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淼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脐血
  • 5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受体
  • 2篇脐血造血
  • 2篇活化
  • 2篇非血缘
  • 2篇干细胞移植
  • 2篇NK细胞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移植后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篇增殖
  • 1篇逃逸

机构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淼
  • 5篇孙自敏
  • 4篇耿良权
  • 4篇王兴兵
  • 4篇刘会兰
  • 3篇方欣臣
  • 3篇王祖贻
  • 2篇张旭晗
  • 2篇宋闿迪
  • 1篇汪健
  • 1篇桂丽
  • 1篇程杰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非血缘HLA不全相合双份脐血移植植入动力学的基础研究
背景与目的:脐血造血干细胞是良好的造血干细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来源,但脐血中含有的HSC数量相对不足从而限制了其在成人中的应用。使用双份脐血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获得成功,激起人们对...
周淼
关键词:脐血造血干细胞脐血移植非血缘HLA不全相合恶性血液病
文献传递
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PCR定量检测技术在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正>目的:建立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unrelated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后造血嵌合体的STR-PCR定量检测技术,探讨该技术在监测UCBT术后植入状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宋闿迪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方欣臣周淼张旭晗王祖贻孙自敏
文献传递
脐血移植后早期NK细胞及其活化性受体NKG2D重建的研究
<正>目的:非血缘脐血移植近年来在治疗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研究资料表明脐血移植具有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leukemia,GVL)作用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程杰孙自敏刘会兰王兴兵耿良权方欣臣宋闿迪周淼张旭晗王祖贻
文献传递
双份脐血间CD34^+细胞与CD3^+细胞相互作用对分化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双份脐血移植的植入动力学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推测双份脐血中的淋巴细胞与优势份脐血的产生相关,本实验将双份脐血的CD34+细胞与CD3+细胞混合培养,观察CD3+细胞对CD34+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无影响。方法建立液体和半固体培养体系,将免疫磁珠分选纯化的双份脐血间的CD34+细胞和CD3+细胞混合培养6d和14d。以流式细胞计数观测CD34+细胞培养后的分化指标(CD33,CD41,CD71);计数集落形成单位(GM-CFU、BFU-E、GEMM-CFU)分析CD34+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液体共培养后各份CD34+细胞表面分化指标的变化。脐血CD34+细胞分选富集的纯度为(98.70±0.72)%。3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分化指标无差异(P>0.05);6d的CD33、CD7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4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半固体共培养后CD34+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实验组的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及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混合细胞集落形成数(GEMM-CFU)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两份脐血的CD34+细胞和CD3+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对CD34+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有影响,推测双份脐血间的相互作用可部分地通过CD3+细胞介导。
周淼汪健孙自敏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
关键词:CD34+细胞体外共培养分化
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研究进展
2010年
脐血作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来源已被普遍认可。但是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后植入延迟问题仍是影响UCBT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因此关于UCBT植入动力学和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机制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近年来这些方面的主要研究和进展作一综述。
周淼孙自敏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移植归巢
NK细胞活化受体及配体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脱离被引量:4
2010年
本研究旨在从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及其相应配体——MICA/B、ULBP-1、2、3的表达和血清中脱离情况来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NK细胞免疫防御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选择30例初发未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B,ULBP-1、2、3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MICA、MICB(sMICA,sMICB)及可溶性ULBP1-3(sULBP1-3)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NK细胞NKG2D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不表达或弱表达MICA/B、ULBP1-3;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游离的sMICA和sMIC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ULBP1-3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和MICB的脱离及ULBP表达缺乏可能是急性白血病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方欣臣刘会兰孙自敏桂丽耿良权王兴兵周淼王祖贻
关键词:NK细胞MICAMICB急性白血病免疫逃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