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艳艳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叶酸
  • 4篇抑郁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散发性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亚甲基四氢叶...
  • 2篇亚甲基四氢叶...
  • 2篇乳杆菌
  • 2篇四氢叶酸
  • 2篇四氢叶酸还原...
  • 2篇菌群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四氢叶酸

机构

  • 9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大连市体检中...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青岛市疾病控...

作者

  • 9篇吴艳艳
  • 4篇梁惠
  • 3篇马爱国
  • 3篇窦梅
  • 2篇吴琍
  • 2篇汪求真
  • 2篇宫安静
  • 2篇韩磊
  • 2篇曹伟红
  • 1篇戈娜
  • 1篇郑玲莉
  • 1篇王宇
  • 1篇侯琳
  • 1篇刘颖
  • 1篇陈庆峰
  • 1篇张文龙
  • 1篇王文成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年份

  • 5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其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山东半岛地区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及其与mRNA表达的关系,进而研究其BRCA1基因异常的表观遗传学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RT-PCR等方法研究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中BRC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30例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甲基化率为43%,BRCA1 mRNA表达下降率为33%。在13例BRCA1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标本中,BRCA1 mRNA的表达下降率为55%,而在17例BRCA1未发生甲基化的癌组织中,BRCA1 mRNA的表达下降率为18%。在肿瘤分级中,T3分级病人的肿瘤组织中BRCA1甲基化率(74%)和mRNA表达下降率(54%),均分别高于T1+T2分级病人肿瘤组织的BRCA1甲基化率(26%)和mRNA表达下降率(30%);有淋巴结转移病人的肿瘤组织中,BRCA1甲基化率(61%)和mRNA表达下降率(46%),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基化率(17%)和mRNA表达下降率(16%)。结论:BRCA1基因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其mRNA表达下降乃至失活的重要原因,且与散发性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密切相关。
吴琍曹伟红陈庆峰郑玲莉吴艳艳
关键词:BRCA1基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甲基化特异性散发性乳腺癌
锌和叶酸联合补充对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及血清化学元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锌和叶酸联合补充对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的影响,从体内化学元素改变情况探索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C,9只)、抑郁模型组(M,12只)、抑郁+帕罗西汀组(P,12...
窦梅宫安静于宙吴艳艳张辉珍梁惠马爱国汪求真韩磊
干酪乳杆菌对抑郁大鼠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初步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抑郁大鼠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57只,经适应性喂养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干酪乳杆菌低剂量组(D组)和干酪乳杆菌高剂量组(E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建模3周后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进行干预,D、E组大鼠分别给予干酪乳杆菌4×10~8和8×10~8 CFU/(kg·d),C组大鼠给予1.8mg/(kg·d)帕罗西汀,A、B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干预时间为4周。通过旷场实验、糖水消耗实验、24h食物消耗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比较各组间行为学差异。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提取盲肠内容物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变化。结果干酪乳杆菌干预后D组和E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得到了改善,糖水偏爱百分比、旷场中的移动速度和距离均较B组显著增加(F=12.86~37.59,P<0.01),体质量变化率显著上升(F=3.39~5.61,P<0.05);24h食物消耗无显著变化;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数量较B组显著下降(F=3.89~6.35,P<0.05),双歧杆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浆中IL-6和TNF-α的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F=4.90、5.19,P<0.05)。结论干酪乳杆菌能调节肠道微生态进而改善抑郁相关症状,这为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吴艳艳窦梅马爱国刘颖梁惠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抑郁肠道菌群
孤立词语音识别的关键技术研究
语音识别就是让机器能够识别出人们说的话,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它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生理学和认知科学等,研究价值深远。尽管语音识别取得了一定成就,大多数系统仍局限于实验室...
吴艳艳
关键词:孤立词语音识别端点检测动态时间规整人工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锌和叶酸联合补充对大鼠抑郁改善作用及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锌和叶酸联合补充对抑郁症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9只)、模型组(M,12只)、帕罗西汀组(P,12只)、锌+叶酸组(Zn Y,12只)、锌+叶酸+帕罗西汀组(Zn YP...
窦梅宫安静梁惠吴艳艳马爱国汪求真韩磊
干酪乳杆菌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和神经系统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对抑郁大鼠行为、神经系统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适应性喂养后按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阳性对照组(C),干酪乳...
吴艳艳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抑郁症行为学神经系统肠道菌群
熊果酸对酒精性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骨矿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酒精所致骨质疏松大鼠骨形成、骨矿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熊果酸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低、中、高剂量组,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50 mg/kg熊果酸、50%酒精,50 mg/kg熊果酸,100mg/kg熊果酸,150 mg/kg熊果酸灌胃。熊果酸对照组生理盐水剂量同空白组,熊果酸低、中、高剂量组酒精剂量同模型组。灌胃共持续8周。磷钼酸法检测血清磷(P)含量,比色法检测血清钙(C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骨形成蛋白-2(BMP-2)浓度;HE染色法观察股骨结构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血清BGP、BMP-2和Ca、P均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熊果酸对照与空白对照组各项指标结果相近。熊果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BGP、Ca和P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熊果酸高剂量组血清BMP-2显著升高(P<0.05)。股骨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骨小梁致密、规则且较粗,粗细均匀;模型组骨小梁稀松、不规则、粗细不均匀,甚至可见骨小梁断裂;熊果酸中、高剂量组骨小梁致密、规则、较厚、粗细均匀,未见骨小梁断裂。结论:熊果酸能够促进酒精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形成,抑制骨矿物质的流失,在改善酒精致骨质疏松方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丛洪飞梁惠戈娜吴艳艳王文成张文龙
关键词:熊果酸骨形成骨矿物质
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0179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关系。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及20...
吴艳艳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性PCR-RFLP方法MTHFR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G1793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G179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者MTHFR基因C677T、G1793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MTHFR 677TT基因型频率为25.0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50%(X2=14.401,P=0.001),CT基因型频率为44.50%低于正常对照组的54.50%,CC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组和正常对照组中无差别;MTHFR 1793GA基因型频率为18.5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的8.50%(X2=8.563,P=0.003)。乳腺癌患者MTHFR 677T和1793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25%、9.25%,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37.75%、4.25%。MTHFR 677TT基因型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677CC基因型携带者的2.732倍(95%CI=1.418~5.051,P=0.001),MTHFR1793GA基因型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1793GG基因型携带者的2.444倍(95%CI=1.325~4.505,P=0.003)。另外,乳腺癌组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大小相关(x2=7.431,P=0.024,MTHFR G1793A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结转移情况(x2=8.939,P=0.011)、癌组织学分级(x2=9.983,P=0.007)相关。结论:MTHFR C677T、G1793A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乳腺癌的易感性相关。
吴艳艳吴琍王宇曹伟红侯琳
关键词:散发性乳腺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多态性PCR-RFL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