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c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7年
- 目的探讨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6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Rac1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病人生存的关系以及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Rac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75±0.16,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3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9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Rac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管浸润有关(t=5.322~9.739,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ac1低表达组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58.82个月,高表达组为45.9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72,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Rac1 mRNA相对表达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的风险因素(HR=2.449~13.582,P<0.05)。结论Rac1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之一。
- 宋俊霞孔令普杜增利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实时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分析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曾行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的患者,其中82例行羊膜移植术治疗,90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60例在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低于羊膜移植术(P<0.05);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术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之间复发率无差异(P>0.05)。角膜上皮缺损,流泪和畏光在0.2g/L丝裂霉素组发生比例较其他两组高(P<0.05),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羊膜移植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其他两种术式相比,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有着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优点。
- 张岩孔令普王翠马军艳吕杰
-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移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
- 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5例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行球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收治的NVG患者65例(65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眼用注射液行球内注射治疗。患者的视力,按照≤4.3、4.3~4.7及≥4.8分为三个等级,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新生血管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视野缺损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虹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时间、眼压以及静脉的循环时间等以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各组患眼视力按照≤4.3、4.3~4.7及≥4.8三个等级分类统计,结果观察组分别为7例(7只眼,占20.00%)、24例(24只眼,占68.57%)及4例(4只眼,占11.43%);对照组分别为14例(14只眼,占46.67%)、13例(13只眼,占43.33%)及3例(3只眼,占10.00%)。经过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93,P〉0.05)。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或消失者,观察组为33例(33只眼,占94.28%),对照组为23例(23只眼,占7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视野缺损值分别为(19.05±0.52)d B和(13.43±0.63)d B,对照组分别为(18.88±0.65)d B和(15.91±0.54)d B;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7,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8,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 孔令普赵宏陈梦平张岩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光凝
- 手法按压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Ⅲ度浅前房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早期因滤过旺盛而导致的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会影响手术效果[1]。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可造成虹膜前后粘连,角膜内皮损伤,最终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并发性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2],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滤过手术的最终目标是要在角巩膜缘建立一个能够使房水不断向眼外渗透的不坚实的“滤过口”[3],小梁切除术是现阶段最为常用的穿透性滤过性手术,其手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眼压[4]。
- 孔令普
-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后按压治疗浅前房青光眼大泡性角膜病变严重并发症
- 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老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共11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酮康唑,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克霉唑栓,将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症状改善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老年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宋俊霞孔令普
- 关键词:老年患者霉菌性阴道炎酮康唑克霉唑栓
-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34例(34只眼)患者,经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比较术前术后的视力、眼压变化,记录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术前术后裸眼视力之间、最佳矫正视力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有19只眼眼压高于21 mmHg,术后7天内所有眼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其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4只眼,黄斑水肿2只眼.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染色玻璃体处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术方式。
- 张岩孔令普马军艳吕杰
- 关键词:后囊破裂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曲安奈德
-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1例临床体会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的西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的西医治疗的治疗方法 ,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3例(74.2%),好转6例(19.4%),无效2例(6.5%),总有效率93.5%。对照组中,治愈13例(41.9%),好转10例(32.3%),无效8例(25.8%),总有效率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孔令普王翠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动眼神经麻痹针灸中草药
- 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16例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非对照研究,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术中使用曲安奈德染色,内界膜剥离,术中注入硅油,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4~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16眼黄斑孔性视网膜复位15眼(93.75%),黄斑裂孔闭合,1眼黄斑裂孔未闭合视网膜仍浅脱;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10眼(62.5%),不变4例(25.0%),视力下降2眼(12.5%)。结论:硅油填充能获得较好的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可作为首选填充物。
- 刘鸿飞吕杰张志明郑爱贞孔令普张岩邢战中
- 关键词:高度近视黄斑孔硅油
- 翼状胬肉切除合并干细胞移植复发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合并干细胞移植复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翼状胬肉切除合并干细胞移植复发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第一次行胬肉切除术,且均随访1年。结果48例复发病例中术前血管已达胬肉的进行性边缘13例(27.08%),术后角膜缘有残留组织11例(22.92%),有慢性结膜炎、睑缘炎5例(10.41%),瘢痕体质4例(8.33%),术中移植片紧靠角膜缘5例(10.41%),术中在眼球偏颞侧取移植片4例(8.33%),术后点眼仅10d之内2例(4.17%),术后长时间处于高温高热及粉尘大的环境之中2例(4.17%),不明原因2例(4.17%)。结论翼状胬肉合切除并干细胞移植复发,术前血管已达胬肉的进行性边缘及术后角膜缘有残余组织是主要原因,其次为慢性结膜炎、睑缘炎、瘢痕体质及其他术前、术中、术后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 孔令普马军艳张岩
- 关键词:翼状胬肉干细胞移植复发
- 42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改良吻合术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断裂泪小管断端的吻合方法。方法:对38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以直径1mm 硬麻外导管作为泪小管内支撑物,间断吻合泪小管断端周围组织。结果:随访6个月以
- 刘鸿飞曹燕蒋乐文孔令普邢战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