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燕

作品数:16 被引量:106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手术患者
  • 3篇顺式阿曲库铵
  • 3篇阿曲库铵
  • 2篇蛋白
  • 2篇血栓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羟乙基淀粉
  • 2篇脑损伤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肌松
  • 2篇肌松作用
  • 2篇给药

机构

  • 15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吴燕
  • 9篇王春生
  • 9篇刘斐
  • 9篇孟尽海
  • 3篇姚杰
  • 2篇王文娟
  • 2篇蔡琳
  • 1篇张立成
  • 1篇马全武
  • 1篇马万
  • 1篇马学礼
  • 1篇刘晨
  • 1篇何艳萍
  • 1篇郎淑慧
  • 1篇丁杰
  • 1篇姚杰
  • 1篇王建珍
  • 1篇余娜
  • 1篇邱慧清

传媒

  • 7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健康之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医疗废弃注射器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废弃注射器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两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收纳箱的内部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
吴燕刘晨王东王丹丹段京豆
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筛选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骨科手术病人5133例,性别不限,年龄18~89岁。术前1d访视病人,记录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吸烟史、合并症、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区域神经阻滞。术后第7天采用超声法诊断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麻醉方法、手术种类、手术时间、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类病人DVT的危险因素。结果212例患者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4.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4岁、体重指数≥25kg/m2、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既往静脉曲张病史,甘油三酯≥1.7mmol/L、D-二聚体≥500μg/L、手术时间〉4h、全身麻醉、术后开始下地时间≥5d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龄、肥胖、静脉曲张病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D.二聚体水平、长时间手术、全身麻醉、术后卧床时间长是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孟尽海王文娟刘斐吴燕王春生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骨疾病外科手术
某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调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对医院PIVAS在2010-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和药物应用频度(DDD 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4年中抗菌药物使用比较稳定,400例患者术前、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头孢菌素类占主导地位,前3年头孢唑肟用药频率排在首位,2013年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跃居第一;日均费用最高的是美罗培南(636.64元)、最低的是头孢曲松(90.94~119.67元)。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为延缓细菌耐药的产生,还须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应用。
马全武吴燕何艳萍马学礼丁杰余娜张立成
关键词:抗菌药物
顺式阿曲库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椎管狭窄或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0例,年龄18~70岁,随机分为A1、A2、B1和B2四组,每组20例。A1和A2组分别微量泵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1.5和0.75μg·kg-1·min-1,B1和B2组分别静脉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和0.05mg·kg-1·h-1。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肌松药使用总量相同。记录肌松药使用总量,TOFr达25%、50%、75%、90%的时间,拔管时间,患者能够持续抬头5s的时间。结果与A2组比较,A1组TOFr恢复至25%、50%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B1组比药,A1组TOFr恢复至25%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B2组比较,A2组TOFr恢复至50%、75%时间明显延长(P<0.05);B1组TOFr恢复至50%、75%、90%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A2组比较,A1组患者肌力恢复于Ⅳ~Ⅴ级的时间及能够持续抬头5s的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均无明显影响,但持续输注可延长肌松恢复时间。
吴燕孟尽海刘斐王春生姚杰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残余肌松作用
药学干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措施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我院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前后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进行统计,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了解药学干预措施的作用。结果采用药学干预措施后,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药学干预措施在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邱慧清陈雅妮蔡琳周腾飞吴燕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药品
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按照羟乙基淀粉补充剂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10 mL·kg-1、B组15mL·kg-1、C组20 mL·kg-1。观察并记录扩容前(T0)、扩容结束后30min(T1)、扩容后3.5h(T2)后的高(200s-1)、中(30s-1)、低(5s-1)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指标。结果与T0相比,A、B、C组患者全血低、中、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在T1、T2时均有明显下降(P<0.05);T2与T1比较,A组低切变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指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3组的低、中、高切变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和T2时,C组与A组相比,患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聚集指数指标均降低(P<0.05);T2时,B组与A组相比,患者低、中、高切变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聚集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输入均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20mL·kg-1羟乙基淀粉的疗效较优。
刘斐孟尽海王春生吴燕姚杰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结直肠癌手术
顺式阿曲库铵的不同给药方式及不同剂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单次静脉给药两种方式以及临床常用两种剂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管狭窄或胸腰椎椎体骨折手术的全麻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70岁,体重4...
吴燕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
文献传递
羟乙基淀粉对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130/0.4)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按照静脉输注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分别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0、15和20mL·kg-1。观察并记录扩容前(T0)、扩容结束后30min(T1)、扩容后3.5h(T2)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结果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三组PT值在T1时均有不同程度延长(P<0.05),C组在T2时PT值仍高于T0时(P<0.05);A、B组中APTT值在T1、T2时与T0时比较明显延长(P<0.05),C组在T1、T2时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FIB值在T1、T2时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三组血红蛋白浓度在T1时均降低(P<0.05),C组在T2时血红蛋白浓度仍高于T0时(P<0.05);三组血小板计数在T1时均降低(P<0.05);A、B组在T2时较T0时明显降低(P<0.05);C组在T2时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指标T1与T2比较及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输入羟乙基淀粉会较小程度改变凝血功能参数,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剂量的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刘斐孟尽海吴燕王春生姚杰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凝血功能
不同麻醉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以4892例骨科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区域阻滞组DVT的发生率。结果 4892例患者中204例发生DVT,总发生率为4.17%,全麻组DVT的发生率高于椎管内组、区域阻滞组和未行麻醉组(P<0.01);椎管内组DVT的发生率高于区域阻滞组(P<0.05)。区域阻滞组和未行麻醉组DVT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高于椎管内麻醉组和区域阻滞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最高,椎管内麻醉次之,区域阻滞麻醉和未行麻醉者相当。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麻醉、区域阻滞麻醉和未行麻醉患者炎症细胞数升高。
姚杰孟尽海王文娟刘斐吴燕王春生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区域阻滞麻醉深静脉血栓
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异丙酚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周龄7~8周,体重270~32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8)。采用改进Feeney法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S组仅开窗后用骨蜡封闭,左侧股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3.49 ml·kg-1·h-1;模型制备成功后,创伤性脑损伤组(I组)、脂肪乳组(F组)、低剂量异丙酚组(L组)、中剂量异丙酚组(M组)和高剂量异丙酚组(H组)分别经左侧股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20%脂肪乳3.49 ml·kg-1·h-1、异丙酚17.46、34.92和69.84 mg·kg-1·h-1。于输注15 min(T1)和60 min (T2)时取右侧颈总动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浓度,T2时取血后处死大鼠取脑,光镜下观察大脑皮质病理学结果,透射电镜下观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组T1,2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 P<0.05);与I组和F组比较,L组、M组和H组T1,2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降低( P<0.05);与L组比较,M组和H组T2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降低,H组T1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 P<0.05);与M组比较,H组T1,2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升高( P<0.05)。光镜结果:异丙酚各剂量组细胞核固缩、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水肿程度等较I组减轻,M组可见正常神经细胞。透射电镜结果:异丙酚各剂量组细胞核膜内陷、线粒体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扩张、染色质聚集或边集及突触前、后膜和间隙等较I组损伤程度减轻。结论不同剂量异丙酚可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
王春生孟尽海刘斐吴燕
关键词:二异丙酚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