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洪星

作品数:3 被引量:5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面温度
  • 1篇地区干旱
  • 1篇霜冻
  • 1篇突变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温
  • 1篇江淮流域
  • 1篇干旱
  • 1篇Z指数
  • 1篇臭氧
  • 1篇臭氧总量

机构

  • 2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3篇夏洪星
  • 1篇陈乾金
  • 1篇吴香玲
  • 1篇张永山
  • 1篇杨贤为

传媒

  • 2篇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江淮流域近40年异常初终霜冻的分析被引量:32
1995年
该文用地面最低温度资料,以≤0℃作为霜冻指标,定量地确定出现异常霜冻的判别标准,研究了近40年初终霜冻异常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初终霜冻的异常明显存在地区差异。其变化周期以2~3年和准12年最普遍。其偏离均值大致有两种波型:反向变化和同向变化;前者在淮河流域较突出,后者在长江流域较普遍。当其出现反向变化趋势,且二者偏离均值达最大时,该时期为初霜冻异常偏早(偏晚),终霜冻异常偏晚(偏早)的活跃期。同样,当初、终霜冻出现同向变化时,初、终霜冻异常活跃期亦呈现同向变化。
陈乾金夏洪星张永山
关键词:霜冻气候特征地面温度江淮流域
北京地区臭氧总量的突变及其与高空气温的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0—1986年的臭氧和高空资料,讨论了臭氧总量的突变过程及其与高空气温的关系,发现:北京地区臭氧总量的突变过程全部发生在冬、春季节;随着臭氧总量的突增,对流层的气温呈下降趋势,平流层的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与臭氧总量变化之间负相关和正相关最好的层欢分别为500hPa和70hPa,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63。
杨贤为夏洪星吴香玲
关键词:臭氧突变气温
华北东部地区干旱分布特征被引量:20
1996年
用1951—1990年降水量资料,计算了我国华北东部地区的Z指数级别值,并分析该地区内干旱发生的气候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干旱发生频繁且严重,有明显的季节和持续性特点。
夏洪星
关键词:Z指数干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