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玉雷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气体
  • 2篇气体分布
  • 2篇气体分布器
  • 2篇热式
  • 2篇热系数
  • 2篇流场
  • 2篇流场模拟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流化床技术
  • 2篇分布器
  • 2篇干燥器
  • 2篇传热
  • 2篇传热系数
  • 1篇导流
  • 1篇导流板
  • 1篇多晶
  • 1篇多晶硅

机构

  • 7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吴玉雷
  • 7篇李建隆
  • 5篇陈光辉
  • 4篇王伟文
  • 1篇董海红
  • 1篇张攀
  • 1篇褚庆柱

传媒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维纶通讯

年份

  • 4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溢流管结构对α型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2010年
以α型旋流器的溢流管为研究对象,采用CFD软件Fluent6.2提供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对溢流管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圆柱型和渐扩型溢流管结构对旋流器分离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截面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压力等参数分布规律、并以水-细砂为实验物系进行了对比实验。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渐扩型溢流管结构使溢流口处流场更加稳定,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降低了设备的能耗,提高了设备的分离效率,确定设备的最佳流速为4.5 m/s左右。
吴玉雷褚庆柱陈光辉李建隆
关键词:旋流器数值模拟溢流管
均热式流化床技术的开发
针对现有流化床存在换热不均、进气分布不均、物料回床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流化床技术,即均热式流化床干燥器、双锥导流式进气分布器及颗粒直接回床技术。依据基本的质量与热量平衡关系,推导出了均匀取热流化床干燥器换热面积的计算方...
李建隆吴玉雷
关键词:流化床传热系数干燥器气体分布器
文献传递
导流板型防风网的流场模拟与抑尘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常规型防风网庇护范围有限等缺点,采用导流、整流措施,设计了导流板型防风网。应用CFD模拟软件FLUENT 6.2提供的标准κ-ε模型,以流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导流板型防风网结构及其网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导流板型防风网对物料堆表面速度、压力和湍流强度变化的影响,并与常规防风网的挡风抑尘作用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导流板具有导向作用,使渗流风以一定角度上扬,减小了渗流风对防风网后物料堆表面的直接作用,同时延缓了绕流风对料堆顶部的影响;与常规防风网后料堆表面性质相比,导流板型防风网后料堆表面速度较小,压力变化较小,顶部附近湍流强度变化较小;综合分析各因素,导流板型防风网挡风效果明显。
陈光辉吴玉雷王伟文李建隆
关键词:防风网导流板
均热式流化床技术的开发
2009年
针对现有流化床存在换热不均、进气分布不均、物料回床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流化床技术,即均热式流化床干燥器、双锥导流式进气分布器及颗粒直接回床技术。依据基本的质量与热量平衡关系,推导出了均匀取热流化床干燥器换热面积的计算方法;对流化床干燥器其它基本参数的选择方法作了说明。
李建隆吴玉雷
关键词:流化床传热系数干燥器气体分布器
大型环流式旋风除尘器流场模拟
2009年
采用CFD模拟软件Fluent6.2提供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大型环流式旋风除尘器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大型环流式旋风除尘器避免了顶部灰环,降低了设备的压降。但由于放大效应,内部流场出现局部涡,造成除尘效率降低,通过对顶部、灰仓等部位改进后,局部涡明显减少,除尘效率提高3%~6%。
李建隆吴玉雷王伟文陈光辉
关键词:环流式旋风除尘器流场模拟
管式液固静态混合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所开发的管式液固静态混合器设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2,对管式液固静态混合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管径的不断变化,加强了设备内流体的混合与湍动,动压能和静压能相互转换,设备管径不断变化造成的能量损失正好增强了流体的湍动程度。结合实验确定管式液固静态混合器加速段最佳流速为1.4~1.6 m.s-1。
吴玉雷陈光辉王伟文李建隆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FLUENT数值模拟
三氯氢硅和氢气系统中多晶硅化学气相沉积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0
2010年
本文建立了三氯氢硅和氢气系统中混合气体动量、热量和质量同时传递,并且耦合气相反应、表面反应的多晶硅气相沉积模型,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CFD)Fluent6.2数值分析了气体进口速率、反应压力、表面温度和气体组成对硅化学气相沉积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硅沉积速率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在氢气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硅沉积速率随氢气浓度增加而线性地降低。
张攀王伟文董海红吴玉雷陈光辉李建隆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数值模拟多晶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