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涌汶

作品数:2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主义
  • 6篇唯物
  • 4篇所有制
  • 4篇经济学
  • 4篇劳动价值论
  • 3篇动力机制
  • 3篇生产力
  • 3篇资本主义
  • 3篇唯物史观
  • 3篇唯物主义
  • 3篇文化
  • 3篇先进文化
  • 3篇历史唯物主义
  • 3篇公平
  • 3篇产力
  • 2篇跃迁
  • 2篇社会演进
  • 2篇视阈
  • 2篇收入分配
  • 2篇微观动力

机构

  • 27篇重庆市委党校
  • 1篇重庆电子科技...

作者

  • 27篇吴涌汶
  • 1篇朱承

传媒

  • 13篇探索
  • 2篇重庆工学院学...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重庆行政(公...
  • 1篇理论学刊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商学院学...
  • 1篇湖湘论坛
  • 1篇桂海论丛
  • 1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与微观动力机制被引量:4
2006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提出的因果链条律是宏观动力机制规律,而不是微观动力机制规律;马恩所说的“自然历史过程”仅仅是针对世界历史总趋势之轨迹而讲的,而不是说历史演进的快慢、具体实现形式等。经典作家所讲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乃历史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社会形态的演进之所以最终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中,最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效果检验标准的。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曙光,在关于文化作用的问题上,不允许我们在理念的选择上有丝毫的含糊和犹豫。
吴涌汶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微观动力机制文化
经济学“哥德巴赫猜想”之谜的破解被引量:2
2000年
吴涌汶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沙滩式基底被引量:1
2006年
由于效用的随机性、模糊性及质上的相异性特点,无论是基数效用分析还是序数效用分析,都是不能成立的。用边际成本解释价格,归结为用价格解释价格,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可见西方主流经济学未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价格理论。而价格理论的谬误必传导至其它种种分析中。
吴涌汶
关键词:西方主流经济学价格理论
社会演进的动力机制与文化的作用
2006年
之所以社会形态的演进最终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中,最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效果检验标准的。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曙光,在关于文化作用的问题上,不允许我们在理念的选择上有丝毫的含糊和犹豫。
吴涌汶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动力机制文化
唯物史观新解被引量:1
2006年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所提出的因果链条律是宏观动力机制规律,而不是微观动力机制规律;马恩所说的“自然历史过程”仅仅是针对世界历史总的发展轨迹而讲的,而不是说历史演进的快慢、具体实现形式等,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经典作家所讲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乃历史变迁的微观动力机制。而之所以社会形态的演进最终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在经济、社会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中,最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效果检验标准的。
吴涌汶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微观动力机制
产权理论辨异与整合
2003年
一马克思是产权理论的首创者,博大厚实的深广底蕴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一大特色,而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则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品格。概括地讲,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要点和特点如下: (一)产权即财产权不过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马克思第一次发现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从而把握住了产权的本质。马克思说:“单纯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权,不会为土地所有者创造任何地租。
吴涌汶
关键词:支配权地租历史理性产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价值理论的发展与综合论纲
1999年
经典劳动价值论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上还存在几个疑点,因而需要对抽象劳动物化为价值的原理进行重新考察。实际上,一切以迂回生产方法为前提的劳动,社会都会把它折合为多量的简单劳动,从而形成利润的平均化趋势。少量个别劳动折合为多量必要劳动的另一种类型,发生在同一部门内存在不同劳动生产率的场合,这正是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均衡价格论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与劳动价值论是相通的,因而应当以之补充劳动价值论。.
吴涌汶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
从控制论视阈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006年
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无论从社会演进的宏观动力机制看,还是从其微观动力机制看,都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在宏观动力机制上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微观动力机制上考察,对历史进程发展的迟速则具有决定性意义。
吴涌汶
关键词:唯物史观先进文化
论资本与剩余价值概念的延拓
1996年
尽管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前,就早已存在着高利贷和商业资本,但作为严格意义上的资本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是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范畴来使用的。然而。
吴涌汶
关键词:相对剩余价值商业资本资本主义社会体力劳动者生产力发展
对几种价值转形论证方法的质疑——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改造被引量:1
2005年
国内一些学者关于在投入生产价格化的前提下,价值转形得以实现的论证是不能成立的。劳动价值论的改造势在必然。能量价值论的提出,不会改变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本分析,因而,不仅不会动摇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而且,由于能量价值论具有对现实问题更强的解释力,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吴涌汶
关键词:价值转形共产主义信念收入分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