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护理
  • 6篇手术
  • 5篇术后
  • 4篇动脉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循环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心病
  • 3篇旁路移植
  • 3篇围术期
  • 3篇患者术后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动脉旁路
  • 3篇非体外
  • 3篇非体外循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术期护理

机构

  • 16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宋波
  • 12篇杨森
  • 4篇邱璇
  • 4篇张雷
  • 3篇王雪
  • 1篇李俊峰
  • 1篇戴晋
  • 1篇王健
  • 1篇薛秋玲
  • 1篇王秋波
  • 1篇赵敏
  • 1篇代晋
  • 1篇徐阳阳

传媒

  • 8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回收机在手术室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急性大出血是导致患者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输异体血又有诸多弊端,手术过程中使用自体血回收等血液保护技术应用,显著降低了输血和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方法病例选取了2003年至2010年,240例手术中急性大出血患者。使用美敦力血液回收罐及管道配套装置、贮血器,生理盐水,肝素盐水。使肝素盐水在吸收回路前端与血液充分混合,产生抗凝作用。血液从贮血罐流进血液回收罐内,经高速离心、洗涤后泵人输血袋内,就可以直接输给患者。结果全组病例共回收血近15万余mL,平均每个患者回输血量652.46mL,最多达3300mL;仅93例(38.7%)术中需输库存血。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结论自体血液回收不仅有效能缓解血荒问题,还降低输异体血导致的发热、过敏和溶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即刻提供与患者完全相容的同型新鲜血液,快速补充患者的血容量和提高携氧能力,与库存血相比更加安全、更加节约、更加有效。
宋波
关键词:急性大失血血液回收自体输血
低体温对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645例,年龄(56.1±9.3)岁。所有手术均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为(3.56±1.68)h。分别记录体外循环结束时温度(T1)、出室时温度(T2)、术后1h温度(T3)、术后2h温度(T4)、术后5h温度(L),计算T=(T1+T2+T3+T4+T5)/5。根据T值划分为低体温组(M1,T〈35.5℃)、亚低温组(M2,35.5℃≤T〈36.2℃)、正常体温组(M3,36.2℃≤T≤37.3℃)和高体温组(M4,T〉37.3℃)。所记录温度为直肠温度。结果M1凝血酶原时间为(34.7±6.2)s,术后5h引流量(467±174)ml,与M3的(10.1±5.8)s和(258±132)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在ICU滞留的时间与M3组相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8.7h;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M1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冠心病搭桥术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会对机体凝血机制、氧耗量、脏器功能等产生一系列影响。低温可激发寒颤反射,寒颤会使机体的耗氧量增加4-5倍,同时还往往伴随血清儿茶酚胺的增高,这种高代谢状态加重了受损心脏的负担,增加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低温时脏器血流量减少,对肝、肾、脑等脏器功能产生影响。
杨森宋波邱璇戴晋张雷李俊峰王秋波樊修元王雪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体外循环围术期
术前护理干预对心外科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中心在术后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不超过2 d的患者60例,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组(n=30)。常规组的患者术前不做灌肠准备;干预组患者行腹部恢复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前1 d晚给予开塞露60 m L灌肠行肠道准备,同时特别强调至少术前1 d开始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以肠鸣音正常且能排气为准,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时间。结果常规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0.5±2.1)d,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为(47±6)h;而干预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7±1.6)d,行护理干预后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为(36±4)h,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系统的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同时重视对胃肠道功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此项措施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进行深一步的探索研究及推广。
马骍雯宋波杨森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外科胃肠功能
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低温危害及护理对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发生低温后的危害进行观察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430例,男296例,女134例,年龄42~78岁.经尿管探头监测中心温度,记录离开手术室至术后6 h内每小时共7个时点的体温值(T值),T=(T0+T1+T2+T3+T4+T5+T6)/7,根据T值将患者分为3组,中心温度〈35℃为低温组(L组)98例,35℃≤中心温度〈36℃为亚低温组(M组)156例,中心温度≥36℃为对照组(N组)176例.对患者的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6 h引流量、凝血酶原时间、12 h内开胸探查率及肾功能不全、卒中、心肌梗死、病死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低温组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4分所需时间为(4.5±0.5)h,机械通气时间为(14.1±2.2)h,较对照组的(2.2±0.5)h和(8.7±2.3)h明显延长,t值为15.362和12.757;各组间ICU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h引流量低温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64,P〈0.05);相比较于对照组,低温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发生肾功能不全患者例数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增加,而在卒中、心肌梗死、病死率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麻醉因素、手术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极易发生低温,会对凝血机能、脏器代谢功能、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并应注意在围手术期做好保温护理.
宋波薛秋玲徐阳阳杨森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护理
围术期护理管理的探讨
2016年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一些科学护理措施来更好地解决围术期护理存在的问题,将人文-文化理念贯彻于整个围术期,同患者建立融洽信赖的关系,对患者进行良性的心理引导,从而使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理状态迎接手术及后续治疗。
张雷邱璇王雪樊修元宋波杨森
关键词:人文文化围术期护理管理
复合式保温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 探讨实施复合保温护理的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的保温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锦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冠心病搭桥手术病例160例,其中保温组80例患者采用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常规组80例患者为常规护理.为避免手术操作差异性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全部病例为同一术者及手术团队完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手术过程等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的中心温度实施多个时间点监测,同时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加强患者转运过程、消毒过程、手术操作过程及术后的护理,达到保温的目的.结果 两组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时中心温度均恢复至36℃~37 ℃.出室时保温组温度下降不显著,最低降至(35.9±1.8)℃,而常规组已经出现明显下降,最低降至(34.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5h引流量增加83.9%,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02.1%,机械通气时间延长96.8%,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68.2%,与保温组相比均存在很大差异,而常规护理组患者在ICU滞留的时间仅延长3.9%,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单一的保温措施往往收效甚微.本研究中保温组采取了复合保温措施后,患者体温的变化幅度、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治疗的时间和费用均优于常规护理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邱璇杨森宋波
关键词:保温护理围术期
不同剂量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180例效果观察
2017年
Crile最先提出了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的概念,即在疼痛发作之前进行镇痛。临床工作中,若在患者术后感受疼痛前,提前给予镇痛治疗,消除或减轻疼痛刺激向中枢神经的传递,可减少其诸多不利影响,利于患者早期活动,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
杨森宋波邱璇代晋樊修元王雪
关键词: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
术中应用骨水泥对循环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2011年
目的:骨水泥已经广泛地在临床上使用。作为手术室护士应了解其性能及副反应,以便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本研究旨在观察术中使用骨水泥后循环的变化及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成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n=25),A组在使用骨水泥前20分钟快速预充血定安500ml,使用骨水泥前5分钟静脉滴注麻黄素5mg;B组做为对照组,只在循环变化后做对症处理。结果:使用骨水泥后A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变化,与使用骨水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略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出现下降,较使用骨水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水泥使用后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速,肺水肿,低氧血症毒性反应等。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术中必须严密监测,在灌注骨水泥前使用少量激素,充分吸氧,维持均衡的血容量,预防性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有效的预防骨水泥使用后导致的血压、心率的波动。
宋波
关键词:骨水泥护理输液预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160例OPCABG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OPCABG术后患者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2014年160例患者OPCABG术后情况。术后对患者实施的监测手段包括有创动脉压力,中心静脉压力,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气道压力,潮气量,血气分析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血容量,观察伤口、引流情况。术后加强心理疏导护理,加强对术后疼痛的预防和护理。为了防止包扎引起的疼痛,我们采用弹力绷带下垫纱布,这样可以防止出现皮肤坏死或小水泡,在换药时同样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人为造成疼痛加剧。结果1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在ICU中出现并发症,纵膈出血返手术室二次开胸止血2例;发生室颤2例;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积极处理后恢复良好。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78h,平均(7.5土2.1)h,ICU滞留时间为1-9d,平均为1.9d。结论术后严密的监护和护理是保证OPCABG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OPCABG手术特点进行严密监测,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以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马骍雯宋波杨森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护理
马方综合征患者的术后护理心得
2016年
目的分享马方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马方手术患者23例。术后护理的重点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合理控制出入量。加强引流量的观察。注重脑部并发症的预防。腹腔脏器缺血并发症的预防。肝肾功能的维护,气道护理及预防感染。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措施,全部患者愈后转归满意。术后出血得到控制,无一例有二次开胸的情况发生。循环功能维持稳定,各脏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22±17)h,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为(4.6±2.9)d,转回普通病房后病情稳定直至出院。结论对于手术患者,我们要注意维持循环和心律的稳定,提高心脑肾的有效灌注,避免脑部和肾部并发症的出现。同时预防腹腔脏器的缺血,关注患者呼吸道的护理,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张雷宋波杨森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术后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