春芳
关键词:半胱氨酸血管细胞外基质胶原
核因子κB对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7年
背景:血管壁机械性损伤后的炎症和增殖效应是血管再狭窄的主要原因。核因子κB/Rel家族中的核因子κB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激活一系列与血管壁病理生理相关的靶基因。目的:探讨核因子κ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新生内膜和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材料:3个月龄雄性SD大鼠126只,350~380g。引物合成和寡核苷酸合成:根据文献及国际互联网cDNA文库检索、设计,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寡核苷酸合成:全硫代修饰,由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方法:实验于2001-05/2003-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和瑞金医院心血管实验室完成。采用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选用3~5代血管平滑肌细胞。检测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和核因子κB蛋白水平。制作大鼠血管球囊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除球囊损伤外,其余手术操作同其他组相同;反义组;正义组;诱骗组;Scramble组;反义+诱骗组;模型组。每组分为6个时相点(6h,1,3,5,7,14d),每个时相点3只大鼠。检测血管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以及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核因子κB p65和ERK2的表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核因子κB p65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应。②核因子κB p65基因表达定位和蛋白合成。③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病理形态学改变。④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 mRNA表达。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子1的蛋白质表达。⑥Western blot检测球囊损伤后血管壁核因子κB p65,ERK2的蛋白合成。结果:①增殖的平滑肌细胞内增殖标记物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加。②增殖的平滑肌细胞浆、细胞�
周俊陆国平戚文航吴春芳
关键词:NF-ΚΒ寡核苷酸类颈动脉损伤
AMPK活化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AMPK的选择性激活剂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或AMPK显性失活突变体(AMPK-DN)预处理HUVECs,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cy孵育HUVECs后,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活化,分子信使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以及凋亡信号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ICAR可抑制Hcy诱导的HUVECs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的表达;AMPK-DN拮抗了AICAR的抑制效应。结论 AMPK可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抑制Hcy诱导的内皮损伤,发挥内皮保护效应。
贾方孙建辉陆国平吴春芳陈桢玥
关键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
转录因子NF-κB和E2F的decoy寡核苷酸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F-κB和E2F的decoy寡核苷酸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猪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8在瑞金医院内科实验室完成。①原代培养小型猪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合成转录因子NF-κB和E2F的decoy寡核苷酸,将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F-κBdecoy寡核苷酸组、E2Fdecoy寡核苷酸组、NF-κB+E2Fdecoy寡核苷酸组、NF-κB错配寡核苷酸组、E2F错配寡核苷酸组,以脂质体为载体转染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观察FITC标记的寡核苷酸细胞内定位情况。②各组细胞经同步化处理后,予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刺激,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NF-κB和E2F的decoy寡核苷酸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③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④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法及磷脂结合蛋白V法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FITC标记的寡核苷酸主要聚集于细胞核内,转染效率为(46.67±5.77)%。②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刺激24h后,NF-κBdecoy寡核苷酸组、E2Fdecoy寡核苷酸组和NF-κB+E2Fdecoy寡核苷酸组均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犤(34.96±6.35)%,(38.75±0.14)%,(49.60±5.07)%犦,并且decoy寡核苷酸组抑制作用普遍强于错配寡核苷酸组,联合应用组作用强于单独应用组(P<0.01)。胎牛血清刺激48h后NF-κBdecoy寡核苷酸组和NF-κB+E2Fdecoy寡核苷酸组仍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犤(36.35±5.24)%,(42.60±4.21%)犦,但E2Fdecoy寡核苷酸组增殖反而超过正常对照组犤(-24.22±9.68)%犦(P<0.01)。③胎牛血清刺激24h后NF-κB和E2F的decoy寡核苷酸单独或联合应用组均可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④decoy寡核苷酸使停滞在DNA合成前期的细胞百分数增加,早期凋亡增加。结论:在原代培养的猪的血管平滑肌细胞,NF-κBdecoy寡核苷酸和E2Fdecoy寡核苷酸单独或联合应用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但E2Fdecoy寡核苷酸单独应用只�
席锐陈桢玥周俊吴春芳陆国平
关键词:寡核苷酸类转录因子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表型致病基因突变分析1例被引量:7
2009年
贾方吴春芳陆国平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突变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普伐他汀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的影响(摘要)
2001年
陈良华陆国平吴春芳龚兰生
关键词:普伐他汀维生素E内皮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