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永灿

作品数:233 被引量:1,019H指数:17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19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7篇农业科学
  • 40篇生物学
  • 18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2篇弧菌
  • 31篇养殖
  • 25篇水产
  • 23篇免疫
  • 23篇病原
  • 19篇石斑
  • 19篇石斑鱼
  • 19篇卵形鲳鲹
  • 19篇斑鱼
  • 18篇哈维氏弧菌
  • 17篇细胞
  • 17篇链球菌
  • 15篇芽孢
  • 15篇芽孢杆菌
  • 15篇基因
  • 13篇溶藻弧菌
  • 12篇活性
  • 12篇杆菌
  • 11篇蛋白
  • 9篇原核表达

机构

  • 221篇海南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厦门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海南省海洋与...
  • 3篇江西省水产科...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东溢多利生...
  • 2篇海南出入境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深圳出入境检...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31篇周永灿
  • 99篇王世锋
  • 92篇谢珍玉
  • 73篇郭伟良
  • 45篇孙云
  • 33篇冯永勤
  • 26篇蔡岩
  • 15篇陈雪芬
  • 15篇孙云
  • 13篇徐先栋
  • 12篇张新中
  • 12篇邓恒为
  • 12篇胡文婷
  • 10篇陈国华
  • 7篇张本
  • 7篇苏永全
  • 7篇王文慧
  • 7篇吴海武
  • 6篇吴学贵
  • 6篇王永强

传媒

  • 25篇海南大学学报...
  • 16篇水产科学
  • 14篇热带生物学报
  • 9篇海洋科学
  • 7篇水产学报
  • 6篇现代渔业信息
  • 6篇中国水产学会...
  • 5篇海洋学报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科学养鱼
  • 3篇创新教育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热带海洋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兽医学杂志

年份

  • 12篇2024
  • 13篇2023
  • 14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15篇2018
  • 10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18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贝类病害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00年
综述了海洋贝类中常见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 ,介绍了国外已成功应用于贝病研究的 4种新方法 :细胞分离的离心冲淘法、流动血细胞计数法、检测吞噬作用的化学发光技术和适用于贝病诊断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并对海洋贝类病害的防治研究及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
周永灿
关键词:海洋贝类病害海水贝类
溶藻弧菌16SrDNA与23SrDNA间的ISR多态性分析
本文首次应用PCR-DGGE技术对溶藻弧菌的16SrDNA与23SrDNA的ISR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试图建立溶藻弧菌的株型分类与鉴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溶藻弧菌至少含有4种类型的ISR,而且,其中两种类型的拷贝数占优势;...
谢珍玉周永灿冯永勤王世峰
关键词:溶藻弧菌ISRDGGE
文献传递
养殖对虾细菌性红体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9
2003年
从海南琼山患红体病的养殖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肝胰脏和肌肉中分离出2株细菌,经纯化培养后的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2株菌均为引起对虾红体病的细菌性病原菌;根据对这2株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检测结果,确定这2株菌分别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药敏试验表明,氯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7种抗生素对抑制这2种致病菌具有良好作用。
周永灿张本陈雪芬钱家英
关键词:养殖对虾南美白对虾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
毛嵌线螺的研究Ⅰ.繁殖及幼虫发生特征被引量:14
2000年
毛嵌线螺( Cymatium pileare)的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育及幼虫从卵囊中游出等4个阶段.交配一般在产卵前10~15d进行,产卵后母体并不离开卵群,而是持续静伏在卵群的开口上进行孵育,直至其中的幼虫离开卵囊.温度和盐度对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在22~30℃的适宜温度区域内,将受精卵孵育成能自由生活的晚期面盘幼虫需438日度左右的总积温.毛嵌线螺受精卵的发育与其他前鳃类腹足动物相似,包括卵裂、囊胚期、原肠期及面盘幼虫期4个阶段.
周永灿陈国华潘金培
关键词:繁殖幼虫
海水养殖动物致病性(Pathogenicity)鳗弧菌(Vibro anguillarum)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3
2007年
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广泛存在于沿岸海水、沉积物和海洋动物体中,是海水鱼、虾、贝类的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原。随着海水养殖业的日益发展,致病性鳗弧菌对养殖动物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主要对鳗弧菌的生物学性状、检测技术、鳗弧菌病症状和病理变化及海水养殖动物鳗弧菌病的防治作了简单回顾,并对鳗弧菌病的诊断、防治方法及其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张新中张世秀李海平谢珍玉周永灿
关键词:海水养殖鳗弧菌生物学性状症状及病理变化
基于自主创新实验设计的《水产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年
为培养创新型、综合型高素质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本文对《水产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充分利用海南热带、海洋水产微生物资源优势,以热带海洋微生物为对象,增设自主创新性特色实验项目;优化验证性、综合性和自主创新性实验类型设置的比例;制作自主创新实验示教片等形式多样的特色实验教学资源;并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曹贞洁郭伟良周永灿孙云
关键词:教学资源
溶藻弧菌TssJ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16年
Tss J是溶藻弧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制备Tss J基因的多克隆抗体,以溶藻弧菌HN08155菌株的DNA为模板,扩增Tss J基因后利用表达载体PET-32a(+)和大肠杆菌BL21(DE3)原核表达,分离纯化后免疫大鼠获得Tss J基因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37℃、IPTG终浓度1 mmol·L^(-1)是较适宜的表达诱导条件,表达的融合蛋白是存在于细胞内的包涵体,与预期的分子量42 k D一致,并且免疫大鼠后血清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很高,为1∶32 768.制备的溶藻弧菌Tss J高效价多克隆抗体有助于进一步开展Tss J的定位和功能研究.
范雪亭许悦孙云周永灿王世锋谢珍玉
关键词:溶藻弧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卵形鲳鲹TNFSF6的原核表达、纯化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研究卵形鲳鲹肿瘤坏死因子配体6(TNFSF6)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TNFSF6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首先通过PCR扩增技术扩增获得了TroTNFSF6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并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TroTNFSF6,随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并获得重组蛋白rTroTNFSF6.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TroTNFSF6大小约46.5 kDa,其最适诱导温度为20℃,诱导时间为8 h,IPTG的最佳浓度为0.6 mmol/L.可溶性分析表明,重组蛋白rTroTNFSF6主要在沉淀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rTroTNFSF6免疫小鼠以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表明其效价高达1∶32000.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卵形鲳鲹TNFSF6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王鹭李海平周永灿孙云孙云
关键词:卵形鲳鲹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方斑东风螺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的健康养殖技术,在总面积为6433m^2的水泥池中,共放养壳高0.6~1.8cm的贝苗667.0万粒,针对方斑东风螺养殖中常见的肿吻病、脱壳病等疾病,通过定期药物消毒、强化饵料营养等措施,避免了重大流行病的发生。所有贝苗经6~9个月的养殖,共收获规格为150粒/kg的商品螺38564k,每平方米生产商品螺6.0kg,平均成活率为96.0%,饵料系数为4.1。
冯永勤周永灿谢珍玉蒲利云卢宁林志运周俊先符小杨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健康养殖病害防治
温度对14株无乳链球菌溶血价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溶血价的影响,本文选择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和不同血清型的14株无乳链球菌,以2倍梯度稀释法分别测定了3个培养温度(25℃、30℃和37℃)对各菌株溶血价的影响,并测定了37℃下静置培养和振荡培养对各菌株溶血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4株无乳链球菌的溶血价均显著受培养温度的影响,其中,有11株无乳链球菌的溶血价在37℃时最高、2株在25℃时最高、1株在30℃时最高,2015年分离自海南养殖场的5株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溶血价均在高温培养条件下较高.37℃下培养方式对无乳链球菌溶血价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4株实验菌株中有12株的溶血价受振荡影响显著,其中,有8株实验菌株的溶血价在静置培养时比振荡培养时显著升高、有4株实验菌株的溶血价在振荡培养时比静置培养时显著升高.
蒙爱云周永灿胡文婷吴梦晓王世锋谢珍玉郭伟良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温度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