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铁钰

作品数:32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癫痫
  • 6篇颞叶
  • 5篇血性
  • 5篇卒中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中动脉
  • 4篇抗凝
  • 4篇海马
  • 4篇大脑
  • 4篇大脑中动脉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依从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栓塞
  • 3篇缺血

机构

  • 20篇扬州市第一人...
  • 12篇中南大学
  • 2篇郑州市第五人...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2篇唐铁钰
  • 20篇张新江
  • 10篇符长标
  • 8篇肖波
  • 7篇李国良
  • 7篇袁学谦
  • 6篇李玲
  • 6篇王康
  • 5篇刘一辉
  • 4篇陶丽红
  • 4篇王苇
  • 3篇李蜀渝
  • 2篇刘姜冰
  • 2篇周龙江
  • 2篇段作伟
  • 2篇张融
  • 2篇蔡玉建
  • 2篇胡珏
  • 1篇侯红玲
  • 1篇孙安修

传媒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国际脑血管病...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九江学院学报...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科医生抗凝知识培训前后知识结构及临床的变化
唐铁钰张新江沈洁玲
帕金森综合征病因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6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52例,多系统萎缩4例,遗传性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6例。发病年龄大于60岁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最多见,占95.4%:小于20岁者均为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神经影像学的阳性率高达88.7%。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正确的病因诊断是可能的。
王康袁学谦胡珏唐铁钰黄志凌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病因学
颞叶癫痫大鼠海马CA_1区Sema 3C、Np1的表达变化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制成颞叶癫痫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匹罗卡品致痫后不同时间点CA_1区的Sema3C mRNA、Np1 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匹罗卡品致痫后7d,实验组CA_1区Sema3C、Np1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A_1区Sema3C、Np1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海马CA_1区内的轴突出芽机制。
袁学谦肖波李玲唐铁钰王康李蜀渝李国良
关键词:匹罗卡品颞叶癫痫轴突出芽NP1
A型肉毒毒素对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附10例报告)
2006年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对晚期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性疼痛和反射性挛缩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10例晚期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患者,对痉挛肌肉进行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4d、30d、60d、90d时痉挛肌肉的改良Ashworth分级、痉挛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夜间12h内抽搐的发生率。结果:注射后14d所有被注射肌肉(100%)的改良Ashworth分级均明显下降(p<0.01),这种肌肉张力的降低持续至少90d;注射后VAS、夜间12h内抽搐的频率均显著改善(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改善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状态、反射性抽搐和双下肢疼痛,安全而有效,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
符长标唐铁钰张新江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脊髓损伤痉挛状态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8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耳鸣10 d”于2013年8月17日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耳鸣,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听力下降,无感觉异常,无明显肢体乏力,症状持续约5 min后缓解,类似症状反复发作3次,曾就诊于外院,头颅CT造影(2013年8月12日)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M2移行部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虹吸部硬化斑块,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4年余,自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未检测血糖.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人院体检:体温36.3℃,脉搏6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3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6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张博刚张新江唐铁钰周龙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颈内动脉虹吸部发作性头晕症状持续肺呼吸音药物过敏史
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压变异性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连续记录入组患者入院72 h内的血压值,计算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的平均值(mean)、最大值(maximum, max)、极差(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max-mi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END定义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最高时的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确定不同血压变异性参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END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63.30±11.82)岁。经过标准治疗,35例(27.34%)患者在入院72 h内发生END。END患者与非END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基线NIHSS评分、C反应蛋白以及SBPmax、SBPmax-min、SBPSD、SBPCV、DBPmax、DBPmax-min、DBPSD和DBPC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压变异性指标中的SBPmax-min[优势比(odds ratio, OR)1.04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14~1.067]、SBPSD(OR 1.191,95% CI 1.052~1.347)、SBPCV(OR 1.317,95% CI 1.100~1.578)、DBPmax-min(OR 1.076,95% CI 1.018~1.138)、DBPSD(OR 1.508,95% CI 1.128~2.016)和DBPCV(OR 1.338,95% CI 1.093~1.638)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2 h内血压变异性与END显著相关。
段作伟符长标唐铁钰刘一辉张新江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血压
下颌-瞬目综合征一例报告
2004年
患者李×,女,10岁,湖南沅江人.约从2岁开始,家长发现患儿咀嚼食物或大声说话时左眼睑随下颌运动而瞬目,且咀嚼动作越大或语速越快时,瞬目则越明显,甚则患侧眼睑外翻,睑裂增大,眼球露白;无下颌运动则无瞬目现象,哭、笑时也无瞬目现象.数年来,症状固定在左眼,无进行性加重,智力发育正常.母妊娠期体健,头胎,足月,顺产,无高热及抽搐史,无面神经炎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类似家族史.
李国良唐铁钰
关键词:下颌运动左眼咀嚼进行性眼睑外翻患侧
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下型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情况。结果 (1)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低于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3个月后各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皮质前型及皮质后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心房颤动发生率高于皮质下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皮质下型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率高于皮质后型(45.5%vs.15.4%,P<0.05)。结论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预后较好,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皮质型患者;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
唐铁钰刘一辉蔡玉建符长标张新江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障碍
中枢变异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33岁,因“腹胀、腹泻半个月,伴呕吐乏力2d”于2010年4月6日人我院消化内科。患者3月24日腹泻8次/d,此后一直腹胀、无肛门排便,3月25日至4月2日在常州武进市医院住院治疗,常规检查无异常,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近2d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全身麻木乏力拟“麻痹性肠梗阻”收入院,病程中无咳嗽及明显发热。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
唐铁钰张新江王苇周龙江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麻痹性肠梗阻恶心呕吐肛门排便住院治疗
颞叶癫癎大鼠模型内嗅皮质和齿状回内Sema3A及其受体Np1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颞叶癫癎大鼠脑内 Sema3A 及其受体 Np1的表达变化在癫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SD 大鼠制成颞叶癫癎模型,Neo-Timm 染色证实苔藓纤维出芽,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对致癎后不同时间点内嗅皮质和齿状回的 Sema3A mRNA、Np1 mRNA 和蛋白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颞叶癫癎大鼠海马齿状回内分子层存在苔藓纤维出芽(7 d:0.70±0.42,15 d:1.50±0.52,30 d:2.20±0.41,60 d:2.50±0.51,P<0.05);在匹罗卡品致癎后7 d,实验组内嗅皮质区Sema3A mRNA 的表达(0.3006±0.0675)明显低于对照组(0.4562±0.0457,P<0.01);齿状回内 Np1mRNA(0.2337±0.0358)及蛋白(0.2706±0.0389)的表达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嗅皮质区 Sema3A mRNA、齿状回内 Np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苔藓纤维的出芽机制。
袁学谦肖波唐铁钰李玲李蜀渝李国良
关键词:颞叶齿状回苔藓纤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