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凡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小麦
  • 10篇冬小麦
  • 10篇基因
  • 7篇选育
  • 7篇光敏色素
  • 5篇育种
  • 4篇信号转导
  • 4篇玉米
  • 4篇栽培
  • 4篇小黑麦
  • 4篇光信号转导
  • 4篇黑麦
  • 3篇异源
  • 3篇拟南芥
  • 3篇品种选育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
  • 3篇种质
  • 3篇作物
  • 3篇高产

机构

  • 34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5篇北京市辐射中...
  • 3篇重庆邮电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定西市农业科...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运城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潢川县农业科...
  • 1篇天津市种子公...
  • 1篇天津科润津丰...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4篇孟凡华
  • 15篇杨建平
  • 9篇宋梅芳
  • 8篇崔淑兰
  • 8篇游光霞
  • 8篇郭林
  • 7篇李桂英
  • 7篇杨丽
  • 6篇肖阳
  • 6篇刘秉华
  • 4篇刘宏伟
  • 4篇刘俊秀
  • 4篇王智
  • 4篇苏亮
  • 4篇朱光
  • 4篇徐育成
  • 4篇王山荭
  • 4篇周阳
  • 3篇顿宝庆
  • 3篇王增远

传媒

  • 7篇作物学报
  • 4篇作物杂志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山西小麦通讯
  • 1篇中国农村科技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北京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2008年中...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快速鉴别糯高粱和粳高粱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作物籽粒的糯性鉴定,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别糯高粱和粳高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细胞培养板放在坚固的水平台面上,向每个孔中加入常温纯净水或自来水;将待测高粱种子放入加水的孔中,用微型杵将高粱种子捣碎,直到...
李桂英韩粉霞王智顿宝庆朱莉孟凡华游光霞
文献传递
节水抗旱冬小麦——CA9329
1999年
节水、抗旱冬小麦新品种CA932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88年用抗旱、耐瘠的品种中捷71—321为母本,以耐旱、大穗、抗病的北京8694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七年旱地精心选育而成。 一、主要特征特性:冬性,中熟。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5克以上。
徐育成孟凡华
关键词:冬小麦节水抗旱
拟南芥RBCS-1A基因受光调节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遗传转化应用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RBCS编码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小亚基,是控制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基因之一。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拟南芥RBCS-1A受光调节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tRBCS-1A表达受到光的诱导,同时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发现,该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多个参与光应答的顺式作用元件;采用PCR技术从拟南芥基因组中分离到长度为1691bp的AtRBCS-1A启动子片段,将该片段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GUS染色,结果显示,AtRBCS-1A启动子是光诱导型和组织特异型启动子。以上结果初步证明,AtRBCS-1A启动子应用于植物遗传转化切实可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习雨琳周朋宋梅芳李志勇孟凡华杨建平
关键词:拟南芥顺式作用元件
矮秆早熟高产冬小麦新品种CA8686
1994年
孟凡华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早熟栽培
北京地区小麦品种更换与产量组分的演变被引量:6
2000年
本文对北京市小麦品种的更换、产量的变迁及产量性状的演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在过去 5 0年中 ,北京市己实现了六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换 ,单产由建国初期的 6 45 kg/ hm2 提高到 90年代的 5 736 kg/ hm2。平均每次品种更换单产提高10 18.5 kg/ hm2 ,增产 5 5 .6 % ,其中新品种在产量提高中的作用占 30 %左右。在产量三因素中 ,穗数和穗粒数在 5 0年中变化不大 ,千粒重的增幅较大 ,对产量的贡献最大 ,并且仍有潜力可挖。北京地区超高产品种的培育应在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 。
孟凡华福德平
关键词:冬小麦产量性状
一种水稻Os-ER-ANT1基因启动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Os-ER-ANT1基因启动子及其应用,该启动子为1)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DNA片段或2)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替换、缺失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由1)衍生的具...
杨建平张向前宋梅芳孟凡华侯佩郑旭苏亮
文献传递
冬小麦品种轮选987的特征特性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8年
朱光刘秉华杨丽刘宏伟周阳孟凡华王山荭杨建平崔淑兰洪立中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轮选987配套栽培技术良种良法
玉米光敏色素A1与A2在各种光处理下的转录表达特性被引量:8
2016年
光敏色素是一类红光/远红光受体,它们在植物体内有非活性形式的红光吸收型(Pr)和活性形式远红光吸收型(Pfr)2种状态,通常其活性形式负责调控植物的种子萌发、株高、开花时间和避荫性等生长发育过程。在禾本科中,光敏色素只有PHYA、PHYB和PHYC三个基因亚家族,古四倍体化造成的玉米光敏色素基因有6个成员,即PHYA1、PHYA2、PHYB1、PHYB2、PHYC1和PHYC2。光敏色素A参与抑制下胚轴的伸长、促进张开子叶和花青素的积累、阻断持续远红光条件下的变绿。为了评价Zm PHYA1和Zm PHYA2对光的响应能力及其功能差异,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玉米自交系B73和Mo17中Zm PHYA1和Zm PHYA2对不同光照处理响应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玉米光敏色素A主要在叶片和花丝中表达,并且Zm PHYA1转录丰度是Zm PHYA2的2~8倍;玉米自交系B73和Mo17中胚轴在黑暗、远红光和蓝光条件下较红光和白光下更长。Zm PHYA1和Zm PHYA2的转录水平在持续远红光和蓝光条件下均较高;并且均较迅速响应黑暗到远红光和蓝光光质转换,但是前者的丰度显著高于后者,Zm PHYA1在远红光下更重要,而Zm PHYA2在蓝光下更重要。Zm PHYA1和Zm PHYA2同样响应于黑暗到红光和白光的转换,并且Zm PHYA1和Zm PHYA2表达模式基本一致。Zm PHYA1和Zm PHYA2的表达均能响应长日照和短日照处理,但是Zm PHYA1转录丰度高于Zm PHYA2的2~5倍。以上结果表明,Zm PHYA1和Zm PHYA2的转录能有效地响应各种光处理,可能Zm PHYA1在作物改良上比Zm PHYA2更有效。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Zm PHYA1和Zm PHYA2基因功能以及评价二者的光反应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宗举闫蕾宋梅芳苏亮孟凡华李红丹白建荣郭林杨建平
关键词:玉米光敏色素光信号转导
一种基于显性核不育基因Ms2的饲用小黑麦高效育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显性核不育基因Ms2的饲用小黑麦高效育种方法,属于小黑麦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显性雄性核不育六倍体小黑麦为供体亲本,以优异小黑麦育成品种或苗头品系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构建小黑麦轮回选择育种基础群体;然...
游光霞孟凡华郭林李桂英潘照明王智陈秀珍王增远
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
刘秉华翟虎渠杨丽孙苏阳周阳王山荭蒲宗君吴政卿孙其信甘斌杰杨兆生刘宏伟孟凡华赵昌平位运粮
该项目以中国特有的遗传资源太谷核不育小麦和矮变一号小麦为材料,经过连续大群体测交筛选和细胞学研究,从8785株测交后代群体中得到一株既矮秆又雄性不育的小麦,这就是国际首创的矮败小麦。矮败小麦便于鉴别育性,利于提高异交结实...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育种方法品种选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