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宋娟

宋娟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缺血
  • 15篇再灌注
  • 15篇灌注
  • 12篇缺血再灌注
  • 12篇灌注损伤
  • 10篇再灌注损伤
  • 9篇缺血再灌注损...
  • 9篇藜芦
  • 9篇白藜芦醇
  • 7篇蛋白
  • 7篇缺血后
  • 7篇缺血后处理
  • 7篇细胞
  • 6篇心肌
  • 6篇肝脏
  • 5篇信号
  • 5篇生理学
  • 5篇教学
  • 5篇病理生理
  • 4篇心肌间质

机构

  • 28篇长治医学院
  • 13篇中南大学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免疫学教研室
  • 2篇药理学教研室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38篇宋娟
  • 23篇卢彦珍
  • 16篇李宝红
  • 10篇冀菁荃
  • 9篇王佳
  • 8篇张丽丽
  • 7篇田小霞
  • 7篇贾建桃
  • 6篇郭雅玲
  • 6篇王东
  • 5篇张翠英
  • 4篇张慧英
  • 4篇宋晓亮
  • 3篇蒋碧梅
  • 3篇张彬
  • 3篇张瑜
  • 3篇崔乐乐
  • 3篇郭红梅
  • 2篇张任飞
  • 2篇丁劲松

传媒

  • 12篇长治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第七届海峡两...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雌二醇凝胶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17-β雌二醇凝胶在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人工替代周期行FET的患者138例,其中口服戊酸雌二醇组(A组)68例,经皮17-β雌二醇组(B组)70例。观察两组黄体酮给药当日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水平,黄体酮给药前雌二醇用药总量及用药持续时间,FET妊娠结局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黄体酮日两组子宫内膜厚度[A组(10.42±1.16)mm,B组(10.79±1.2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黄体酮日血清雌二醇水平(741.34±585.36)pmol/L明显低于B组的(1 750.22±1 390.56)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用药总量A组(70.13±19.21)mg明显低于B组的(99.65±6.04)mg,而用药持续天数(12.60±3.02)d则明显高于B组的(11.13±0.5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相比,B组(40.6%和69.1%)均显著高于A组(29.0%和46.8%)(P<0.05);两组的周期取消率及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17-β雌二醇凝胶可以有效应用于FET中的人工替代周期。
宋娟龚斐罗克莉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17-Β雌二醇
HSP70不同结构域对H2O2所致C2C12肌原细胞Smac释放及凋亡的影响
宋娟
关键词:过氧化氢SMAC凋亡
一氧化氮在白藜芦醇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15年
目的:观察NO在白藜芦醇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白藜芦醇后处理组(Res组)。测定各组大鼠再灌注后2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透明质酸酶(HA)及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再灌注后2h肝组织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及诱导型NOS(iNOS)的水平,光镜观察各组肝细胞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C组相比,I/R组血清ALT、AST、AKP和HA活性明显增高而NO水平降低,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肿胀,肝窦变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片状坏死。Res组再灌注后血清ALT、AST、AKP和HA值明显下降,肝脏病理损伤改善,同时NO和T-NOS水平升高而iNOS水平降低。结论:Res可以通过提高I/R大鼠体内NO和eNOS,降低iNOS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郭雅玲郭红梅张瑜崔乐乐任广宗宋娟卢彦珍
关键词: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损伤NO肝脏
结合临床促进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1
2013年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分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田小霞卢彦珍冀菁荃李宝红张慧英宋娟张丽丽贾建桃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病例讨论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间质保护效应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TC)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变化的影响,探讨IPTC保护I/R心脏间质的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C组)、I/R组和IPTC组。记录各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心肌胶原含量,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浓度。以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中MMP-2和TIMP-2蛋白表达水平,以实时定量PCR(RT-PCR)法检测MMP-2和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C组相比,I/R组心肌胶原含量和左室舒缩功能明显降低,血浆CK、LDH活力和心肌MM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TIMP-2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而IPTC组,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左室舒缩功能明显升高,血浆CK、LDH活力和心肌MMP-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降低,TIMP-2蛋白及mRNA水平升高。结论:IPTC对再灌注损伤心肌间质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中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有关。
卢彦珍王佳张翠英宋娟李宝红宋晓亮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心肌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齐留通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齐留通在中国健康人体内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齐留通片0.6g或多次口服齐留通片0.6g·次^(-1),每曰4次,连续5d,在设计的时间点取静脉血。采用HPLC-UV法测定血药浓度,研究齐留通的药动学。结果单次口服齐留通片0.6g,平均血药浓度-时间变化规律符合单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为(6.6±s 2.0)mg·L^(-1);t_(max)为(1.9±0.3)h;t_(1/2)为(3.5±1.8)h;AUC_(0-6)为(19±6)mg·h·L^(-1),AUC_(0~12)为(25±8)mg·h·L^(-1);AUC_(0-∞)为(27±10)mg·h·L^(-1);CL/F为(26±8),L·h^(-1)。除t_(1/2)和t_(max)外,其余主要药动学参数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5)。连续口服齐留通0.6g达到稳态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ss)为(7.4±1.6)mg·L^(-1);c_(min)^(ss)为(2.2±1.0)mg·L^(-1);c_(av)^(ss)为(3.5±1.0)mg·L^(-1);t_(max)^(ss)为(1.2±0.3)h;AUC_(0-6)^(ss)为(21±6)mg·h·L^(-1);AUC_(0-12)^(ss)为(26±8)mg·h·L^(-1);AUC_(0-x)^(ss)为(28±10)mg·h·L^(-1);t_(1/2)为(3.1±1.1)h;DF为(1.5±0.4)。连续给药5d,c_(max)、AUC、t_(1/2)等无明显增加(P>0.05),性别间除t_(max)^(ss)、t_(1/2)和DF外,主要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齐留通片在人体内吸收迅速,分布广泛。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在性别间有明显差异,多次给药后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
廖海强周彦彬田娟宋娟丁劲松
关键词:齐留通药动学
川芎嗪和人参皂苷Rg1对Caco-2细胞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一、目的 研究川芎嗪、人参皂苷Rgl单用以及它们合用时对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二、方法 1.细胞培养以及形态学验证培养Caco-2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ECV以及建Caco-2单层细胞...
宋娟
关键词:川芎嗪人参皂苷RGLP-糖蛋白功能蛋白表达
文献传递
Accutase消化传代对人胚胎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人类胚胎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传代后是否发生了大量细胞凋亡。方法:提取人13~18周自然流产胚胎脑组织纹状体的NSCs,体外形成神经球并培养至3~5代。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后传代,运用活性caspase-3染色、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染色等方法对多聚甲醛固定的NSCs进行凋亡检测,同时采用Annexin V和Hoechst33342/PI等联合染色方法对活细胞进行凋亡鉴定,以确定NSCs在体外传代后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传代后检测的3个时间点(1,24,72 h)中TUNEL染色和活性caspase-3染色均高度重合。传代后1 h,TUNEL和活性caspase-3染色所检测到的凋亡率为20%~25%,传代后24 h增高为75%~80%(P<0.01),而传代后72 h,由于存活下来的细胞开始增殖,所以整体凋亡率降为60%~70%,明显低于24 h(P<0.01)。结论:由人类纹状体来源NSCs形成的神经球,经accutase消化传代后24 h内即发生大量细胞凋亡。对于体外培养的NSCs,抑制其凋亡可能是促使其自我更新和增殖,最终起到提高细胞扩增能力的有效手段。
李婷王小莉宋娟李晨张翠英赵杰王金胜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球TUNEL
PAK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PAK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1例结肠癌及9例正常的结肠组织芯片中PAK6表达情况。采用siRNA技术干扰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PAK6表达,观察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PAK6在结肠癌中高表达率为80.5%(33/41),高于正常组织22.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干扰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PAK6表达明显抑制了结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PAK6在结肠癌中呈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王佳韩纯杰宋娟卢彦珍
关键词:组织芯片结肠癌肿瘤侵袭
巨噬细胞极化在白藜芦醇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白藜芦醇(Res)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Res后处理组(Res组),每组8只。建立急性HIRI模型,于再灌注6 h后收集动物血液和肝脏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肝脏组织TNF-α及IL-10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肝脏M1、M2型巨噬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Res后处理可以降低肝脏功能学指标ALT、AST、AKP的血清浓度;与I/R组比较,Res组IL-10和TGF-β含量升高,而IL-6和TNF-α含量降低,同时IL-10 mRNA表达量升高而TNF-α表达量下降;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Res后处理可以降低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使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结论 Res对HIRI的保护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发挥作用的。
宋娟李宝红郭雅玲任广宗卢彦珍
关键词: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