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亮
- 作品数:45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西省体育局体育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体育课程属性的另类思考——由贾齐、谢飞厚课程观的分歧谈起
- 2012年
- 对贾齐与谢飞厚两位学者在体育课程属性方面的分歧:课程属性是文化传承还是培养人、身体运动是否是文化传承进行了阐述,得出体育课程基本属性是传授运动技术、传承运动与健身文化,属性是传承文化;身体运动不具备文化传承的要素与特点,不是文化传承。
- 任秀红孟明亮杨多多
- 关键词:课程属性传承文化身体运动
- 依托学校优势——构建中西部农村健身服务体系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分析中西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以学校为依托的中西部农村健身服务体系的可行性,指出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村学校体育的独特价值、农村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体育经费的有效使用为构建中西部农村健身服务理论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
- 倪京帅孟明亮
- 健康跑对增进体质弱势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以忻州师范学院大一、大二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0周的健康跑实验研究。实验前后应用SCL90心理问卷进行心理分析。结果表明:健康跑使个体躯体化的适应性增强;强迫症状减弱;人际关系逐渐融洽;抑郁的情绪情感有所改变;焦虑的心情有所放松;敌对的思想、情感、行为逐渐减弱;对场所、社交以及人群的恐惧减少。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健康跑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偏执、精神病性等其他症状有作用但不明显。
- 苏国英孟明亮支强
- 关键词:健康跑体质弱势群体大学生
- 文化视角下的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从文化学意义上审视新农村健身服务体系,认为其包含了文化的3个层次结构,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在共同的需求目标下相互结合,指出了农村健身服务体系面临的3个文化层次的缺失,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方面论述,依托学校优势构建农村健身服务体系,开展农村体育的可行性。
- 孟明亮倪京帅
- 关键词:文化新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体育文化
- 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维持良好的红细胞的流变性,对于氧的运输、二氧化碳的排出、微循环的有效灌注、血液粘度以及整个血液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是致关重要的。反之,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和聚集性的异常升高,将会导致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供血供氧不足、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障碍,进而影响人体能量的供给,降低运动能力。
- 李俊青孟明亮张翔郭强
- 关键词:红细胞流变性血液粘度微循环毛细血管
- 山西省13所高等院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山西省13所高等院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于2004-03/-06以山西省13所高等院校教师117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与高等院校教师体育锻炼有关的资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13所高等院校教师发放有关体育锻炼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项目,场所,形式及影响山西省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参照中国体育人口的界定标准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30min/次以上,且具有与自身体质和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相适应的中等或中等以上负荷强度者。对所调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所有数据以百分率(%)表示。结果:发放问卷1170份,回收合格有效问卷1004份,回收率为85.81%。其中男522人,女482人。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员数量分析:男教师为29.1%,女教师为26.8%,平均27.9%,低于2000年全国体育人口平均数33.9%。②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82.7%),预防疾病和进行体育医疗(43.4%),消遣娱乐和精神情绪的修养、改善(34.0%)。③参与体育锻炼所选择的项目排序:男教师为散步(33.2%)、小球(18.4%)、跑步(13.3%)、棋牌类(10.6%)、游泳(5.0%)、武术(3.9%)、三大球(3.3%)、自行车(3.2%)、体育舞蹈及健美操(3.1%),这些项目占所选择项目的94.0%,其他(6.0%)。女性主要选择的内容项目排序为散步(36.3%)、武术(22.3%)、小球(20.1%)、体育舞蹈及健美操(8.3%)、跑步(4.2%)、自行车(3.0%),游泳(1.8%)、三大球(1.3%)、棋牌类(1.2%)这些项目占所选择项目的97.2%,其他项目1.8%。④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在体育场馆锻炼的人数仅为30.6%,在公路街道锻炼的人数高达45.1%。⑤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个人锻炼,与朋友同事,与家人,参加社区活动,在辅导站和俱乐部及其他。⑥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 孟明亮张翔李俊青张国强
- 关键词:体育锻炼动机
- 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采用SIMI Motion3D运动图像解析系统对参加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通过运动学的相关指标参数,分析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结果表明: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准备加速阶段身体姿势规范,用力顺序合理,但制动效果不理想;在最后用力阶段,投掷臂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但铅球运行的距离较短,肌肉爆发用力不足。
- 辛锋孟明亮
- 关键词:全运会女子铅球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
- 挠羊赛与“二鬼”摔跤文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挠羊赛和"二鬼"摔跤文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项目在起源文化、表演内容形式、民族文化特征等方面都体现着较大的差异。研究这种差异,对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体育有重要意义。
- 杜彩凤孟明亮
- 关键词:挠羊赛文化特征
- 山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田径运动中损伤的一般规律,并寻找预防和减少损伤的措施。方法:于2002-03/09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吕梁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雁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晋中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运城学院体育系、华北工学院体育系、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9所学籍1~4年级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389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与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损伤时间、时段、季节、项目、部位、性质、原因、损伤后影响程度及采取的措施,对损伤的认知程度。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卷当场收回。结果: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率99%,合格问卷389份,有效率98.2%。①在调查的389人中,有多人不同程度的多次损伤。主要发生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和二年级第一学期。男子损伤率高于女子(81.9%,58.6%,P<0.05)。损伤时段在学习动作技术时占40.4%(157人次),在训练中占24.7%(96人次)。损伤主要在春季(110人次,占28.3%)和冬季(123人次,占31.6%)最为普遍。②田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跳跃项目中,男子损伤率分别为跳远19.5%、跳高19.2%、三级跳远16.2%,女子为跳高26.8%、三级跳远15.4%、跳远12.2%。跨栏项目略低于跳跃项目,其次是投掷项目。跑步项目损伤率最低。③损伤部位主要是距小腿关节,男子损伤率40%、女子40.6%。其次是膝关节,男子19.5%、女子23.4%。④损伤性质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劳损、挫伤、骨膜炎者居多,男子分别为(33.1%,23.4%,14.7%,11.8%,8.4%)、女子分别为(29.7%,27.3%,21.9%,6.3%,7.8%)。⑤损伤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足(男子占22.1%,女子占18.8%);场地器材不良(男子占19.5%、女子占15.6%);技术动作不合理错误(男子占17.4%、女子占23%);疲劳(男子占12.1%女子占14.1%)。⑥损伤影响运动程度,男子严重损伤明显高�
- 张国强孟明亮苏国英刘宇峰周宁
- 关键词:体育运动田径运动
- “大运体育走廊”的运营现状
- 2010年
- 对山西省"大运体育走廊"的运营现状进行调查,详细分析了"大运体育走廊"的经营和管理.指出:农民对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较好,但场地器材使用者的锻炼情况不是很理想,管理者的管理不及时,场地器材的建设和维修不合理.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增强体育文化、强化组织管理;从人、自然与社会这一三维结构的独特视角分析大运体育走廊的运营与发展问题.
- 张国强孟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