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民一

作品数:17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蒿甲醚
  • 5篇甲苯达唑
  • 4篇血吸虫
  • 4篇日本血吸虫
  • 4篇吡喹酮
  • 4篇吸虫
  • 3篇寄生虫
  • 3篇阿苯达唑
  • 2篇中华按蚊
  • 2篇人体寄生虫
  • 2篇细粒
  • 2篇细粒棘球蚴
  • 2篇小鼠
  • 2篇小鼠体内
  • 2篇激酶
  • 2篇棘球属
  • 2篇棘球蚴
  • 2篇寄生
  • 2篇按蚊
  • 2篇SCHIST...

机构

  • 15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南京医学院
  • 3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0...

作者

  • 17篇姚民一
  • 11篇肖树华
  • 9篇郭惠芳
  • 7篇焦佩英
  • 7篇尤纪青
  • 6篇梅静艳
  • 5篇冯建军
  • 3篇冯正
  • 2篇诸宪祖
  • 2篇许隆祺
  • 2篇周长海
  • 2篇叶炳辉
  • 2篇蒋则孝
  • 2篇朱昌亮
  • 2篇张雪强
  • 1篇孙惠良
  • 1篇刘健虎
  • 1篇王春莉
  • 1篇焦伟
  • 1篇翟自立

传媒

  • 8篇中国寄生虫学...
  • 7篇中国药理学报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核苷摄入和核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 观察蒿甲醚( Art) 对日本血吸虫核苷摄入和核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感染小鼠1 次灌服(ig) Art 300 mg/kg 后24 h 或48 h , 分别测定雌虫( ♀) 、雄虫( ♂) 的 R N A 和 D N A 含量。另取经 Art 作用24 h 后的♀及♂虫体, 作体外培养2 h 或4 h , 测定虫体对3 H 腺苷、[53 H] 尿苷和[ 甲基3 H] 胸苷的摄入量以及上述3 H 标记核苷摄入虫体核酸的量。结果: 经 Art 体内作用48 h 后, 血吸虫♀虫的 R N A 和 D N A 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减少516 % 和235 % , 差异均显著, 而♂虫 R N A 含量减少424 % 。♀及♂虫体经 Art 作用后移置体外培养2h 或4 h , ♀虫对3 种3 H 标记核苷的摄入量均较对照组的明显为少, 减少率达352 % ~501 % 。体外培养2 h ,[ 甲基3 H] 胸苷掺入♀虫 D N A 的量较对照组减少714 % , 培养4 h 后, [3 H] 腺苷掺入♀虫 R N A 和 D N A 的量较对照组减少652 % 与500 % 。结论: Art 对日本血吸虫, 尤其是♀虫的核酸代谢有抑制作用。
翟自立梅静艳尤纪青姚民一肖树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核酸含量蒿甲醚
蒿甲醚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的己糖激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和磷酸果糖激酶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0
1998年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
肖树华肖树华尤纪青焦佩英郭惠芳姚民一焦佩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蒿甲醚己糖激酶异构酶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的影响(英)被引量:2
1995年
感染细粒棘球蚴达10-12个月的小鼠ig甲苯达唑(Meb)25-50mg·kg-1·d-1×7-14d,其体内瘪囊壁与充盈囊壁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抑制率为67.8%-78.9%和11.3%-45.4%,ig阿苯达唑300mg·kg-1·d-1×14d对充盈囊壁ALT的抑制率为40.7%,而ig吡喹酮500mg·kg-1·d-1×14d的则无明显影响。用上述药物治疗时,仅Meb50mg·kg-1·d-1组对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6%-43.9%。
肖树华冯建军郭惠芳姚民一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丙氨酸转氨酶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中华按蚊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华按蚊不同发育阶段蛋白质多肽图谱.结果卵,2龄、4龄幼虫,蛹和成分虫别显示多肽斑点172、291、306、268和240个。绝大部份多肽斑点分布在94kD以下范围,其中尤以30kD以下的小分子蛋白为多.它们大多数为酸性。本文对不向发育阶段多肽斑点的演变特点进行了讨论.
朱昌亮叶炳辉姚民一
关键词:中华按蚊发育阶段蚊种生理生化研究
甲苯达唑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与囊液的游离氨基酸成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1994年
感染11个月的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与囊液分别含有18种和23种游离氨基酸。除牛磺酸外,囊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较囊壁的为高。用甲苯达唑25mg·kg^(-1)·d^(-1)×14d与50mg·kg^(-1)·d^(-1)×7d ig治疗小鼠后,囊壁与囊液的丙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及牛磺酸的含量均明显增高,以囊壁的丙氨酸的增高为最显著。
姚民一肖树华冯建军薛纯良(山鸟)田雅晓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氨基酸丙氨酸甲苯达唑
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糖原、蛋白质、硷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影响被引量:19
1994年
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2-35d的小鼠1次ig蒿甲醚(Art)300mg·kg-1后24h,其体内♀、血吸虫的糖原含量较对照组减少约50%,72h后则分别减少64.1%和77.9%。给药后72h,♀、虫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68.1%和49.3%。给药24h,♀、虫的硷性磷酸酶(AKP)活力的抑制率约为25%,72h后,♀虫的AKP进一步被抑制,抑制率达61.6%。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受抑制亦以♀虫较为明显,给药72h♀、虫抑制率分别为75.7%和47.6%。
尤纪青郭惠芳梅静艳焦佩英冯建军姚民一肖树华
关键词:血吸虫日本血吸虫蒿甲醚糖原硷性磷酸酶
Effect of artemether on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phosphogly-cerate kinase,and pyruvate kinas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harbored in mice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日本血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磷酸甘油酸激酶(PGK)和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方法:小鼠感染血吸虫尾蚴32-38d后igArt100-300mg·kg-1,24-72h后取虫测定上述3种酶和乳酸含量.结果:小鼠igArt300mg·kg-1后24-48h,血吸虫♀、♂虫的PGK和PK活力被抑制27%-48%;♀虫的GAPDH对Art亦较敏感,♂虫则否.给药后72h,♀虫乳酸含量降低72%,♂虫的降低49%.结论:Art对血吸虫的PGK和PK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虫的GAPDH对Art亦较敏感。
肖树华尤纪青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姚民一冯正
关键词:磷酸甘油酸
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幼虫的糖、脂、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1989年
本文采用IEF电泳法比较研究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二龄和四龄幼虫糖、脂、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两者电泳图式基本相同,但亦存在一定差别。糖、酯,蛋白质和酯酶同工酶区带在中华按蚊二龄幼虫分别为19、14、38和20条,四龄幼虫为19、12、35和21条。嗜人按蚊二龄幼虫分别为20、10、38和18条,四龄幼虫为22、9、35和23条,本文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叶炳辉朱昌亮姚民一
关键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酯酶同工酶蚊类电泳法等电聚焦电泳
甲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和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影响(英文)
1997年
目的:测定抗包虫药物对细粒棘球蚴囊壁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甘油醛磷酸脱氢酶(GAPDH)的影响.方法:感染细粒棘球蚴囊达8-10个月的小鼠ig甲苯达唑(Meb)或吡喹酮(Pra)治疗,然后剖杀取囊,用生化方法测定GPI和GAPDH活力.结果:感染小鼠用Meb25-50mg·kg-1·d-1治疗,连续7-14d,未见对GAPDH活力有明显影响.若用Pra500mg·kg-1·d-1ig14d,囊壁的GAPDH活力被抑制265%.至于GPI,仅Meb25mg·kg-1·d-1×14d组的瘪囊示该酶活力被抑制332%.结论:GPI和GAPDH不是有效的抗包虫药的主要作用靶.
尤纪青肖树华郭惠芳焦佩英梅静艳姚民一
关键词:甲苯达唑吡喹酮细粒棘球蚴GPIGAPDH
甲苯达唑、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小鼠细粒棘球蚴囊壁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
1995年
目的:探讨了抗包虫药物对细粒棘球蚴囊壁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用感染细粒棘球蚴原头节达10—12个月的小鼠作试验.方法:GST用氯硝基苯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合法测定.SOD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结果:囊壁GST和SOD的活力各为12.3±4.3—13.5±4.8 μmol min^(-1)/mg蛋白质,和4.4±2.9—6.1±1.4 U min^(-1)/mg蛋白质.感染鼠用甲苯达唑(Meb)25 mg kg^(-1)d^(-1)治疗14 d时,瘪囊与充盈囊壁的GST活力各被抑制30%和26.8%,而SOD活力则升高105%—163%.阿苯达唑300 mg kg^(-1)d^(-1)和吡喹酮500mgkg^(-1)d^(-1),连给14 d,对上述2种酶无明显影响.结论:Meb抑制囊壁的GST可能损害囊防御系统.
冯建军郭惠芳姚民一肖树华
关键词:棘球属氧化物歧化酶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