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3篇气管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导管
  • 2篇手术
  • 2篇气管导管
  • 2篇麻醉维持
  • 2篇丙泊酚
  • 1篇蛋白
  • 1篇低血容量
  • 1篇定向力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剥脱...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支架
  • 1篇动脉支架成形...
  • 1篇星状神经节

机构

  • 13篇苏州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作者

  • 13篇姜亚辉
  • 7篇嵇富海
  • 4篇陈庆才
  • 3篇朱国汉
  • 2篇李文静
  • 2篇杨建平
  • 2篇彭科
  • 1篇丁壬娴
  • 1篇刘思兰
  • 1篇张栋
  • 1篇单希胜
  • 1篇李智
  • 1篇王旭
  • 1篇靳丽敏
  • 1篇钟丽敏
  • 1篇胡计嬅
  • 1篇陆香红
  • 1篇李健
  • 1篇张慧娟
  • 1篇王辉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维持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A组、B组、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分别为0.25μg/kg、0.50μg/kg、1.00μg/kg。记录各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停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C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为最短,其次为B组、A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寒战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A组、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剂量为0.50μg/kg和1.00μg/kg时,在腹腔镜全麻手术者麻醉维持中具有较好效果,能加快自主呼吸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抑制不良反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好;考虑1.00μg/kg可能增加镇静过深、低血压、寒战、躁动等风险,推荐剂量为0.5μg/kg。
胡计嬅嵇富海杨建平姜亚辉
关键词:麻醉维持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TIVA)与七氟醚吸入麻醉(SEV)对择期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俯卧位全麻下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1~55岁,BMI 20~30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25),TIVA组和SEV组。全麻诱导前和苏醒后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比率,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结果两种麻醉方法都造成患者苏醒后FVC、FEV1、PEF、FEF25%~75%下降。与SEV组相比,TIVA组中FVC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比率在两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导致全麻苏醒后限制性肺功能降低。与TI-VA相比,SEV对FVC的影响较为轻微。
彭科李文静姜亚辉嵇富海
关键词:二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七氟醚吸入麻醉
一种气道介入支架置入术麻醉用气管导管
一种气道介入支架置入术麻醉用气管导管,包括主通气管和侧管,侧管端部位于主通气管一侧上且与主通气管连通,主通气管一侧端部上可解除式密封连接有弹性的密封件或可解除式连通有呼吸机,侧管自由端可解除式密封连接于密封件或可解除式连...
姜亚辉嵇富海李智张栋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利用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上干,在其周围注射局麻药,观察上肢近远端关节阻滞效果,实施精准麻醉。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相应部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盲探异感组(BP组)和超声引导组(UG组),每组30例,BP组根据解剖定位行肌间沟穿刺阻滞,患者诉异感后注射0.25%罗哌卡因30 ml,UG组在超声引导下定位臂丛神经,在上干周围注射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部位2、10 min后痛觉(VAS评分)减退情况,及术毕肩肘关节、腕关节运动阻滞程度。结果:与BP组相比,UG组在使用更少的局麻药的情况下麻醉效果好(P<0.001),VAS评分分别为3.53±1.01(2 min BP组)、1.63±0.89(2 min UG组),1.90±0.93(10 min BP组)、0.53±0.73(10 min UG组)。肩关节、肘关节阻滞程度相似(P>0.05),肩关节肌力评分0.93±0.91(BP组)、0.73±0.74(UG组),腕关节运动阻滞程度轻(P<0.01),腕关节肌力评分为2.70±0.65(BP组)、3.13±0.73(UG组)。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上干阻滞可满意地用于肩关节、上臂手术的麻醉,减少了局麻药的用量,提高了麻醉效果,并减轻了对远端关节的阻滞程度,利于患者康复。
姜亚辉陈庆才
关键词:臂丛上干盲探异感超声引导
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麻醉
2017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完善麻醉前评估、麻醉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SVV监测血压指导补液、根据手术的不同阶段和TCD等监测的结果调节血压水平、术后早期拔管等综合性个体化处理措施用于患者的围麻醉期处理。结果患者均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顺利,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综合性个体化围麻醉期处理可以应用于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麻醉。
陈庆才王美艳姜亚辉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一种两用医用吸氧管
一种两用医用吸氧管,吸氧管包括有气源接头、输氧管、三通接头和两个分氧管,三通接头上分别连通至输氧管的一端和两个分氧管的一端,输氧管的另一端与气源接头连通,两个分氧管为独立设置,互不连通,分为经鼻分氧管和经气管分氧管,经鼻...
陈庆才嵇富海姜亚辉单希胜巫绍汝王旭宋绍永
文献传递
氟比洛芬酯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估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双育分为凯纷组和吗啡组,每组30例。凯纷组病人在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分别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吗啡组用硬膜外吗啡单次推注做术后镇痛,配方为2mg吗啡加10mg布比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到6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WAS)法评估术后疼痛强度,记录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并观察和记录SBP、DBP、HR、SpO2,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VAS均≤5分,差异无显著意义;凯纷组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明显少于于吗啡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阑尾切除术的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朱国汉姜亚辉嵇富海杨建平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吗啡镇痛
右旋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在老年高位颈椎骨折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静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比较有旋美托眯啶与咪达唑仑对老年高位颈椎骨折清醒患者气管插管中镇静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位颈椎骨折择期行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咪达唑仑组,其中右旋美托咪啶组34例,采用右旋美托咪啶麻醉诱导;眯达唑仑组34例,采用咪达唑仑麻醉诱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和插管后即刻(T3)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值(BIS)值,插管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时刻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刻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BIS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P〈0.010)。气管插管前后两组患者组内和组间PaC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8,P=0.253)。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右旋美托咪啶用于高位颈椎骨折患者清醒气管插管可更好稳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BIS,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钟丽敏靳丽敏姜亚辉
关键词:咪达唑仑颈椎插管法气管内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以瑞芬太尼用于膝部以下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辅以瑞芬太尼用于膝部以下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膝部以下术麻醉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患者...
姜亚辉朱国汉
关键词:手术麻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瑞芬太尼
超声引导下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气管导管拔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ight-side stellate ganglion block,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对全身麻醉患者单腔气管导管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非头颈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310例,男165例,女145例,年龄27~70岁,体重47~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00,C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n=70,A组)、RSGB组(n=70,B组)和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n=70,D组)。分别在患者入麻醉后监护室(PACU)即时B组行RSGB,A组往气管导管内注射2%利多卡因2 m L,D组同时行RSGB和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记录各组入PACU即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3 min(T3)、拔管后5 min(T4)、出PACU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并同时观察T2时患者的呛咳发生率及其程度,T5时各组患者的咽痛情况以及术后24 h的咽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2和T3时,各组的MAP均较T1时显著上升(P<0.05),其中A组和D组显著低于C组和B组(P<0.05);T2时,C组和A组的HR均较T1时显著上升(P<0.05),而B组和D组较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和D组显著低于A组(P<0.05);T2时,C组的呛咳发生率高达75%,各处理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而各处理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时,C组的咽痛发生率为35%,显著高于各处理组(P<0.05),而D组又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术后24 h,B组和D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和A组(P<0.05),而B组与D组之间、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GB复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可有效抑制全身麻醉患者的单腔气管拔管反应,降低患者的术后咽痛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丁壬娴刘思兰陆香红姜亚辉奚冰杨洁
关键词: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拔管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