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
- 作品数:84 被引量:4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3.0T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56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18例良性淋巴结增生患者行DWI和MRI常规检查,比较良恶性淋巴结ADC值,并用RO...
- 郑屹峰黄小燕沈健徐万里吴晓
-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1
- 2007年
- 姚丽娣金中高祝跃明吴晓卞颖飞
- 关键词:非骨化性纤维瘤X线诊断良性骨肿瘤病理证实月经
- 基于增强CT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中的价值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行增强CT检查并经内镜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GIST的135例患者资料。根据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潜在恶性组74例(极低危险度43例,低危险度31例)和恶性组61例(中危险度24例,高危险度37例)。对两组间的增强CT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最大径、部位、生长方式、边界、形态、液化坏死、强化方式、静脉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OR=2.636,95%CI:1.180~5.890,P<0.05)、形态(OR=0.055,95%CI:0.005~0.570,P<0.05)、液化坏死(OR=0.042,95%CI:0.004~0.434,P<0.05)是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该3个特征构建术前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列线图模型,其AUC为0.952,灵敏度为0.950,特异度为0.833,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结论基于增强CT征象的列线图模型对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比较精确的术前量化预测方法。
- 储海瑞张群峰郭东闯何剑郑屹峰吴晓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危险度分级列线图
- MRI对阴囊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MRI对阴囊及其内容物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1例急性、亚急性阴囊闭合性损伤患者 ,行MRSET1WI、FSET2 WI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结果 :阴囊增大皮肤增厚 9例 ,鞘膜积液 10例 ,白膜下血肿 3例 ,睾丸挫伤出血 8例 ,睾丸白膜破裂 3例 ,外伤后睾丸萎缩 2例。结论 :MRI是检查阴囊闭合性损伤 ,诊断睾丸受伤程度及疗效评价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吴晓
- 关键词:MRI睾丸影像学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 MSCT 肺血管造影表现。结果:17例患者
- 潘锋祝跃明吴晓卞颖飞金中高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头、颈部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头颈部血管瘤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病例进行头颈部CT扫描,三维血管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遮盖法(SSD)、曲面重建法(MPR)及容积积分法(VR)技术重建。结果发现1例...
- 吴晓何剑李凤琪顾晓丽宣浩波
- 关键词:三维血管成像
- 文献传递
- PACS申请电子化在放射检查流程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通过PACS系统对电子影像申请单采取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内部管理无纸化,优化了放射检查流程,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医师检查申请单的质量及放射检查质量,加快了医疗设备利用率,解决了检查科室与病区检查安排无序的现象,真正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使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提升到96%。
- 宣浩波徐卫清吴晓
- 关键词:电子申请单信息管理
- 16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3D)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并同时具备完整X线和16层螺旋CT3D和MPR图像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并进行骨折分型。结果:32例中X线片显示骨折28例,16层螺旋CT3D和MPR显示全部32例骨折,其中单纯外髁劈裂骨折3例,外髁劈裂加凹陷骨折7例,单纯中央凹陷骨折1例,内侧平台凹陷骨折5例,单纯双髁骨折或倒“Y”形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同时有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骨折12例。3D和MPR更立体、直观、清晰、完整地显示了骨折的位置、形态等特点,弥补了X线片的不足。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是X线片和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手段,能为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显示、术前分类、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田萍姚丽娣金中高祝跃明吴晓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3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道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金中高徐炜何剑顾晓丽祝跃明吴晓陈文华张亮亮宣浩波
- 关键词:胃肿瘤
-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上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钼靶X线摄影存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的患者行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以MRI为对照,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DBT和MRI乳腺腺体分类均以c型和d型为主,两组病例腺体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MRI应用BI-RADS分类诊断系统对乳腺结构扭曲诊断效能高于DBT(χ~2=23.92,P<0.001),MRI诊断敏感性高于DBT(χ~2=4.45,P=0.03),而DBT与MRI诊断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片中发现的乳腺结构扭曲DB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DBT表现不典型,则行MRI作进一步检查。
- 胡明芳张惠美杨君田萍吴晓徐华军邵霞
- 关键词:MRI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