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鸿燕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 2011年
- 目的评价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23眼眼压失控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进行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每眼均接受小梁切除手术和(或)睫状体破坏性手术治疗和(或)给予最大量药物治疗,基础眼压仍在(43±7)mnlHg(1mmHg=0.133kPa)。手术大体成功的判断标准为:术后眼内压(tOP)≤20mmHg,与用药和不用药时的基线IOP相比:IOP下降30%;无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无视野进行性受损。当不需要药物治疗时认为手术完全成功,未达到以上标准需要手术矫正或进一步行前房穿刺的病例视为治疗失败。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结果术前平均IOP为(43±7)mmHg,术后平均10P(13±5)mmHg,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1)。术后随访16~20个月,19眼(82.6%)获得大体成功,16眼(69.5%)为完全成功,4眼(17.3%)失败。无一眼术后出现严重的浅前房、低眼压或脉络膜上腔出血。无因硅管植入而发生异物排斥反应、局部或全身炎症或感染。2眼(8.6%)因前房出血而行前房冲洗术,1眼(3.4%)因硅管脱位与角膜内皮接触而将硅管取出,3眼(13.0%)因硅管后部结缔组织形成阻塞硅管而导致引流失败者。结论这一新方法的优点是巩膜内引流通路减少了结膜糜烂和感染的危险,将硅管置于睫状体之上避免了手术性睫状体脱离,将硅管连接至脉络膜上腔可充分利用脉络膜的再吸收能力,除确保充分引流外,也能提供自然的对抗压力,避免严重的术后低眼压。该方法可能成为较有效的手术技术,为难治性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韦斌具尔提宁波尹鸿燕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
- 激光治疗性角膜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激光治疗性角膜切除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采用193 nm氟化氩激光切除浅层角膜组织,以暴露其下角膜基质层用来治疗角膜浅层病变,但其缺点是许多患者角膜浅层病变仍复发且视力恢复较慢。如何能防止原病复发、加快视力恢复,成为眼科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通过PTK联合丝裂霉素c(MMC)来治疗角膜浅层病变,取得了满意效果。
- 韦斌盛向东宁波尹鸿燕
- 关键词:角膜PTK病变抗癌抗菌素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治疗性
- 维吾尔族与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屈光参数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对比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屈光参数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11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0只眼(右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角膜平均曲率、前房深度测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民族患者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不同性别患者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较维吾尔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眼轴更长,前房更深,人工晶状体度数更小。
- 张晓雪付玲玲陈鑫韦斌尹鸿燕
-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
-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LASE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12例13只眼,其中男5例5只眼,女7例8只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3例3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3例3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致角膜斑翳2例3只眼;细菌性角膜炎致角膜斑翳1例1只眼;带状角膜变性2例2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1只眼。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术后1、3.6、9、12个月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分别为53.85%(7只眼)、61.54%(8只眼)、69.23%(9只眼)、61.54%(8只眼)、61.54%(8只眼)。刺激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原病复发及其它并发症。结论LASEK治疗角膜浅层病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部分患者可避免或推迟角膜移植手术时间。
- 韦斌尹鸿燕具尔提关云峰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角膜浅层病变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老年白内障术后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力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术后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对视力恢复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行单侧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59例中31例合并IMEM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大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最小分辨视角(MAR)的Log MAR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Log MAR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LogMAR值呈负相关(r=-0.546,P=0.015),术后血清VEGF(r=0.431,P=0.016)及ICAM-1(r=0.384,P=0.033)与Log MAR差值均呈正相关。结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老年IMEM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加速视力恢复,血清VEGF、ICAM-1水平上调可能会影响术后患者视力恢复。
- 何晓静陈雪艺陈鑫尹鸿燕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白内障特发性黄斑前膜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外周血中IL-6和IL-12含量研究的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与白内障对照组测量值上有无差异,从而探讨免疫因素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37例,白内障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分别抽取外周血3mL,采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方法分别测量IL-6,IL-12含量。结果: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组IL-6,IL-12含量分别为(1.402±2.297)pg/mL和(12.475±3.973)pg/mL;白内障对照组含量分别为(8.214±5.355)pg/mL和(20.116±4.216)pg/m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外周血中IL-6,IL-12含量低于白内障对照组,提示免疫因素可能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韦斌盛向东具尔提.哈地尔尹鸿燕
-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白细胞介素
-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临床研究
- 2011年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FK)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PTK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12例13眼,其中男5例5眼,女7例8眼;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3例3眼;大泡性角膜病变3例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致角膜斑翳2例3眼;细菌性角膜炎致角膜宽翳1例1眼;带状角膜变性2例2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1例1眼。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术后1、3、6、9、12个月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分别为53.85%(7眼)、61.54%(8眼)、69.23%(9眼)、61.54%(8眼)、61.54%(8眼)。刺激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原病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PTK联合角膜上皮瓣复位术治疗角膜浅层病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部分患者可避免或推迟角膜移植手术时间。
- 韦斌具尔提尹鸿燕盛向东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角膜浅层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