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海龙

作品数:43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0篇成像
  • 17篇磁共振
  • 16篇磁共振成像
  • 12篇影像
  • 8篇血管
  • 8篇影像学
  • 6篇综合征
  • 6篇大脑
  • 5篇低颅压
  • 5篇低颅压综合征
  • 5篇动脉
  • 5篇动脉闭塞
  • 5篇中动脉
  • 5篇中动脉闭塞
  • 5篇颅压
  • 5篇大脑中动脉
  • 5篇大脑中动脉闭...
  • 4篇影像学表现
  • 4篇纳米
  • 3篇信号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9篇苏州大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电机学院
  • 4篇马鞍山经济技...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 2篇上海浦灵生物...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2篇尚海龙
  • 33篇沈海林
  • 20篇杜红娣
  • 11篇王莺
  • 7篇刘冬
  • 6篇杨玲
  • 6篇王一超
  • 4篇房志伟
  • 4篇孙羽
  • 4篇周振堰
  • 4篇朱枫
  • 4篇李振凯
  • 3篇于乐林
  • 3篇雷志毅
  • 3篇付芳芳
  • 3篇王聚宝
  • 3篇赵世伟
  • 2篇杨青
  • 2篇朱枫
  • 2篇郑璇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3篇中国CT和M...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辐射防护通讯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T_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高信号血管征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高信号血管征象(HVS)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1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4 h内进行完整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结果 91例患者大脑中动脉从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到闭塞,HVS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16(6%)、7/18(38%)、36/57(63%);对比重度狭窄组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对比闭塞组与轻中度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T2-FLAIR序列HVS阳性率高,HVS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朱枫尚海龙沈海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梗死
基于Al<Sub>3</Sub>Ti纳米针垂直排列的Al基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Al<Sub>3</Sub>Ti纳米针垂直排列的Al基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基于物理气相沉积镀膜技术的反应沉积方法,通过选择Al‑Ti合金体系并控制Al、Ti两种组分的特定比例,特别是接近Al熔点的基材温度,...
尚海龙马冰洋杜浩明丁子俊李戈扬
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机械取栓术后造影剂外渗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造影剂外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临床诊断为大脑中动脉血栓并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患者96例,其中渗出组67例,非渗出组29例,所有病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67例)与测试集(29例),应用ITK-SNAP软件对CT平扫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勾画,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筛选。在训练集与测试集使用随机森林与极限梯度提升进行建模,分别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所得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筛选得到6个最大预测效能影像组学特征,随机森林的训练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效能,该模型在训练集AUC值为0.997,95%CI:0.990~1.000,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阈值分别为97.0%、97.8%、95.2%及0.700,决策曲线显示模型阈值在0.5~0.9的区间内具有较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对大脑中动脉血栓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造影剂外渗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于乐林尚海龙杜红娣王莺王一超徐长贺叶娟赵世伟郑芳慧沈慧沈海林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取栓术造影剂外渗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影像学分析(附5例报告)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CT、CTA、MRI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 5例VBD患者均接受CT、CTA及MRI检查,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57~71岁,平均61.5岁。采用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组(MPR)和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种方式重组图像。结果5例基底动脉(BA)管腔内径均≥0.45 cm,2例BA的高度(H)为3,2例H为2,1例H为1;2例BA的位置(P)为3,2例P为2。结论 CT薄层扫描可作为筛查VBD的基本检查,CTA及MRI可较好反映BA的血管及脑干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VBD提供全面、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孙羽沈海林尚海龙刘冬房志伟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血管成像磁共振成像
腹部非霍奇金淋巴瘤CT增强表现与病理分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灶的增强CT动脉期强化程度与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初发未治NHL患者的增强CT及PET/CT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按照侵袭性程度分为惰性(9例)、侵袭性(27例)两组,对比各组间CT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并结合标准摄取值(SUV)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惰性组强化幅度为(13.37±4.82)HU,侵袭性组为(20.89±7.21)HU,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CT强化幅度与SUV值的相关系数为0.491(P=0.002)。结论CT动脉期强化幅度对NHL的病理分级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郑璇雷志毅王玥瑶李振凯尚海龙于乐林沈海林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级SUV
AI技术联合MSCT对肺腺癌磨玻璃结节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对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80例肺腺癌GGN患者(共8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AI技术、MSCT及两者联合对肺腺癌GGN浸润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成浸润组与非浸润组,分析两组AI参数及CT参数水平。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浸润性病变患者共38例,设为浸润组,非浸润性病变患者42例,设为非浸润组。单一AI技术、MSCT对肺腺癌GGN浸润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低于AI技术联合MSCT,分别为92.11%、97.62%、95.00%、97.22%及93.18%。浸润组长径、短径、最大CT值、最大面积及体积均高于非浸润组,最小CT值低于非浸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病变患者病变边缘以毛刺或分叶征为主,病变形态以类圆形为主,出现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概率高于非浸润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技术联合MSCT能有效提高对肺腺癌GGN浸润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病变面积及体积大、长径及短径长、最大CT值高、最小CT值低、边缘毛刺征或分叶征、形态不规则等可作为判断浸润性病变的重要特征。
王一超王莺杜红娣尚海龙于乐林徐长贺叶娟王铁强沈海林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多层螺旋CT肺腺癌浸润性病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患者Trousseau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多发性急性脑梗死(acute multi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AMCI)患者Trousseau综合征(Trousseau syndrome,T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经临床诊断为AMCI的病例。对TS-AMCI患者和非TS-AMCI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S-AMCI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NLR对TS-AMCI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59例AMCI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16例,年龄(64.9±14.0)岁。TS-AMCI组16例,非TS-AMCI组43例。TS-AMCI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患者构成比均显著低于非TS-AMCI组(P均<0.05),而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TS-AMCI组(P<0.05)。TS-AMCI组双侧梗死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TS-AMCI组(P<0.001)。TS-AMCI组D-二聚体、NL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非TS-AMCI组(P均<0.001),而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非TS-AMCI组(P均<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NLR是TS-AMCI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2.8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70~6.527;P=0.011],而高血红蛋白与TS-AMCI呈独立负相关(OR 0.839,95%CI 0.723~0.975;P=0.022)。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TS-AMC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95%CI 0.831~0.979;P<0.001),当NLR截断值为4.01时,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744,此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4.42%。结论NLR对TS-AMC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于乐林尚海龙杜红娣王莺王一超徐长贺李振凯赵世伟郑芳慧沈海林
关键词:大脑梗死血栓形成弥散磁共振成像
640层容积CT心脑联合血管成像的应用及辐射剂量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640层容积CT对颈动脉、脑动脉及冠状动脉扫描一次成像,初步探讨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后的图像质量和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并研究临床进一步应用的价值。其中心脑联合成像20例(1组),冠状动脉CTA 20例(2组),常规颈-脑血管CTA20例(3组),所有患者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分别测量每组患者升主动脉根部、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1图像CT值及图像噪声。采用4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3分法评价颈-脑血管图像,分别记录各组扫描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最终得出640层容积CT低剂量“一站式”大螺距心脑血管联合成像能同时提供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及颈-脑血管图像。本研究得到了满足诊断的冠状动脉图像97.5%,未出现不能诊断的颈-脑血管图像,心脑血管联合成像的有效辐射暴露剂量仅(3.99±0.37)mSv,辐射暴露剂量完全在患者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避免患者重复多次进行CTA检查,能一次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是一种简便、快捷、无创、对比剂使用少、辐射剂量低、客观和重复性强的检查。
尚海龙雷志毅杨玲杜红娣沈海林
关键词:冠状动脉头颈部血管
Al基超过饱和固溶薄膜的微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
作为一类重要的表面材料,气相沉积的金属薄膜在现代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Al及Al合金薄膜因优异的耐蚀性和韧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提高其硬度是重要的方向之一。利用气相沉积粒子的高能量和高分散性,以及薄膜生长的高非...
尚海龙
关键词:微结构力学性能磁控溅射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在椎-基底动脉压迫引起三叉神经痛中的诊断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三叉神经痛20例,磁共振诊断椎-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利用多序列原始数据进行冠矢状位重建,进行多方位观察椎-基底动脉与三叉神经之间的关系。结果 MRI诊断20例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痛;MVD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其中右侧椎动脉4例,左侧椎动脉8例,未见双侧同时受压表现。基底动脉6例,基底动脉异常分支2例其中18例患者椎-基底动脉均有扩张>4mm,平均(4.9±3)mm,椎-基底动脉颅内段长(29.5±3)mm其中5例合并有颅内腔隙性缺血性改变。结论磁共振技术在显示良好的三叉神经的解剖形态和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走形及形态变化中有着显著的优势,能显著提高椎-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的检出率,对临床手术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雷志毅沈海林于乐林尚海龙李振凯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椎-基底动脉三叉神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