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波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玉米
  • 2篇选育
  • 2篇玉米杂交
  • 2篇玉米杂交种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1篇点播
  • 1篇点播器
  • 1篇多抗
  • 1篇引种
  • 1篇玉米自交系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目标
  • 1篇农业
  • 1篇配合力
  • 1篇品种选育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机构

  • 5篇辽宁东亚种业...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铁岭市农业科...
  • 1篇铁岭旭日农业...

作者

  • 5篇宋波
  • 3篇刘洋
  • 3篇徐福春
  • 2篇宋儒
  • 2篇刘欢
  • 2篇郭志有
  • 2篇杨永华
  • 2篇王景成
  • 1篇贺岩
  • 1篇朱宏宇
  • 1篇王岗
  • 1篇董成玉
  • 1篇王绍鑫
  • 1篇郭志友
  • 1篇吴纪昌
  • 1篇张雪冬
  • 1篇崔震海
  • 1篇阮燕晔
  • 1篇张立军
  • 1篇李海峰

传媒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抗晚熟玉米杂交种东单80号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东单80号(原代号东3008)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东亚富友农业科学院,根据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原则,以及国家对玉米高产、多抗、优质育种目标的要求,结合国家西南、东华北的农业生态条件,
宋波吴纪昌王岗郭志友刘洋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多抗晚熟高效农业育种目标
玉米自交系苞叶表型可塑性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为确定玉米5大杂优群苞叶表型可塑性在异地引种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收集了我国玉米5大杂优群50份自交系,201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2015年在北京市和2017年在辽宁省铁岭市3种环境下测定各杂优群的自交系在不同环境的苞叶性状,计算苞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杂优群间苞叶长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ength,PHL)、宽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width,PHW)和层数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ayer number,PHN)的差异和杂优群内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环境和生长时期各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苞叶性状受环境影响显著;在全部测定群体、旅大红骨和唐四平头群中PHL与PHW呈显著正相关,在瑞德群中PHL与PHN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血缘玉米种质的苞叶表型可塑性存在明显差异,PHL与PHW表现出协同调控的特点;旅大红骨群的苞叶长度和PB群的苞叶长度、宽度对环境不敏感,这2个性状异地引种时会保持稳定;兰卡斯特群PHL较大,且符合苞叶性状南长北短的要求,这类育种材料适合南北方异地引种;气象因子中平均温度和湿度在玉米生长前期差异较大,日照时间在玉米生长的前、中和后期都有一个差异较大的时段。因此,高温区适时早播,低温区适时晚播,有利于减少环境间的苞叶差异。
夏浩然徐涛贺伟李建张敖阮燕晔张立军贺岩崔震海宋波
关键词:玉米苞叶表型可塑性种质引种气象因子
玉米杂交种东单60的选育及利用被引量:3
2005年
新品种东单60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A801为母本,外引系丹59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增产潜力大,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活秆成熟,是目前生产上粮饲兼用的理想品种。该品种采用低纬度种质资源导入、同缘互补技术育成。
宋儒徐福春杨永华王景成郑国利郭志有刘洋刘欢宋波李军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
一种玉米小区试验种子点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小区试验种子点播器包括中空的下种杆和顶杆组件,所述下种杆的顶端设有进种口,下种杆的底部为倾斜面的活动半嘴;所述顶杆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前端连接有定距杆,支撑杆的尾部设有与活动半嘴相匹配的固定半...
朱艳彬徐长成徐福春郭延玲朱宏宇宋波薛明彭闯蔡中雨温浩董成玉董小妹朱梓嘉齐望刘露于倩倩李海峰贾春天王绍鑫付焱鑫宝春雨孙九超胡椿洋
文献传递
高配合力多抗自交系A801的选育及利用被引量:1
2007年
玉米自交系A801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以丹9042/(丹9046/墨黄9)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该自交系采用低纬度种质资源导入、同缘互补技术育成。该自交系配合力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活秆成熟,是目前国内最新的核心骨干自交系之一。
宋儒徐福春杨永华王景成郭志有张雪冬宋波刘洋刘欢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