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元君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副溶血性
  • 6篇副溶血性弧菌
  • 4篇TDH
  • 3篇TRH
  • 2篇电泳
  • 2篇毒力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型
  • 2篇杂菌
  • 2篇溶血素
  • 2篇溶血素基因
  • 2篇双重PCR
  • 2篇流行株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耐药
  • 2篇大流行
  • 1篇毒力基因
  • 1篇多位点序列分...
  • 1篇血清分型

机构

  • 11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健康医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11篇宋元君
  • 10篇陈敏
  • 10篇陈洪友
  • 8篇屠丽红
  • 7篇张曦
  • 2篇盛跃颖
  • 2篇庄源
  • 1篇许学斌
  • 1篇王文静
  • 1篇袁政安
  • 1篇吴寰宇
  • 1篇刘弘
  • 1篇吴凡
  • 1篇吴琼
  • 1篇陈敏
  • 1篇陆冬磊
  • 1篇陈洪友
  • 1篇张雯霞

传媒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分析的分区条带计数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软件依赖性低、结果易于交流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分析新方法。[方法]按PulseNet标准操作规程,对44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PFGE分型试验,分别利用分区条带计数法和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分析,并以型别数、成簇数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DI)对2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分区条带计数法可将44株菌分为32个型(DI=97.6%),能发现5簇。BioNumerics聚类分析可分为29个BN型(DI=95.5%),能发现4簇。在发现菌株成簇的能力上,2种分析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条带计数法能大大减少肉眼观察的图谱数量,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对软件依赖性小、结果显示简单直接的特点,能直观反映菌株条带的分布特征,因此应能满足分型信息共享与交流的要求。
陈洪友屠丽红陈敏宋元君张曦
关键词: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脉冲场凝胶电泳
人β-防御素在空肠弯曲菌感染中的表达与调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2012至2013年上海地区腹泻症候群调查研究及病原谱监测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现状,探讨在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中人β-防御素(hBD)的抗菌作用及其免疫调节功能。方法收集2012至2013年上海地区腹泻症候群调查研究及病原谱监测中分离到的空肠弯曲菌,分析其感染现状;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空肠弯曲菌对庆大霉素(GEN)、四环素(TET)、阿奇霉素(AZI)、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环丙沙星(CIP)、萘啶酸(NAL)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脉冲场凝胶电泳(SDS-PFGE)分析其分子流行趋势;空肠弯曲菌标准菌株感染人类肠上皮细胞系Caco-2,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肠上皮细胞hBD-1、hBD-2、hBD-3、TLR2和TLR4基因转录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BD-1、hBD-2、hBD-3、TLR2、TL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2012至2013年上海地区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1.6%。37株空肠弯曲菌对TET和NAL的耐药性极高,分别达95.7%和97.8%。PFGE分为9个型别。hBD-1、hBD-2、hBD-3在Caco-2细胞感染空肠弯曲菌6 h时转录水平最高,而其蛋白表达量则在24 h时最高。TLR2在感染24 h的基因转录水平较0、6、10 h有显著升高,但TLR4则在感染6 h时基因转录水平最高,TLR2、TLR4蛋白表达与基因转录水平相一致。结论 hBD在空肠弯曲菌感染中起着一定的防御作用。
吴琼陈洪友屠丽红宋元君张雯霞陈敏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免疫防御
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菌型分布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了解贝类水产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菌型构成及其特点。方法按照GB/T 4789.7标准处理贝类标本,每份VP阳性标本挑取10个克隆,并对其进行血清分型,以PCR法检测tdh、trh、GS-PCR和f237噬菌体的携带情况,并据此对阳性标本中的VP进行菌型区分,分析各菌型在相应标本中的构成。结果 75份贝类水产中18份(24.0%)检出VP,5.6%携带trh阳性VP(O4∶KUT),未检出tdh阳性菌株。18份VP阳性标本共获得180株VP克隆,共可分为42种菌型。检出3株O3∶K6和1株O1∶K33 GS-PCR阳性菌株,均为非流行株。不同标本中菌型数不完全相同,最多可检出9种,平均每份VP阳性标本含6.1种菌型。检出47个(26.1%)克隆株携带f237的orf8完全缺失变种。结论 f237 orf8完全缺失变种噬菌体在贝类中具有广泛的分布。贝类中VP种群构成复杂,常携带多个菌型。临床常见菌型在贝类中不具优势,食品中VP的检测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基因分型的作用。
陈洪友屠丽红陈敏宋元君王文静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TDHTRH食源性疾病
基于副溶血性弧菌的TDH的双重PCR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副溶血性弧菌的TDH的双重PCR检测试剂盒;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的直接溶血素基因检测用引物对,以及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 NO...
陈敏陈洪友张曦宋元君屠丽红庄源
文献传递
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为了解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人源株和食源株的优势血清型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从上海市15个区(县)腹泻患者和食品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tdh和trh基因。结果显示,854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8.1%为血清可分型,89.8%为产毒株。O3∶K6、O4∶K8、O1∶K25、O4∶K68、O4∶K9、O1∶K36、O3∶K29为上海地区可分型人源株的优势血清型(93.8%),其中O3∶K6最多,达56.2%。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分离株的月份分布显示出聚集趋势,7~8月为高峰期。O4∶K9和O1∶K36血清型菌株的月份分布与其他优势血清型菌株不同,未表现出明显聚集趋势。食源株无明显优势血清型,且与人源株分布不同。人源株产毒株构成(95.6%)高于食源株(5.5%)。人源株优势血清型产毒株构成(99.9%)高于非优势血清型(71.1%)。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 tdh携带率(97.5%)高于不可分型人源株(67.6%),血清可分型人源株的 trh携带率(0.8%)低于不可分型人源株(42.6%)。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分布与历史数据相比变化较大,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携带呈一定程度关联,且人源株与食源株在血清型和毒力基因携带上具有分离现象。因此,在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检测中应充分考虑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的重要性。
陈洪友盛跃颖屠丽红宋元君张曦陈敏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TDHTRH
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大流行菌株血清型及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大流行副溶血性弧菌(VP)大流行菌株血清型分布及分子特征。方法对2010—2012年分离自腹泻患者和食品中的VP菌株进行血清分型,以GS-PCR辨别大流行株,以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tdh、trh和大流行株分子标识f237噬菌体orf8基因,以PFGE分型来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关系。结果 1 136株VP可分为52个血清型(群),其中64.5%的菌株GS-PCR阳性,判定为大流行菌株,其血清型有11种,主要集中于O3∶K6(76.8%)、O4∶K68(9.4%)、O1∶K25(6.8%)、O1∶K36(4.5%)4种血清型。相对于非流行菌株,O10∶K60、O3∶K3、O1∶K33三种血清型的菌株其PFGE图谱与已报道的大流行株更为接近,为新检测到的大流行血清型变种。大流行产毒株中仅能检测到tdh基因,未检测到trh基因,94.3%的大流行菌株携带噬菌体f237的orf8基因,但有5.7%的大流行株orf8基因缺失。相同血清型的大流行菌株其PFGE图谱存在差异,且orf8基因的携带与否不能以PFGE进行区分。结论上海地区VP大流行菌株血清型相对集中,且不断有新的血清型变种出现。从PFGE图谱的差异和orf8基因的携带与否上来看,大流行菌株仍在演变。
陈洪友盛跃颖宋元君屠丽红张曦陈敏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血清型TDHTRH
上海地区首次发现和阿奇霉素耐药高度相关的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O∶6血清群的流行克隆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基于监测网络对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成年人腹泻病例开展分子特征研究,探索流行病学对实验室技术和数据需求的实践模式.方法 以ETEC腹泻流行季节的成年人病例为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设计和抽样,鉴定肠毒素型、血清群、耐药表型、定殖因子及分子型,通过多维度与多变量数据展示获得ETEC多个动态表型特征.结果 2016-2018年监测网络符合条件的ETEC病例84株.优势血清/毒素型依次为O:6(STh)、O:25(LT)、O:159(STh)、O:153 (STh),O:6(STh+CS21)取代O∶ 25和O∶ 159成为2018年的流行克隆,2017年的6例O:153(STh+CFA/I+CS8+PT34)为输入型暴发案例;成年人ETEC耐药率超过30%有磺胺异恶唑、萘啶酸、氨苄青霉素和阿奇霉素,多重耐药菌(MDR)达58.3%,血清/毒素型别提示弱毒株易形成MDR;分子分型证实O∶6血清群优势克隆(PT20~24)的遗传相似度超过O:25和O∶ 159,且与阿奇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耐药基因mphA间存在高度相关性(87.5%,28/32),O∶6(STh+CS21 +mphA)耐药克隆始于2016年.结论 上海地区ETEC成年人腹泻病例新的流行克隆为O:6(STh+CS21+mphA),首次观察到阿奇霉素耐药基因mphA和ETEC某个血清群存在关联.基于流行病学构建的多维度和多变量分析技术,有助揭示ETEC潜在传播规律,达到精准监测和预警暴发目的.
宋元君罗嘉远陈敏刘弘吴寰宇陈涌陈洪友宫宵欢齐辰林声陆冬磊袁政安许学斌吴凡
关键词: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表型特征阿奇霉素
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筛查副溶血性弧菌流行株方法应用与评价
2019年
目的基于种属特异性tlh基因和典型毒力基因(tdh1_368特异性位点)建立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duplex PCR,D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体系并评价。方法对建立的DPCR检测体系,用单盲法评估特异性和灵敏度,用人工模拟样品、腹泻标本和水产品进行现场方法学评估。结果该法具有高特异性(100%)和灵敏度(≥1.5 ng/μl),用所建立的方法和培养法平行检测腹泻标本、市售水产品中的V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VP流行株的正确判断率为93.5%(29/31);对腹泻标本24 h内、模拟样品增菌后4~8 h内检测并报告VP大流行株。结论DPCR结合常规样品增菌能加快样品中VP的检测和报告,为及时处理疫情提供技术支持。
宋元君陈洪友陈洪友罗嘉远张曦张曦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及分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最早是由Fujino等人于1953年从日本1例食物中毒者身上初次分离得到的一种革兰阴性嗜盐菌。该菌常呈多态性,有鞭毛,无荚膜和芽孢。pH7.5—8.5及37℃条件下生长最为良好并且对酸敏感。从世界各国食物中毒的流行情况来看,日本是本菌中毒发病最多的国家,由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日本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0%-60%,居首位。1998年以来的资料显示,由副溶血性弧菌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已超过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跃居首位。
宋元君陈敏陈洪友
关键词:分型技术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事件革兰阴性中毒者
双重PCR检测试剂盒在鉴别副溶血性弧菌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PCR检测试剂盒在非诊断非治疗性的鉴别并区分副溶血性弧菌流行菌群与非流行菌群的用途,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所示的直接溶血素基因检测用引物对,以及序列如S...
陈洪友张曦陈敏宋元君屠丽红庄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