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
- 作品数:39 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粘膜组织中上皮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了盘状红斑狼疮 (DLE)病变粘膜组织中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病理学意义。方法 本实验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DLE粘膜组织中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和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 ,DLE病变上皮基底层区凋亡阳性细胞较多 ,而PCNA阳性反应较弱 ;粘膜病组织固有层中的部分炎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有阳性凋亡信号 ,推测该处局部组织的免疫防御能力可能有所下降。结论 基底细胞的凋亡对DLE病变的发生。
- 王勤涛董广英吴勇周威
- 关键词:盘状红斑狼疮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 雌激素受体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01年
- 周威金岩吴织芬朱萧玲刘青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口腔扁平苔藓
-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二)——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口腔表征
- 2006年
- 周威王勤涛
- 关键词:传播疾病口腔表征尖锐湿疣梅毒淋病STDS
- 口洁素抑制菌斑和实验性龈炎的效果
- 1992年
- 本研究采用双盲自身对照实验方法,比较了一种新型浓缩芳香复方含酚漱口剂——口洁素,与0.15%洗必太抑制菌斑和实验性龈炎发生的效果。结果显示:口洁素与0.15%洗必太效果相近,可明显抑制菌斑的形成和龈炎的发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可使受试者菌斑指数分别下降0.65和0.83,牙龈指数下降38.7%和46.8%(p<0.05)。口洁素较0.15%洗必太口感好,不影响味觉,用后口腔清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可长期使用的含漱剂。
- 赵大为赵瑞芳周以钧周威杨正干
- 关键词:含漱剂菌斑控制
- 口腔扁平苔藓上皮细胞凋亡状况的分析和意义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 (orallichenplanus ,OLP)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方法 :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观察分析 40例OLP上皮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OLP组上皮凋亡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在不同病损和性别之间 ,上皮细胞凋亡阳性指数有显著性差异 ;细胞凋亡的数量与病变类型及年龄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上皮细胞凋亡功能受到抑制可能是OLP的发病原因 ,或在其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 周威金岩吴织芬朱萧玲刘青
- 关键词:细胞凋亡口腔扁平苔藓
- 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6
- 2003年
- 目的 :观察 1g/L西吡氯铵含漱液对单纯性牙龈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单纯性牙龈炎患者 48例 ,随机均等分为 2组 ,用随机双盲法 ,分别给予 1g/L西吡氯铵含漱液或爱诺天健含漱液。患者用含漱液漱口 ,每天晨起、睡前、饭后各一次 ,每次含 15ml,持续漱口 60s ,漱口后 1h内禁饮食 ,7d为一疗程。就诊当天 (第 1天 )、第 4天、第 8天测定观察患者牙龈指数 (GI)、龈沟出血指数 (SBI) ,患者自行确定口臭 (OS)值。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 4例 ,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布无组间差异 (P >0 .0 5 ) ,基线检查GI、SBI、OS值无组间差异 (P >0 .0 5 ) ,中期检查GI、SBI、OS值分别显著低于基线值 (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终点检查GI、SBI、OS值分别显著低于中期检查值 (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 吴军正周威刘斌万玲杨宏林
- 关键词:单纯性牙龈炎西吡氯铵含漱液症状
-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控制天疱疮复发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以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corticosteroids CS)辅以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或)补肾中药控制口腔黏膜天疱疮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天疱疮患者,经过急性期泼尼松(或地塞米松,下同...
- 董广英周威赵瑞芳
- 关键词:天疱疮复发皮质类固醇激素补肾中药
- 文献传递
- 壳聚糖温敏凝胶共混环糊精缓释氯己定的体外实验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索壳聚糖温敏凝胶缓释广谱抗菌药物氯己定的解决办法。方法:实验于2006-03/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化学实验室进行。将小分子药物氯己定先通过饱和水溶液法与β-环糊精制备成包结物,再共混于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制备载药凝胶系统。根据不同配方分为4组:空白凝胶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溶液;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6mg或12mg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溶液+6mg或12mg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氯己定组:壳聚糖温敏凝胶溶液+4.8mg氯己定。检测最终的凝胶体系的流变学性质、稳定性、体外释药特性。结果:①氯己定与β-环糊精的包合率为(40.11±4.28)%。②流变学检测显示,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6mg或12mg组凝胶黏度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升高,但其变化趋势与空白凝胶组无差异;恒温37℃条件下,此2组凝胶黏度随时间波动性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与空白凝胶组无差异。③稳定性检测结果:37℃条件下,无论是否加载药物,溶液都在8min左右形成稳定的凝胶,凝胶外观在1个月内无明显变化。④体外释放测定结果:实验条件下,氯己定组大约12h即释放完毕,而β-环糊精/氯己定包结物6mg组在40d时,仅释放药物的60%左右。结论:氯己定共混于壳聚糖温敏凝胶后,温敏凝胶系统的性质几乎未受加入药物的影响,而氯己定从凝胶系统中释放的速度大大减慢,药物持续释放可保持1个月以上,达到了缓释的目的。
- 马志伟王荣吴织芬陈栋张邦乐何炜王晓娟王勤涛周威刘青董广英
- 关键词:温敏凝胶Β-环糊精氯己定缓释
- 用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白塞病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白塞病的疗效。方法:对1995~2004年间50例确诊白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病情况、初发部位、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白塞病以男性多见,好发于青壮年,初发部位以口腔多见,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均可受累,但以口腔、生殖器、皮肤、眼和关节常见,针刺反应对白塞病特异性较高。26例采用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24例采用左旋咪唑对照治疗。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组取得显著效果(P<0.01)。结论:白塞病的临床谱广,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针刺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治疗效果显著。
- 万玲赵瑞芳周威袁乃梅
- 关键词:白塞病反应停雷公藤多甙
- 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EJAL)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间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手术治疗的1254例胃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别分析EJAL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全组患者预后的因素。根据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将发生EJAL的患者与未发生EJAL者行gmatch完全配对。在减小组间其他与预后有关因素差异的前提下,比较有无EJAL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1254例患者术后发生EJAL者31例(2.5%),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6(4~12)d。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35g/L)(P=0.018)、肺功能不全(P=0.006)和手术时间长(≥240min)(P=0.001)是发生EJAL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患者术后随访3~40(中位数18)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P=0.000)、术中输血(P=0.016)、EJAL(P=0.000)、肿瘤部位(下部,P=0.020;全胃,P=0.001)、浸润深度(T4期,P=0.005)和淋巴结转移(N2期,P=0.002;N3期,P=0.000)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将发生EJAL的患者与未发生EJAL的患者按1:4行gmatch完全匹配成功26对.EJAL组患者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44.3%,显著低于无EJAL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EJAL可显著影响预后。围手术期应注意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肺功能不全和手术时间长的患者,以防发生EJAL。
- 柳金强洪流杨学文刘震连肖郭曼周威张磊肖书傲刘书尚奈超张洪伟
- 关键词:胃肿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