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芳
- 作品数:34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一种温度控制阀减震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建造或船舶航行领域,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阀减震装置,开口法兰座板通过紧固螺杆紧固在温度控制阀阀体盖板上,固定卡环固定在开口法兰顶端,橡胶环分别嵌于固定卡环内侧边缘及活动卡环内侧边缘凹槽内;活动卡环及内侧边...
- 吴春芳刘海莉易辉
- 文献传递
- 含内置式耐压液舱舱段耐压船体结构应力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为研究静压下内置式耐压液舱结构的力学规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内置式耐压液舱及船体结构进行强度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耐压壳的变形和应力特征,比较了不同区域耐压壳的应力情况。结果表明:液舱内外相连通时的工况更危险,耐压壳应力水平也更高。同时,内置式耐压液舱的存在使液舱底部耐压壳的应力水平高于耐压壳其他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内置式耐压液舱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 吴梵刘令吴春芳
- 关键词:耐压液舱耐压船体应力单壳体
- 内置环形耐压液舱周向连接形式应力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内置式耐压液舱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载荷工况下,两种不同液舱顶板结构形式及变截面肋骨对液舱壳板的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液舱顶板形式,变截面肋骨角度β存在最优值;在液舱周向范围一定的情况下,肋骨肋板间的连接形式对液舱顶板纵向应力影响显著,而β主要影响液舱顶板的周向应力。
- 吴春芳吴春芳吴梵刘令
- 关键词:内置式耐压液舱应力分析
- 抗洪抢险工程船及抗洪抢险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洪抢险工程船及抗洪抢险方法,该抗洪抢险工程船包括:船体,设于所述船体上的起吊系统、船舶防摇系统和船舶定位系统,以及设于所述船体上的防洪桩;其中,所述起吊系统包括吊杆组件、吊装控制室和设于所述吊杆组件上并...
- 郭佳孙婧婍周飞吴春芳饶建波
- 文献传递
- 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稳定性几何修正方法
- 2016年
- 针对加肋凹型锥-环-柱结合壳这一新型连接结构,分析了初始几何缺陷的形态及其可能出现的位置,并运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得到影响最大的初始几何缺陷形态组合以研究壳板稳定性几何修正方法.通过单因素数值试验,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几何修正系数Cg的影响.并提出了Cg的计算方法.结论如下:(1)距环壳临近一档圆锥壳的Cg与各结构参数的关系同普通圆锥壳的Cg有差异;(2)经算例检验,提出的Cg计算方法精度较高,可在工程计算中应用.
- 张二吴梵毛开仁吴春芳
- 关键词:初始几何缺陷稳定性
- 基于“三主体、六融合”的邮轮工程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邮轮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邮轮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邮轮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于高素质现场工程师的需求。“三主体、六融合”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场工程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有效融合,为邮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 吴春芳马晓伟张洋
- 半潜式风机平台耦合动力学建模与验证
- 2024年
- 在FAST-AQWA(F2A)与OpenFAST中建立集空气动力、水动力、风机、半潜式平台与系泊系统于一体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耦合模型,分别在稳定风况与额定湍流风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F2A与OpenFAST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F2A模块对于漂浮式风电机组仿真的有效性。所作研究将为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建模仿真提供参考。
- 吴春芳黄逊
- 关键词:半潜式平台海上风电机组
- 非轴对称球锥过渡环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 2006年
- 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基于参数优化设计的思想,以过渡环及相邻球壳的最小重量为目标,同时考虑强度及稳定性的要求,对过渡环进行了参数优化,并分析了过渡环在最小重量情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提出了参数调整的方法。
- 刘勇张海泉吴春芳
- 关键词:非轴对称有限元方法优化设计
- 基于Matlab的船舶静水力性能数值计算被引量:5
- 2005年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的船舶静水力性能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表格算法,方便快捷,精确度高。
- 吴春芳
- 关键词:MATLAB三次样条函数船舶性能
- 不同结构形式内置式耐压液舱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为研究内置式耐压液舱稳定性特征,针对内置式环形和平板两种不同的液舱结构形式,在载荷1液舱与外界不连通、载荷2液舱与外界连通两种载荷工况下,通过改变液舱舷间距对液舱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内置式平板耐压液舱,载荷2工况下的液舱顶部耐压壳、底部耐压壳、肋板端部整体的失稳压力临界值均高于载荷1工况;对于内置式环形耐压液舱,载荷1工况下的液舱底部耐压壳的失稳压力值低于载荷2工况,舷间距越大对结构的稳定性越有利;两种载荷作用下,液舱顶部耐压壳的失稳临界压力值远低于液舱底部耐压壳;内置式环形耐压液舱除顶部耐压壳、非液舱壳板外,其他参数的失稳临界压力值均高于内置式平板耐压液舱;随着舷间距的增加,两种结果的失稳临界压力值均有所增加。
- 吴春芳吴梵
- 关键词:结构形式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