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开红

作品数:21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第四纪
  • 6篇地裂缝
  • 5篇地质
  • 5篇第四纪地层
  • 5篇长江
  • 3篇断层
  • 3篇灾害
  • 3篇灾害研究
  • 3篇长江三角
  • 3篇长江三角洲
  • 2篇地层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地下水
  • 2篇地震
  • 2篇地质灾害
  • 2篇可控源
  • 2篇城市地质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层学

机构

  • 21篇江苏省地质调...
  • 4篇国土资源部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金川集团股份...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安徽省勘查技...
  • 1篇江苏润环环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1篇宗开红
  • 6篇苗巧银
  • 5篇骆丁
  • 4篇武健强
  • 4篇潘明宝
  • 3篇蒋波
  • 3篇张平
  • 3篇陈火根
  • 2篇高通宁
  • 2篇冯文立
  • 2篇欧健
  • 2篇杜建军
  • 2篇白世彪
  • 2篇于军
  • 2篇李向前
  • 2篇宗雯
  • 1篇周刚军
  • 1篇胡道功
  • 1篇韩建恩
  • 1篇侯康明

传媒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地质学刊
  • 2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江苏地质
  • 1篇江苏地矿信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安徽地质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华东地质
  • 1篇2004地质...
  • 1篇2004年海...
  • 1篇2010年城...
  • 1篇第二届全国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镇江东部大路—姚桥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地震剖面、可控源异常体解译、野外露头剖面勘察以及施工钻孔和连孔剖面等资料,首次详细证实了大路—姚桥断裂具新构造运动特征,根据邻区测年结果及中晚更新世沉积的下蜀组老黄土,推断出断层的活动时间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和中更新世以前。新构造运动致使中更新世以来断层两侧沉积了完全不同的岩相特征,形成了2套不同的沉积体系。新构造运动的发现对镇江市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苏锡常地裂缝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苗巧银陈火根李向前宗开红潘明宝骆丁张平尚通晓武健强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
长江镇江段第四纪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选取长江下游世业洲的第四纪钻孔资料,研究了重矿物的垂向分布特征,以此探讨长江镇江段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类型以及物源演变。结果显示,该区自中更新世开始接受沉积,依次形成河床相、边滩相、漫滩相、河口三角洲相。重矿物自下而上分为2个组合段,分别对应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地层以角闪石、蓝晶石、石榴石等作为特征矿物,且不稳定矿物含量高于稳定矿物,表明沉积物以近源居多;全新世特征矿物为辉石和钛铁矿,稳定矿物含量高于不稳定矿物,重矿物种类与现代长江中上游类似,表明此阶段沉积物以远源物质为主。
骆丁宗开红苗巧银
关键词:重矿物长江镇江段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灾害研究
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锡常地区国民经济持高速发展,但对地下水资源的超量开采.破坏了均衡的地质环境,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尤其发展迅速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灾害,破坏性大.给社会造成了不安...
宗开红
关键词:地裂缝灾害减灾防灾
文献传递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发育深度研究
地裂缝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表破裂形式,其发育及发展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主要归于以构造成因为主和非构造成因为主两种,其中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裂缝成因模式还可细分为基底起伏控制型(如山脊型、陡崖型和斜坡型)、松散层结构横向突变型...
王光亚于军吴曙亮武健强宗开红
关键词:地裂缝地表破裂
文献传递
长江三角洲SZ04孔磁性地层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文章对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平原区西部的SZ04孔进行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合绝对测年,并与标准极性柱对比认为269.2 m岩芯清楚的记录了布容(Brunhes)、松山(Matuyama)、高斯(Gauss)极性带,及贾拉米洛(Jaramillo)、奥尔都维(Olduvai)等亚极性带和布莱克(Black)地磁漂移,其中B/M、M/G界限深度分别为100 m和155 m;SZ04孔底部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年龄大于5.23 Ma。研究发现,钻孔沉积物磁化率、岩石地层特征在特殊的时代界限附近有明显变化可进行区域对比。分析表明,第四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存在持续的构造沉降,且沉降中心持续往南东方向移动,构造沉降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三个重要的期次分别为2.58 Ma,0.78 Ma和0.125 Ma。
张平李向前潘明宝宗开红苗巧银李永祥欧健冯文立季文婷刘维明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磁性地层
瞬态面波方法在地裂缝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实例被引量:2
2007年
为了查明无锡石唐湾地裂缝发育特征、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投入了多种勘查方法,瞬态面波方法便是其中的一种。利用基波速度参数对40m以浅进行了详细分层,利用高阶波速度参数对深度超过40m以深部分进行分层。发现地裂缝发育带波速度明显降低,存在面波低速带。发现高阶波勘探深度较基波勘探深度大,可达70余米。
汪青松张凯宗开红金永念
关键词:地裂缝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地应力测量及断层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非常活跃的深大断裂带,其中F5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内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最强的断裂,也是1668年郯城M8.5地震的发震断层。为了查明研究区现今浅层地壳应力状态和分析地震的危险性,应用水压致裂法在江苏省开展了两孔地应力测量工作。测试结果显示地应力结构为SH>Sh>Sv,表明现今地应力状态有利于断层发生逆冲活动。但是,地应力量值属于中低水平,并且对结果进行特征参数Kav、KHV、KHh和μm值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的地应力积累水平较弱;同时,采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结合拜尔定律,分析了断层的稳定性,认为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尚未达到断层失稳的临界地应力状态。本文为区域内的地震地质研究和分析断裂导致的各种地质灾害提供了数据,对于江苏省的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士安杜建军杜建军秦向辉刘卫东秦向辉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地应力测量
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第四纪地层沉积分区及沉积特征被引量:11
2016年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第四系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全新世各时期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并结合岩相沉积分布及剖面图纵横向展布规律的分析,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三大沉积单元9个沉积分区,即黄淮流域堆积区(Ⅰ):里下河湖沼积平原区(Ⅰ);长江三角洲堆积区(Ⅱ):新长江三角洲堆积平原区(Ⅱ_1)、常州—无锡高亢平原区(Ⅱ_2),太湖东岸湖沼积平原区(Ⅱ_3—苏州重点城市区)、东部沿海冲海积低平原区(Ⅱ_4);低山丘陵堆积区(Ⅲ):浦口—大仪低山丘陵区(Ⅲ_1)、南京—宜兴低山丘陵区(Ⅲ_2)、江阴南部环太湖丘陵区(Ⅲ_3)、镇江低山丘陵区(Ⅲ_4),阐述了9个沉积分区的划分依据和第四系沉积特征。
苗巧银宗开红陈火根骆丁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关于开展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地质——生态综合调查的设想
2000年
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及其近岸潮间带范围。叙述了该地区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基础地质研究、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口膨胀,环境生态恶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等因素制约着苏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阐述了开展地质-生态调查的必要性及其对沿海地区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开展工作,作者提出了8个方面的思路,并介绍了开展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邹松梅宗开红
江苏1:50000昆山市、太仓市、安亭镇、吴江市、芦墟镇幅区调——城市经济区深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试点
2019年
项目全程应用数字填图技术,开展城市经济区地质调查工作技术方法探索,围绕三维第四纪地层地质结构建模技术、工程地质结构建模技术、水文地质结构建模技术,联合采用地表调查、槽形钻、工程钻、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调查手段,开展第四纪精细地层学研究,建立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标准,积极探索第四纪地层结构与工程地质层结构、含水层隔水层结构的融合研究,探索浅表水土环境评价体系、新构造调查与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评价等工作。
潘明宝张平苗巧银宗开红冯文立欧健蒋波龚绪龙金洋仇慎平高通宁
关键词:城市地质调查勘查技术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