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永建

作品数:11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3篇代换系
  • 3篇性状
  • 2篇优良恢复系
  • 2篇杂种
  • 2篇杂种优势
  • 2篇数量性状
  • 2篇数量性状位点
  • 2篇水稻染色体
  • 2篇染色体
  • 2篇位点
  • 2篇耐低氮
  • 2篇恢复系
  • 2篇分子标记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农学利用...
  • 1篇导入系
  • 1篇稻株
  • 1篇低磷
  • 1篇低碳

机构

  • 6篇福建省农业科...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襄阳市农业科...

作者

  • 11篇孙永建
  • 4篇余四斌
  • 3篇郑建华
  • 3篇唐清
  • 2篇赵明富
  • 2篇徐华山
  • 1篇周广生
  • 1篇车容会
  • 1篇吕海霞
  • 1篇吴春珠
  • 1篇唐清
  • 1篇施碧红
  • 1篇王雨
  • 1篇周红菊
  • 1篇周济
  • 1篇陈灯银
  • 1篇黄招德
  • 1篇杨聚宝
  • 1篇方珊如
  • 1篇蔡巨广

传媒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水稻优良恢复系背景的重叠片段代换系及其效应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通过回交程序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一套以优良籼稻恢复系9311为背景、导入片段来源于粳稻日本晴的代换系群体。该套群体由125个代换系组成,每系含有单一或少量导入染色体片段,导入片段间相互重叠或衔接能覆盖粳稻全基因组。代换系的平均背景回复率为98.4%,导入片段平均长度为20.9 cM,纯合和杂合导入片段分别占水稻基因组的1.4%和0.2%。利用该群体,两年共检测到31个QTL影响水稻穗重、穗长、结实率和秃顶等性状;导入片段QTL对穗重和结实率均起减效作用。该套重叠片段代换系将为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功能鉴定以及籼粳杂交育种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遗传材料。
徐华山孙永建周红菊余四斌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利用代换系分析水稻株高QTL及其互作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利用一套以优良籼稻恢复系93-11为背景、导入片段源于粳稻日本晴的代换系群体(CSSLs)评价日本晴基因对株高的影响。3个环境共检测到6个影响株高的QTLs。其中4个QTL(qPH1,qPH3.1,qPH3.2和qPH9.1)能在3个环境中稳定表达,源于日本晴的qPH1、qPH3.2和qPH9.1显著增加株高,而qPH3.1降低株高。将携有目标QTL的代换系进行成对杂交,后代分离分析显示,位于qPH9.2与qPH1间具有累加效应;qPH9.1与qPH1或qPH9.2存在一定上位作用。研究结果为发掘和鉴定株高的基因以及剖析其相互作用、对水稻株高的定向改良奠定一定基础。
孙永建周济徐华山余四斌
关键词:水稻代换系株高QTL
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对氮反应的QTL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来源于93-11(受体)和日本晴(供体)构建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其在两种氮水平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包括株高、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根干重、地上部干物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结果表明,与正常条件相比,低氮胁迫条件下代换系的单株产量与生物学产量显著降低。两种氮水平下共定位到54个QTLs,其中仅有6个在两种氮水平下同时检测到,说明水稻对不同氮肥反应由不同的基因调控。定位到5个氮肥农学利用效率QTLs,其中,第6染色体的qNAE6解释表型变异较大(14%)。同时,我们还发现存在一些QTL区域同时影响多个性状,如第2染色体RM2634区域,第6染色体RM510-RM225区域,第10染色体RM228和第11染色体RM536区域,暗示其可能是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的基因的效应。该结果将为鉴定分析氮利用相关基因以及氮高效育种提供一定试验依据。
吕海霞周广生丁泽红孙永建余四斌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代换系氮肥农学利用率耐低氮数量性状位点
水稻谷粒粒长显性主效QTL的遗传分析与定位被引量:10
2008年
以小粒亲本博白B为轮回亲本与大粒亲本WFC杂交、连续回交,构建长粒近等基因系,发现了一个长粒对短粒显性的主效QTL。在BC2F1和BC3F2回交分离群体,粒长表现为长粒和短粒差异明显的两个组,分离比例分别符合1:1和3:1的遗传比率,表明了在BC3F2粒长主要由一个长粒显性主效QTL控制的。利用SSR标记技术,通过集团分离法和隐性个体分析法,对BC3F2进行QTL定位,结果发现控制粒长QTL(暂定名GL2(t))位于第2染色体,与RM530连锁,遗传距离为4.1cM,是个尚未报道的粒长显性主效QTL。
赵明富黄招德吴春珠车容会施碧红方珊如孙永建赵志民
关键词:水稻
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疫苗联合除草剂在防控小麦病害草害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疫苗包括核盘菌的菌剂,除草剂包括苯磺隆、双氟黄草胺、氯氟吡氧乙酸、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炔草酯、唑啉·炔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
姜道宏唐清孙永建汤清益孙华卫王志顺凌冬张道荣周芳菊刘先斌王鑫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闽科104S的选育被引量:1
2010年
选用低温敏水稻核不育系SE152S为改良主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将低世代分离群体置于高海拔长日低温(沙县湖源乡)生态环境分离筛选不育起点温度低的不育株,经海南加代繁殖穿梭育种,育成不育性稳定的闽科104S,本文就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进行探讨。
郑建华孙永建蔡巨广赵明富杨聚宝
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生态压力
水稻理想株型改良的初步探讨与农业低碳浅析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历史,水稻茎秆、叶片、穗部、根部、分蘖等相关性状的改良选育现状,分析和探讨了理想株型改良的相关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最后简要分析了该领域相关研究与农业低碳的内在联系。
孙永建唐清
关键词:水稻理想株型农业低碳IDEAL相关性状
上位性效应等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与展望被引量:2
2010年
杂种优势遗传学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上位性等遗传效应在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杂种优势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笔者依据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研究状况回顾入笔,阐述了这些观点的局限性;然后从上位性效应及杂种优势综合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并简述了关于杂种优势理论的几种新见解,最后以杂种优势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笔者对该领域前景的展望。笔者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杂种优势基础理论尤其是上位性及综合效应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郑建华孙永建唐清
关键词:显性上位性杂种优势
水稻QTL定位在杂种优势理论和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2010年
水稻多数重要农艺性状属于数量性状,因此,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对水稻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水稻QTL定位在杂种优势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探讨,同时就定位结果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论述,最后就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科学的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杂种优势基础理论研究方式以及杂交育种思路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郑建华孙永建唐清
关键词:QTL定位杂种优势杂交稻育种
以优良恢复系为背景的水稻导入系的遗传效应研究
亚洲栽培稻主要分为粳稻和籼稻两个亚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1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利用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水稻产量作为主要的育种目标,受到穗重、枝梗数、结实率、颖花数、千粒重、有效穗数等产量构成因...
孙永建
关键词:水稻导入系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