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雪伶

作品数:34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6篇病毒
  • 9篇假病毒
  • 8篇荧光
  • 8篇人乳
  • 8篇乳头
  • 7篇人乳头瘤
  • 7篇乳头瘤
  • 7篇瘤病毒
  • 7篇抗体
  • 6篇中和抗体
  • 6篇乳头瘤病毒
  • 6篇免疫
  • 5篇疫苗
  • 5篇荧光定量
  • 5篇荧光定量PC...
  • 5篇人乳头瘤病毒
  • 5篇细小病毒
  • 4篇重组细胞
  • 4篇组细胞

机构

  • 17篇中国食品药品...
  • 16篇中国药品生物...
  • 3篇包头市肿瘤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沙东生物...
  • 1篇广州威溶特医...

作者

  • 34篇吴雪伶
  • 19篇孟淑芳
  • 14篇樊金萍
  • 13篇王佑春
  • 9篇聂建辉
  • 7篇李德富
  • 7篇冯建平
  • 5篇吴瑜
  • 5篇张春涛
  • 4篇林林
  • 4篇冯建平
  • 3篇王素婷
  • 3篇赵翔
  • 2篇邵荣光
  • 2篇黄维金
  • 2篇种辉辉
  • 2篇赵龙
  • 1篇宋丽京
  • 1篇李保卫
  • 1篇何红伟

传媒

  • 10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病毒学报
  • 2篇第四届全国免...
  • 1篇中国药事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2010年中...
  • 1篇2010年中...
  • 1篇第五届生物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感疫苗生产用新型细胞基质 MDCK细胞的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流感疫苗生产用新型细胞基质MDCK细胞进行全面地质量控制检测,并对检测项目及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方法根据《中国药典》三部,对待检MDCK细胞进行细胞鉴别、内、外源因子和致瘤性检测,同时根据国际新要求对MDCK细胞的裂解物及细胞DNA的致癌性进行检测。结果待检MDCK细胞为贴壁、上皮样细胞形态,犬细胞来源,平均染色体数为80±1;未发现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内、外源病毒的污染检测结果显示,待检细胞中未发现有致细胞病变、产生血吸附、血凝或致动物死亡的非特异性病毒,逆转录病毒、牛源性病毒和犬特异性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取107个活细胞接种每只裸鼠,观察12周后,接种部位未发现结节,大体解剖显示主要脏器亦未出现结节,病理检查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细胞未显示具有致瘤性。以等量细胞的裂解物和细胞DNA接种裸鼠,均未致裸鼠产生结节,病理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细胞未显示致癌性。结论待检MDCK细胞具有生产流感疫苗的潜在可能性。
吴雪伶冯建平樊金萍李秀华付瑞孟淑芳
关键词:MDCK细胞鉴别
STR图谱分析方法扩大用于人源细胞的鉴别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图谱分析的方法,建立本所细胞库中所有人源细胞的鉴别图谱,并进行细胞交叉污染及细胞误判现状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16个位点的STR图谱分析方法,检测本所细胞库中所有收集保存的及其他单位来源的共计61株人源细胞,并将STR图谱检测结果与目前国际细胞库公布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细胞的正确性及交叉污染情况。对未检出信号的细胞株,采用同工酶法对细胞的种属进行鉴别。结果被检测的61株细胞中,41株细胞呈现特征性STR图谱,不存在与其他细胞的交叉污染现象,其中36株细胞与ATCC或JCRB保存的同一名称细胞在相应的9个STR位点的数据完全一致,5株细胞均仅在vWA位点与ATCC数据不完全相同,可判定为正确细胞;7株细胞尚无国际可比对数据,但STR图谱特异,可认定为新建细胞。11株细胞(占18.0%)被鉴定为错误的细胞,其中舌癌细胞Tca8113及肝癌细胞HHCC(现更名为FHCC98)的STR图谱数据分别与HeLa及HeLa S3细胞的数据完全一致;2株HuT-102的数据与ATCC的数据完全不同;4株细胞未检测到信号,同工酶结果显示均为鼠源细胞;同时还发现2株细胞为交叉污染细胞。结论细胞误判及细胞交叉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正确鉴别细胞,特别是对国内自建细胞重新鉴定,对保证科学研究的可信性及可重复性极为重要。
吴雪伶冯建平吴瑜樊金萍孟淑芳李德富
关键词:细胞鉴别交叉污染
一种鉴定样本中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来源的方法及其用途
本申请涉及药学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建鉴定间充质干细胞(MSCs)组织来源的模型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鉴定样本中MSCs的组织来源的方法和装置,还涉及用于确定样品中生物标志物水平的试剂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
张可华孟淑芳纳涛贾春翠韩晓燕吴婷婷张丽霞吴雪伶
HIV-1包膜蛋白2G12和2F5中和表位的改造对假病毒形成及中和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HIV-1膜蛋白(Env)特定中和表位的改造对功能性假病毒形成及中和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环形诱变,DpnI筛选的方法对Env进行定点突变,将2G12和2F5两个中和表位整合人不含该表位的BC亚型的...
吴雪伶聂建辉王素婷王佑春
关键词:免疫生物学中和活性
文献传递
一种人乳头瘤病毒中和抗体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乳头瘤病毒中和抗体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本发明构建了包含EGFP和RFP不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HPV假病毒,建立了包含不同报告基因假病毒混合检测不同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检...
王佑春聂建辉黄维金吴雪伶
文献传递
重组鼠源性细胞鼠细小病毒(MM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重组细胞中鼠细小病毒检测的NB324K感染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分别进行了方法学分析.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MMV悬液分别感染NB324K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病变和结晶紫染色结果检测NB324K感染法...
吴雪伶樊金萍林林冯建平孟淑芳李德富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重组细胞
假病毒检测平台的建立以及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传统的病毒学方法对病毒特性的分析以及相关检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病毒某些特性的限制,使其应用也得到了相应的限制,如传统的HIV培养方法可以检测病毒所诱导的中和抗体以及分析病毒耐药表型等,但其传统的培养需要在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而且耗时且操作繁琐;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很难在体外进行培养,不能用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中和抗体,而其他的检测方法所检测的抗体主要是结合抗体;其他一些病毒如痘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等虽然可以用传统的培养方法检测中和抗体,但比较繁琐,而且不能高通量进行检测。
王佑春聂建辉吴雪伶刘强
关键词:假病毒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和抗体细胞培养人乳头瘤病毒腺相关病毒
以假病毒为基础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和生殖器疣的最主要原因,开发、研制HPV预防性疫苗是预防HPV感染的最根本手段。判断预防性疫苗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其能否诱导有效的体液免疫...
吴雪伶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中和抗体假病毒
文献传递
Q61R和V112A突变的HRAS基因在NIH小鼠体内诱发肿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含有HRAS(V112A)基因及其G12C、G13C、Q61R和G12C/G13C/Q61R突变体的质粒DNA在NIH小鼠体内的致癌性。方法:从人结肠癌DiFi细胞中扩增含有V112A突变的HRAS(V112A)基因,采用PCR点突变法在HRAS(V112A)中分别引入G12C[HRAS(V112A/G12C)]、G13C[HRAS(V112A/G13C)]、Q61R[HRAS(V112A/Q61R)]或3位点联合突变[HRAS(V112A/G12C/G13C/Q61R)],将HRAS(V112A)及上述突变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Western blot确证HRAS(V112A)及各突变体可体外表达后,每种质粒按每只100μg剂量皮内注射6~8周龄雌性NIH小鼠,阴性对照组注射PBS,每组8只小鼠,持续观察小鼠致瘤情况。注射后4个月,取小鼠瘤样组织分别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病变组织中的HRAS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结果:从DiFi细胞中成功扩增出含有V112A突变的HRAS(V112A)基因,并构建4个突变体,体外转染结果表明各HRAS均可在L929细胞中表达。重组质粒注射小鼠后,HRAS(V112A)组有4只小鼠注射后4个月于注射部位出现增生样改变,该病变在1个月后自愈;HRAS(V112A/Q61R)组有1只小鼠于注射后4个月出现明显的瘤样增生。至观察期末,HRAS(V112A/G12C)、HRAS(V112A/G13C)和HRAS(V112A/G12C/G13C/Q61R)组小鼠均未出现可见增生样结节。病变组织的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HRAS(V112A)组小鼠增生样组织和HRAS(V112A/Q61R)组小鼠肿瘤组织中均有对应的HRAS基因存在和表达。结论:HRAS(V112A)可在NIH小鼠体内导致注射部位皮肤的增生样改变,含有Q61R突变的HRAS(V112A)可在NIH小鼠体内诱导肿瘤形成,含有G12C、G13C及G12C/G13C/Q61R突变的HRAS(V112A)在小鼠体内不会引起明显病变。
张峰赵龙樊金萍吴雪伶孟淑芳
关键词:HRAS点突变致瘤性
生物制品中猪细环病毒污染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生物制品中猪细环病毒( 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V)污染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分析及初步的应用。方法针对TTSuV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PCR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线性、精密度、最低检测限等参数进行验证,并对试验样本对检测的干扰性进行分析。利用该方法对猪全血样品、生产用细胞及轮状病毒疫苗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建立TTSuV分型检测的PCR方法对阳性样品进行分型。结果荧光PCR法的特异性较好,与不同种属的细小病毒、猴SV40病毒及猪圆环病毒无明显的交叉反应,TTSuV1和TTSuV2荧光PCR分别在109~103拷贝/μl和109~102拷贝/μl范围内线性较好,R2值达到0.993以上,TTSuV1和TTSuV2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03拷贝/μl和1×102拷贝/μl,试验内和试验间的Ct的精密度CV值均小于7%,试验内病毒拷贝数的CV值小于25%,试验间CV值小于45%。细胞样品成分对病毒检测无明显的干扰性。对20份猪全血样品进行检测,8份为阳性,其中1份为TTSuV1阳性,4份为TTSuV2阳性,3份为TTSuV1/2混合感染。 TTSuV1和TTSuV2型与标准株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9%和98%。对细胞样品和轮状病毒疫苗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TTSuV荧光PCR检测法,能够用于生物制品TTSuV污染的检测,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制品的安全性。
吴雪伶赵龙冯建平樊金萍赵翔孟淑芳
关键词:荧光PCR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