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

作品数:33 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经济管理
  • 9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能源
  • 7篇煤化
  • 7篇煤化工
  • 7篇化工
  • 6篇碳排放
  • 5篇生态工业
  • 4篇生态工业系统
  • 4篇
  • 3篇现代煤化工
  • 3篇节能
  • 3篇节能减排
  • 3篇二氧化碳排放
  • 3篇
  • 2篇代谢
  • 2篇代谢过程
  • 2篇循环经济
  • 2篇氧化碳
  • 2篇实例分析
  • 2篇碳排放权交易
  • 2篇碳市场

机构

  • 33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中国21世纪...
  • 1篇北京三聚环保...
  • 1篇清华大学深圳...

作者

  • 33篇周丽
  • 11篇胡山鹰
  • 10篇张希良
  • 8篇金涌
  • 7篇陈定江
  • 4篇陈文颖
  • 4篇李有润
  • 3篇胡晓
  • 3篇段茂盛
  • 2篇周齐宏
  • 2篇庞韬
  • 2篇齐天宇
  • 1篇齐绍洲
  • 1篇何建坤
  • 1篇朱兵
  • 1篇任相坤
  • 1篇项荣
  • 1篇顾阿伦
  • 1篇魏飞
  • 1篇王仲颖

传媒

  • 6篇科技导报
  • 5篇现代化工
  • 4篇中国人口·资...
  • 3篇生态经济
  • 3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中国能源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2007年国...
  • 1篇第11届中国...
  • 1篇第十三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6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省级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的政策建议被引量:3
2014年
2009年,我国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进一步下达了"十二五"各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由于我国碳排放在地域上有很大差别,分析各个地区排放现状,有助于了解省份、区域之间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的异同,也有助于寻找未来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内减排政策。然而,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因此,为确保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并合理制定地方排放指标,需提出一个科学的考虑国情特点的省级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决策参考。
周丽张希良
关键词:碳排放排放现状电力生产电力消费电力输送统计核算
我国能源央企和国际能源公司参与碳市场的实践与展望
2023年
能源央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也在全国碳排放中占有重要位置。自国内开展碳市场试点和全国碳市场启动后,以能源央企为代表的企业纷纷参与其中并采取了行动。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关工作的不断细化,及全国碳市场的不断扩容和完善,能源央企在碳市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能源央企在充分借鉴国际能源公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细化中长期策略、加强碳资产管理运营、建立内部碳交易、布局碳抵销项目、参与规则制定、拓展碳金融业务、加快人才培养、加大技术投资研发等方式,发挥了主动性和自身优势,更好地参与到全国碳市场的建设中。
周丽陈楚昕刘家庆冯建群
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核能发展建议被引量:8
2021年
中国提出了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积极愿景,核能作为非化石能源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三五”期间核电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核电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包括核电厂址资源规模的争议、核电在未来电力结构中的发展定位、近零排放能源体系的新需求、电力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民众担忧与地方压力等。为此,建议应更加明确核能发展定位,丰富利用路径,凸显减碳作用。同时,应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加强民众宣传工作,尽量减小核能发展中面临的多方阻力。
周丽姚子麟步伟东
关键词:核能核电
中国低碳发展目标及协同效益研究综述被引量:19
2020年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选择。更为严格的低碳发展目标在一定时期内会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影响,但低排放路径所能带来的协同效益可以抵消部分损失,加速或者以更小的成本实现中国的低碳发展目标。本文梳理了我国在总体CO2排放、能源结构、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领域提出的2020年具体发展目标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对近年来我国低碳发展的协同效益研究领域进行了回顾,主要针对协同减排污染物、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类文献梳理分析。研究发现:①学者普遍认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不仅能实现显著减少大气污染物和减少水耗等环境效益,同时可以带来可观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②现有协同效益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未来仍需要加强区域或城市级别研究、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系统研究和协同效益多样化分析,改进健康损失价值、寿命损失价值、单位污染物减排量系数等关键参数估值方法和数值研究等。不同行业和地区低碳发展能够取得可观的协同效益依赖于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统筹安排、协调推进,需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体系和实施运行机制,严格法规标准的落实执行,更加强调通过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来实现源头减排,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低碳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周丽夏玉辉陈文颖
关键词:低碳发展减排目标
中美煤炭消费现状对比与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煤炭消费模式,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炭消费比例过高、工业和建筑业煤炭消费量过大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经济发展阶段、能源利用传统、资源禀赋等方面讨论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优化煤炭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齐天宇周丽张希良
关键词:能源消费煤炭消费
煤代谢过程的(火用)分析
本文应用热力学理论,对煤代谢网络中典型的4种代谢模式,即民用燃烧、炼焦、发电和气化多联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热效率、(火用)效率的计算找出各个过程的有用能利用薄弱环节,提出可能的改进方法;对比不同的过程的能量能质利用...
胡晓胡山鹰陈定江周丽
关键词:热效率能源利用
文献传递
2005-2008年中国各省CO_2排放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国际气候变化与中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本文结合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特点,基于能源平衡表统一核算我国及各省在2005-2008年期间碳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LMDI法对全国以及各地区能源排放因子、地区工业能耗占总能耗比重、地区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地区工业比重、人均GDP、地区人口比重等多种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因素分解研究与讨论。结果显示:人均GDP的升高是我国及各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大幅度的下降是我国碳排放控制的最主要努力方向。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区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能源禀赋、人口比重等具体条件不同,未来应根据其自身发展阶段和特点采取不同侧重的节能减排措施。
周丽罗小虎张希良齐天宇熊威明
关键词:碳排放LMDI
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优化与分析
我国是以煤炭为能源主体的国家,随着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日趋重要,煤化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得到快速发展。本着资源耦合、产品共生和废物循环利用的生态原则,以自然、工业和社会三者共同发展为宗旨,本文构建了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对...
周丽
关键词:煤化工
文献传递
节约型化学工业发展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尽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与发展,但仍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精细化率低、技术相对落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节约型化学工业,提出了以实施多种节约型策略与技术为基础,政策保障措施为辅的节约型发展思路。
周丽胡山鹰李有润金涌
关键词:化学工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碳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应适时、合理地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但是这个过程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包括地区和行业之间公平性问题、对部分行业产业竞争力的担忧、数据报告核查和质量管理的挑战、企业对碳价的成本影响的担忧等。为此,本研究遵循“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基于减排责任、管理成本、数据质量、配额分配难易度、国际政策影响5个方面,提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优先序评估方法学。研究建议分4个阶段分别纳入7个行业,并针对配套工作和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周丽张希良佟庆
关键词:优先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