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育玮

作品数:39 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政治法律
  • 5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法治
  • 10篇法律
  • 8篇法制
  • 7篇法治文化
  • 6篇法哲学
  • 5篇统治阶级
  • 5篇法理
  • 5篇法理学
  • 5篇法文化
  • 4篇社会
  • 4篇主义
  • 4篇阶级
  • 4篇国法
  • 4篇法学
  • 3篇邓小平
  • 3篇哲学
  • 3篇治国
  • 3篇中国法
  • 3篇统治
  • 3篇权利

机构

  • 28篇上海师范大学
  • 11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作者

  • 39篇孙育玮
  • 3篇张善根
  • 2篇钱福臣
  • 2篇罗大钧
  • 1篇吴涵孜
  • 1篇穆中杰
  • 1篇唐永春
  • 1篇冯静

传媒

  • 7篇求是学刊
  • 7篇上海师范大学...
  • 7篇政治与法律
  • 4篇学习与探索
  • 3篇学术交流
  • 2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法学
  • 1篇上海市政法管...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都市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88
  • 1篇198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邓小平法理学思想论纲(一)
2000年
在《邓小平文选》有关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大量论述中,包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法理学思想,有些论述和论断已经成为了体现法理学思想原理的重要命题和观点,有些甚至已经成为被广为传播和认同的至理名言。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认真思考我国法理学跨世纪发展的形势下,对邓小平的法理学思想展开专门性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试就邓小平的法理学思想作以下纲要式的初步探讨。
孙育玮罗大钧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治
再论部门法哲学的“双边性”及其深入发展的路径选择被引量:5
2010年
部门法哲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鲜明的"双边性"属性和特征,无论是从实然性认识的角度,还是从价值权衡的角度,都有必要充分认识这种"双边性"。从部门法哲学"双边性"的属性和特点出发来思考其深入发展的路径选择,可得到三个基本结论:从学术共同体整体构成的角度考虑,必须要走双边学者携手对话的合作之路;从学术研究者个体担当的角度考虑,必须要走理性与经验结合的双向提升之路;从知识理论形态形成的角度虑考,必须要走"三环一体"的"专业槽"建设之路。
孙育玮
关键词:部门法哲学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借鉴与融合——以纽约和上海为例的相关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被引量:15
2009年
源自美国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有其特定的含义、特征与功能,ADR的世界性潮流以其倡导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和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同时,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和永恒文化资源的调解是当代ADR中最重要的形式,构成了ADR的核心;而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调解传统,则渗透着中华文化和谐理念的精华。以纽约和上海两个大都市的实践素材为例,将美国的"ADR文化"与中国的"调解文化"做相关的法文化法社会学思考获得的重要启示则是,应当充分重视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以共同致力于形成足以适应构建现代和谐社会需要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新型的法治文化。
孙育玮
关键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诉讼制度
习惯权利的基本问题探析——对马克思一个重要法律思想的解读和运用被引量:3
2010年
马克思对习惯权利的经典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转型期法治构建中的种种难题。从解读马克思的重要思想入手,一方面可以厘清习惯权利概念的界定、内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探求习惯权利与法定权利的基本关系。以此为基础,可以正确调适当前我国积弊已久的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
孙育玮张善根
关键词:习惯权利国家法
法制现代化与社会基础之重构——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的法理学思考被引量:16
2003年
由于市民社会对西方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学者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切关怀,市民社会研究被纳入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广阔视野。本文从法学的角度,从分析市民社会理论的演进入手,指明该理论的当代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从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影响和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困惑,反省我国作为现代法治社会基础的市民社会之缺失,进而指明当代中国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型的历史必然性;从国家与社会二元良性互动的总体需要出发,就如何培育和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提出几点实证性对策。
孙育玮张善根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社会基础乡土社会市民社会法理学思考社会转型
中国法哲学的现实思考被引量:2
2004年
 中国法理学、法哲学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和进步,但现实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应当有提升和发展中国法理学、法哲学的切实对策。
孙育玮
关键词:法哲学法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传统学科结构
“和谐社会法治文化”命题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24
2006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依法治国,在当代中国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战略目标和治国方略。出于对二者相关性的整体思考,从法学的角度有必要提出“和谐社会法治文化”的整合性命题概念,可以深化对上述两方面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把握,并有助于促进我国法学理论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了法治文化的价值目标、生成条件和实践舞台;而法治文化则应成为和谐社会的精神取向、制度保障和素质支撑。
孙育玮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治文化
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
孙育玮
关键词:法哲学
文献传递
对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再认识被引量:14
1995年
法律意识是法制实践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我国以往的法理学对于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学者们近年研究的新成果,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系统性的再认识。文章分别从法律意识的认识程度、法律意识的心理结构、法律意识的主体范围、法律意识的主体角色、法律意识的客体内容、法律意识的地位作用和法律意识的历史演进七个不同的角度,对法律意识的内容结构作出了具体分析。
孙育玮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律文化统治阶级历史类型社会角色
亚洲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理念追求被引量:2
2002年
探讨中国以及亚洲法治社会的建构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其主体主观层面的“理念追求”。对于“理念”和“理念追求”概念的哲理性解析,是本论题法哲学实体内容法理分析的必要前提。而本文所谓亚洲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理念追求”的实体内容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法治本体要件的原则理念”、“法治社会建构与发展的策略理念”和“文化与法文化发展的战略理念”。
孙育玮
关键词:法治社会法哲学法文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