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瑞炜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神经元
  • 8篇组织化学
  • 6篇粘膜
  • 6篇小肠
  • 4篇神经节
  • 4篇组织化学观察
  • 4篇细胞
  • 4篇化学观察
  • 3篇人小肠
  • 3篇神经节丛
  • 2篇血管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粘膜下
  • 2篇粘膜下层
  • 2篇组织化学研究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小肠粘膜
  • 2篇膜下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19篇吴瑞炜
  • 7篇方圣云
  • 6篇贾友苏
  • 5篇齐威琴
  • 4篇范强
  • 2篇蒋勇
  • 1篇郭政
  • 1篇余呜
  • 1篇王少根
  • 1篇程时媛
  • 1篇熊惠萍
  • 1篇瞿祖鸣
  • 1篇贾雪梅
  • 1篇周国正
  • 1篇潘朝宠
  • 1篇陈国钧
  • 1篇朱亚萍
  • 1篇王惠珠
  • 1篇刘瑛

传媒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大学图书情报...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和大鼠小肠粘膜内神经元的研究
贾友苏吴瑞炜
1986后使用常规组织学方法,首次观察到人十二指肠粘模内存在成群的神经元细胞,并以论文摘要形式发表。1988主题“人小肠粘膜内神经元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探讨人小肠粘膜内部神经元的存在。1997年主题“小肠粘膜内神经元...
关键词:
关键词:肠粘膜神经元小肠粘膜人体解剖学
豚鼠小肠粘膜下层内神经节丛与血管的伴行现象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应用NADH黄递酶联合Karn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技术研究了豚鼠小肠粘膜下层铺片上神经节丛与血管的关系,结果发现,由肌层穿入粘膜下层的小动、静脉及其分支互相伴行,环绕肠壁;动、静脉两侧有大致平行走向的伴行神经节丛,并从伴行的神经节丛发出分支终止于动、静脉壁上以及连接动、静脉两侧的神经节丛之间有纤维束相连。这种伴行现象在小动、静脉起始段和第一级分支段最为明显。伴行的神经节多数呈长梭形,其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在血管“人”字形分支处,可见到“人”字形神经节,常位于静脉叉内。上述结果提示,伴行的神经节丛可能调节粘膜下层和粘膜的血流,从而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
吴瑞炜方圣云殷福琴
关键词:血管小肠组织化学
大鼠空肠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分布被引量:3
1997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在光镜水平观察了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NPY-IR)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在大鼠空肠壁内的分布。结果显示:NPY-IR神经纤维遍布肠壁各层;位于粘膜固有层内小肠腺之间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疏网状。NPY-IR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粘膜内也可见NPY-IR神经元;紧贴粘膜肌的神经元有突起伸至粘膜肌和肠腺,位于小肠腺之间固有层内的神经元可伸出长突起至肠腺。对NPY-IR神经的起源及其对肠粘膜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贾友苏潘朝宠吴瑞炜齐威琴
关键词:神经纤维神经元空肠免疫学
人胎小肠内分泌细胞的初步观察被引量:2
1989年
<正> Segi在30年代研究人胎小肠的基底颗粒细胞(即内分泌细胞),并报道5个月或5个月以上人胎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绒毛顶部有大量基底颗粒细胞聚集。后来,Kobayashi等把这些聚集的细胞称Segi帽~1。本文通过对人胎十二指肠内分泌细胞的观察,探讨小肠这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情况。以及Segi帽的形成和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取妊娠第12~38周雷佛奴尔引产的人胎十二指肠41例,除第14周、20周、31周、34周、35周、37周无标本外,其他各期均有。其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组织块用10%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间断连续切片,切片厚7μm。
贾友苏吴瑞炜殷福琴裴镭
关键词:内分泌细胞绒毛
全文增补中
豚鼠胆囊壁内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元的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使用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法发现,豚鼠胆囊壁内NADPH—黄递酶阳性神经元多数位于神经节内,少数位于节间束中.神经节内一般有2~3个阳性神经元,偶尔多达10个.在胆囊壁内其总数平均值为213个.从胆囊底部到颈部,神经元数量有增加趋势.节内少数阳性神经元的长突起不伸人节间束,它们或直接投射到相邻神经节的阴性神经元,或终止于血管壁上.
范强吴瑞炜胡建成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成酶神经元胆囊
豚鼠大肠壁内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研究了豚鼠大肠壁内神经丛中含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结果表明:大肠各段肌间神经丛中阳性神经元分别为24%(盲肠)、20.1%(升结肠)、27.8%(降结肠)和19.4%(直肠)。在升结肠头段的肌间神经丛中,一些阳性神经元的突起投射到其他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上,形成“U”字形神经元回路,另一些突起则投射到阴性神经元胞体上。此外,可见神经节及神经束内几个阳性神经元以突起彼此相连,形成“串珠”状结构。在粘膜下丛中,每100个神经节内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升结肠17.1个,降结肠14.2个和直肠5.9个。盲肠仅含极少量的阳性神经元。在升、降结肠粘膜下层,有的神经节内阳性神经元数达4~5个。而且,升结肠粘膜下丛的神经节中亦可见几个阳性神经元的突起构成神经元回路,以及阳性神经元的呈“发卡”样的膨突绕过神经节并投射入神经束中。
范强蒋勇吴瑞炜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大肠组织化学
胎儿小肠壁内神经丛的发生被引量:1
1990年
收集41例人胎十二指肠,10例空肠、回肠,在光镜下对人胎小肠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的发生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第12周十二指肠即已出现肌间丛,粘膜下丛未见。第14周十二指肠出现粘膜下丛,靠近肌层分布。第15周十二指肠粘膜下丛可分为深层和表层。第16周空肠、回肠可见肌间丛,粘膜下丛出现,靠近肌层分布。此结果与Tam等报道基本相同,表明肠粘膜下神经丛比肠肌间神经丛发生晚,神经丛的发生,十二指肠先于空肠和回肠。
贾友苏吴瑞炜裴镭殷福琴
关键词:胚胎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神经丛
雷公藤左旋咪唑混悬液对表皮内Langerhans'cells的影响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左旋咪唑混悬液对皮肤表皮内Langerhans'cel(LC)的影响。方法室温下经雷公藤左旋咪唑混悬液浸泡人和大鼠皮片3h,采用ATP酶法显示表皮片中的LC。结果显微镜下见:LC数量减少,胞体浓缩或崩溃变形,树突状结构明显减少。LC数减少与生理盐水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雷公藤左旋咪唑混悬液体外浸泡皮片对表皮内LC的数量和结构均有影响,从而使LC功能受抑,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延迟。
王少根王惠珠陈国钧陈国钧
关键词:雷公藤左旋咪唑皮肤移植移植物排斥
豚鼠胃肠道粘膜下神经丛的形态差异
1993年
使用NADH黄递酶组化法和自制的测试方格描绘法探讨胃肠道各段粘膜下神经丛的形态差异.结果发现,胃粘膜下神经丛神经节很少,主要存在于胃底和幽门窦.三段小肠粘膜下神经丛形态基本类似,神经网格较小较密,神经节较多较小.大肠各段的粘膜下神经丛呈现明显的差异.盲肠粘膜下神经丛的网格是胃肠道中最大最稀的.升结肠粘膜下神经丛神经节最大,节间束最粗,并出现神经节与神经节直接相连现象.此外,在小肠和盲肠,可见粘膜下神经丛与血管伴行现象.
吴瑞炜方圣云
关键词:胃肠道
人小肠粘膜内神经元的存在和分布
1995年
观察发现,在人小肠粘膜内有神经元,存在于粘膜肌层内和固有层内。在国有层内,多数神经元紧贴粘膜肌,少数离粘膜肌有一定距离;极少数高位神经元约在粘膜1/2以上的高度处,离粘膜肌约95μm。因此可以认为,人小肠粘膜中有粘膜肌层内,紧贴粘膜肌的固有层内,以及在离粘膜肌有一定距离的小肠腺之间的3类粘膜内神经元。
吴瑞炜方圣云程时媛
关键词:神经元组织化学小肠粘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