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4篇血管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脑钠素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毒性
  • 2篇心肌炎
  • 2篇心钠肽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
  • 2篇心脏功能
  • 2篇血糖
  • 2篇药物
  • 2篇糖尿

机构

  • 16篇大庆龙南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黑龙江省电力...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19篇吴海霞
  • 9篇冯雪影
  • 5篇白焱
  • 4篇王成全
  • 3篇崔亮
  • 3篇周典贵
  • 3篇邓立菊
  • 3篇张春芳
  • 2篇程国杰
  • 2篇王贵平
  • 2篇王成全
  • 2篇白焱
  • 1篇李剑
  • 1篇郑华峰
  • 1篇朱咏梅
  • 1篇王清凤
  • 1篇张辉
  • 1篇仇英华
  • 1篇胥耀文
  • 1篇刘淑贤

传媒

  • 5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行性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ACS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48例,其中,经桡动脉组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25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问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2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问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ACS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焱仇英华吴海霞
关键词:桡动脉经皮血管成形术ACS
益心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6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补气解毒类中药配合治疗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益心解毒汤(黄芪、丹参、人参、金银花、贯众、板蓝根等)配合静滴能量合剂,对照组采用单纯静滴能量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P<0.05)。结论:益心解毒汤治疗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
冯雪影吴海霞张辉
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接受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收集大庆龙南医院近5年的624例接受心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按CIN诊断标准将其分为CIN组(53例)和非CIN组(571例),分析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及CIN患者的预后。结果 624例患者中有53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8.49%,多变量逻辑分析显示CIN的危险因素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CIN组与非CIN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率分别为3.77%和1.40%(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43%、2.80%)、(3.77%、1.75%)、(7.55%、4.55%)、(13.20%、7.36%)及(5.66%、6.12%),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源性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造影剂剂量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吴海霞王成全冯雪影白焱张春芳
关键词: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预后
进展性脑卒中病人合并肺栓塞36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周典贵白秀梅吴海霞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肺栓塞
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了解糖尿病(D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Fas受体细胞凋亡途径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M分为非糖尿病(NDM)组(36例)和DM组(34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sFas、sFasL和TNF-α、IL-6的含量。结果AMI合并DM组直接PCI后血清sFas和sFasL浓度明显高于NDM组(4.18±0.86vs3.30±0.82μg/L,6.15±1.56vs4.34±1.37μg/L;P<0.01)。前者血清TNF-α、IL-6的浓度也高于后者(32.78±6.16vs20.54±9.17ng/L,75.28±19.60vs54.35±14.74ng/L;t=2.476,2.598;P<0.05)。心功能killip3、4级患者血清sFas、sFasL、TNF-α和IL-6的浓度均高于killip2、1级患者(F=4.52,P<0.05)。结论糖尿病可能通过促进Fas/FasL系统的激活加速AMI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同时加剧机体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合并DM的AMI患者病情较重和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
程国杰崔亮吴海霞郑华峰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
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度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70例,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测定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脂和尿酸(UA)等指标,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TC、LDL、TG较单纯冠心病组均明显增高,HDL则较单纯冠心病组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尿酸血液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论:hs-CRP、TC、LDL、TG、HbAIc、UA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联合测定hs-CRP、FBG、HbAIc、血脂和UA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吴海霞周典贵冯雪影邓立菊白焱
关键词:冠心病
脑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亦称B型尿钠肽,是1988年日本学者Sudoh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而得名,实际上它主要来源于心室.它是继心钠肽(atrialnatriuretic peptide,ANP)后被发现的在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又一利钠肽激素.近年来关于BNP分泌变化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倍受重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中BNP分泌显著增加,且与上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在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取得了不少进展,现综述如下.
吴海霞崔亮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脑钠素PEPTIDEB型尿钠肽BNP心钠肽
经导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引起冠状动脉穿孔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10例PCI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患者的穿孔原因、造影影像特点、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穿孔血管为前降支5例、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2例,其中C型病变5例、B型病变4例、A型病变1例。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压力过大致血管撕裂3例、导丝穿出血管7例;4例并发心包填塞。6例行球囊长时间低压扩张压迫、4例行心包穿刺引流。无一例死亡,无Q波性心肌梗死及急诊冠状动脉搭桥者。结论冠状动脉穿孔是PCI少见并发症、但可导致严重临床后果,及时诊断、积极处理是减少恶性心脏事件的关键。
王成全吴海霞冯雪影白焱张春芳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包填塞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MMP-2、CRP、BNP及EF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临床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所致。MMP-2在心肌胶原降解中起关键作用,MMP-2的异常参与了VMC病理过程。CRP是炎症的敏感指标,当机体有发热疾病、炎症及损伤时明显升高。BNP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增高时反映心室壁张力增高。本研究主要探讨VMC时MMP-2、CRP、BNP、E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胥耀文吴海霞刘淑贤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MMP-2CRPBNP心血管系统疾病
硫糖铝治疗抗风湿药物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2001年
我院一年来对48例风湿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应用硫糖铝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吴海霞朱咏梅
关键词:抗风湿药药物不良反应硫糖铝消化道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