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梅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6H指数:8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8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钠血症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 2001年
- 张光曙周秀梅张玲李金峰刘静丁明权甘天福于建国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利尿剂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DNA含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 35 6例乙型肝炎病人检测血清HBVDNA、HBVM、肝功能 ,其中 5 8例病人作了肝活检 ,对其肝脏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 ,观察肝组织病理特征 ,并对不同特征的HBVDN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清HBVDNA含量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ALT正常组与不正常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而ALT不同水平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0 ~G1组与G2 、G3 及G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G2 、G3 及G4三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纤维化分期S0 ~S1组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S2 与S3 组间无明显差异 ,S2 、S3 组与S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BVDNA仅代表血清HBV复制的水平 ,不能反映肝脏炎症的严重程度 。
- 张玉琦周秀梅丁明权甘天福秦成勇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肝炎病毒多聚酶链反应PCR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消化道癌的关系被引量:4
- 1997年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消化道癌的关系甘天福丁朋叔周秀梅张光曙解放军88医院山东省泰安市271000SubjectheadingsHepatitisBDigestivesystemneoplasms主题词肝炎,乙型消化系统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1...
- 甘天福丁朋叔周秀梅张光曙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消化系统肿瘤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 C区 /BCP区基因突变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前 C区 /BCP区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 4 6例急慢性肝病的HBV前 C区A1896 (nt1896G→A)、A1899(nt1899G→A)及HBVC基因启动子 (BCP)T176 2A176 4 (nt176 2A→T、nt176 4G→A)四位点突变 ,并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用基因芯片法测定HBV基因特定变异位点特异性强 ,阳性率为 87 0 %。A1896突变 18例 (4 5 0 % ) ,A1899突变 10例 (2 5 0 % ) ,T176 2A176 4联合突变 30例(75 0 % ) ,多位点突变 14例(35 0 % )。各变异组与未变异组比较 ,肝功损害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前 C区 /BCP区基因突变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中较为常见 ,在急性乙型肝炎中未检出。结论 应用基因芯片法测定HBV特定变异位点特异性强 ,可一次同时检测多个突变位点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周秀梅曲迅刘福利孙成刚商庆华张玉琦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突变基因芯片
- 516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套扎及联合疗法疗效比较
- 目的:探讨、比较食管静脉曲张硬化(EVS)治疗术,套扎术(EVL)及联合治疗术三者的疗效。方法:对 516例肝硬化并食道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分别采用EVS、EVL治疗及二者联合治疗。其中EVS治疗251 例、EVL...
- 甘天福周秀梅闫成玉张玲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疗效比较联合疗法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检测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内肿瘤坏死因子生成量和血清HBVDNA含量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进程中外周血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生成变化与血清HBVDNA含量关系。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分析方法和设门技术 ,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对照人群 (11例 )、慢性活动性B型肝炎患者 (14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TNF α表达率、细胞内TNF α水平 ,定量PCR检测HBVDNA滴度、酶法测定患者血清ALT水平。结果 HBV组外周血PBMCsTNF α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胞内TNF α量对照组和HBV组间无差别 ;实验组对照组淋巴细胞群TNF α阳性细胞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然而胞内TNF α的量对照组明显高于HBV组 (P <0 0 1) ;实验人群CD14 + 细胞占PBMC总量的 2 0 6 %~ 5 82 % ,两组间无显著差别 ;HBV组CD14 /TNF α+ 细胞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细胞内TNF α水平与对照组间无差别 (P >0 0 5 )。HBV患者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组、乙型肝炎慢性中度组和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组观察的TNF α相关指标中 ,CD14 + /TNF α+ 双阳性细胞占外周血CD14 + 细胞比率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慢性中度患者高于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组、对照组 (P <0 0 1) ,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组与对照组间没差别。患者PBMCs、T细胞、?
- 魏然张玉琦周秀梅韩继举陈彬夏作理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 山东地区输血后丙肝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被引量:3
- 2000年
- 应用 RT- PCR法检测庚肝病毒 ( HGV) RNA,并对阳性扩增的产物采用 PCR技术片段直接克隆法测定。结果从 86例输血后丙型肝炎 ( PTH- C)患者血清中检出 HGVRNA阳性者 31例 ( 36.0 % ) ,其中 1例 HGVNS5区部分核苷酸序列与美国原始株 ( u4 4 40 2 )和另 1例日本株 ( d872 55)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别为 86.0 %和 84 .0 %。证实山东地区 PTH- C患者存在着 HGV感染和 HGV/ HCV混合感染 ,但是否存在不同亚型或 HGVRNA阳性携带者 。
- 于建国商庆华周秀梅王路赵平
- 关键词:输血后丙型肝炎庚肝病毒
- 548例代偿期肝硬化临床与病理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探讨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与病理的关系,肝硬化病理特点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及对泰来肽治疗的反应。方法对近30年来本科住院治疗的代偿期肝硬化548例(均经肝活检证实)进行了重复肝活检,其中325例2次以上。肝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和改良网织染色检查。肝组织内病毒抗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血清病毒标志物和病毒基因分别采用ELISA法和PCR法检查。所有病例住院治疗3~18个月,平均6个月。绝大多数病例采用泰来肽治疗,2~8ml每日1次注射,部分病例采用泰来肽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临床治愈72.9%,基本治愈11.4%,好转14.3%,ALT复常率98.6%,蛋白代谢复常率68.6%,肝组织病理前后两次对照,大部分病例显著进步,由肝硬化逆转为中度和轻度慢性肝炎患者分别占68.4%和34.6%,血清HBsAg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7.5%和51.2%。结论肝硬化的病理特征经适当治疗可以逆转,泰来肽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
- 甘天福张光曙杜庆岭于建国赵汇川王根廷丁明权周秀梅邢同京张玉奇
- 关键词:代偿期肝硬化病理乙型肝炎病毒泰来肽
- 胎盘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6
- 2003年
- 周秀梅张玉琦刘静商庆华丁明权于建国甘天福张光曙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胎盘肽拉米夫定
- HBV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1996年
- HBV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探讨解放军第88医院(271000)周秀梅,丁明权,甘天福,张光曙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70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的分布特点,旨在探讨HBV与食管癌发病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年龄3...
- 周秀梅丁明权甘天福张光曙
- 关键词:食管肿瘤乙型肝炎病毒病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