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静 作品数:14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结肠经腹超声检查前准备中三种口服泻剂的比较 目的比较超声检查前口服番泻叶、硫酸镁、恒康正清(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结肠准备的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2013年6月因拟似结肠病变接受超声检查者192例。分成三组,番泻叶组47例,硫酸镁组72例,恒康正清组7... 范秀萍 朱强 周亚静 马腾 夏春霞 黄慧莲文献传递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时的超声征象分析 石文媛 胡敏霞 夏春霞 赵阳 周亚静 方亚琦 荣雪余 朱强臂丛神经的超声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应用超声研究臂丛神经解剖学特点,为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高频超声研究24例健康人臂丛神经在腋路和肌间沟的解剖分布特点。结果24例健康人臂丛神经完全显示。臂丛神经在腋路主要沿腋动脉走行;在肌间沟水平,臂丛神经分布于前、中斜角肌组成的肌间沟内。结论超声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各个主要分支。 曹文 郭瑞军 周亚静 张淼 于泽兴 梁晓宁关键词:超声检查 臂丛 神经解剖学 超声在危重症患者肠梗阻病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在危重症肠梗阻病因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ICU收治的术后或拟诊其他原因所致肠梗阻、并行腹部超声检查的危重症患者82例,其中男5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7... 周亚静 朱强 范秀萍 夏春霞文献传递 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诊断复杂等特点,因此准确而快速的诊断,明确梗阻原因与部位,判断是否存在肠绞窄等危重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肠梗阻根据病因一般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 朱强 周亚静 范秀萍 夏春霞关键词:肠梗阻 病理机制 超声诊断 文献传递 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足底跖筋膜炎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203例临床诊断跟痛症病人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并总结病因。对比分析跖筋膜炎病人的双侧跖筋膜及足底脂肪垫的超声参数。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大于24 kg/m^2分为BMI>24 kg/m2组和BMI≤24 kg/m^2组,对比两组上述参数,探讨超声诊断跖筋膜炎的价值。结果跖筋膜炎是203例病人足跟痛的首要病因,占82.8%。其中跖筋膜炎病人患侧跖筋膜跟骨止点处的超声测量厚度大于健侧(0.50 cm vs.0.37 cm),而脂肪垫厚度小于健侧(0.55 cm vs.0.60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段跖筋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与BMI≤24 kg/m^2组病人右侧跟骨止点处跖筋膜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24 kg/m^2组左侧跖筋膜厚于BMI≤24 kg/m^2组(0.46 cm vs.0.4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MI>24 kg/m^2组右侧足底脂肪垫厚度较BMI≤24 kg/m^2组增厚(0.59 cm vs.0.5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直接显示跖筋膜跟骨止点处增厚,可为足底跖筋膜炎临床诊断提供定量的参数指标,对于足跟痛的软组织因素分析和鉴别有重要临床价值。 周亚静 徐宁 荣雪余 赵汉学 魏芳远关键词:足跟痛 跖筋膜炎 超声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8年 近年来,应用超声检查周围神经病变的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神经的分布,走行、粗细及其与周围解剖的关系,并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曹文 郭瑞军 周亚静 张彤迪 吴安石 于泽兴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周围神经病变 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检查 结肠脂肪瘤的超声表现:3例病例报告 范秀萍 朱强 周帅 周亚静超声影像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的探讨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发病率高,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端胃容受性的障碍可能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超声影像检测近端胃的胃容受性,旨在明确超声影像是否能有助于... 范秀萍 朱强 汪林 马腾 夏春霞 周亚静关键词:超声影像 功能性消化不良 文献传递 术前超声下位甲状旁腺定位新分型对术中寻找及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前超声引导下下位甲状旁腺(IPTG)定位对术中甲状旁腺寻找及保护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021年3至10月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初次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306例,共433侧腺叶切除术,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153例(228侧)及对照组153例(205侧)。为更加快速有效地定位IPTG,本研究定义了IPTG的新分型及IPTG的象限位置分类。观察组术前行超声IPTG检查并测量定位IPTG与甲状腺下极及气管中线距离,术中依据定位寻找并保护IPTG,对照组未借用任何术前辅助定位方法进行常规手术。统计IPTG的分布比例、术中与超声定位的吻合率。结果:共纳入306例患者,男95例,女211例,中位年龄41岁(18~70岁)。Ⅱ、Ⅲ型IPTG占整体比例的77.2%(176/228)。IPTG按不同分组总吻合率为72.8%~79.4%,其中Ⅲ型及2象限吻合率最高,分别为92.4%(73/79)及92.9%(79/8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原位保留率分别为82.0%(187/228)和73.2%(150/205)(χ^(2)=4.896, P=0.027),种植率分别为8.8%(20/228)和16.1%(33/205)(χ^(2)=5.393, P=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Ⅲ型IPTG原位保留率为94.9%(74/78),优于对照组的77.4%(48/62)(χ^(2)=7.898, P=0.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发生率分别为32.0%(24/75)和34.6%(1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 P=0.758);两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IPTG定位检查对术中寻找及保护IPTG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明显增加IPTG的原位保留率,减少种植率。 时倩 周亚静 房居高 钟琦 陈笑 侯丽珍 马泓智 冯凌 何时知 黄俊伟 王茹 杨一帆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甲状旁腺 术前评估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