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斌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酵母
  • 3篇发酵
  • 3篇Γ-氨基丁酸
  • 3篇氨基丁酸
  • 2篇培养基优化
  • 2篇脱羧酶
  • 2篇均匀设计
  • 2篇谷氨酸
  • 2篇谷氨酸脱羧酶
  • 2篇氨酸
  • 1篇蛋白
  • 1篇选育
  • 1篇亚硝基
  • 1篇亚硝基胍
  • 1篇秧苗
  • 1篇秧苗生长
  • 1篇诱变
  • 1篇诱变选育
  • 1篇诱导抗性
  • 1篇真菌

机构

  • 8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生物机电...

作者

  • 8篇左斌
  • 4篇谢达平
  • 4篇胡超
  • 2篇谭显胜
  • 2篇黄丽华
  • 2篇丰来
  • 1篇熊兴耀
  • 1篇袁哲明
  • 1篇孟桂元
  • 1篇王征
  • 1篇谭泗桥
  • 1篇刘唐兴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均匀设计与支持向量回归的发酵配方优化被引量:15
2009年
结合均匀设计与支持向量回归,提出了一种新的配方优化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UD-SVR.将其应用于优化产谷氨酸脱羧酶大肠杆菌诱变株的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在考虑9因素时仅通过2轮28个实验,酶活性(吸光度OD630)即由初始的1.528高效提升至2.303,明显优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等经验风险最小参比模型.UD-SVR为多因素多水平配方优化实验设计与分析提供了一套预测精度高、指导性强、可解释性好、优化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袁哲明左斌谭泗桥谭显胜熊兴耀
关键词:均匀设计支持向量回归
酵母产γ-氨基丁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提高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实验对酵母产γ-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硫酸铵复合氮源,合适的无机盐为KH2PO4;最佳发酵培养基为3%葡萄糖,3%蛋白胨,0.3%(NH4)2SO4和0.1%KH2PO4。在此培养条件下,摇瓶发酵可以获得1.690g.L-1的GABA产量。结论: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胡超黄丽华左斌谢达平
关键词:Γ-氨基丁酸酵母培养基优化
真菌源激活蛋白对水稻秧苗生长与抗性影响研究
本实验研究了蛋白的获得和提纯,用不同浓度激活蛋白处理水稻秧苗和种子,观察其生长变化规律,和与生长相关的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淀粉酶(amylase)、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变化规律观察其对水稻稻瘟病的抑菌和诱抗作...
左斌
关键词:琥珀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诱导抗性
文献传递
酵母产γ-氨基丁酸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酵母产γ-氨基丁酸的发酵条件,提高其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方法:以高产γ-氨基丁酸的酵母突变株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种龄和培养时间等条件对菌株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影响。结果: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20 rpm,接种量4%,种龄为2d的种子菌,培养时间4d。在此发酵条件下,变异菌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2.588 g.L-1,较优化前提高了53%。结论: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了菌株产γ-氨基丁酸的能力。
胡超左斌谢达平
关键词:Γ-氨基丁酸酵母发酵条件
E.coli谷氨酸脱羧酶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普通大肠杆菌(E.coli)为出发菌株,以L-谷氨酸、溴甲酚绿(pH3.8~5.4)为筛选及指示剂,经亚硝基胍(NTG)、UV诱变处理,得到L-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变异菌株,其L-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大幅度提高,比出发菌株酶活性提高了2.22倍。优化试验显示:pH值、发酵时间、诱导剂L-谷氨酸、硫酸镁对GAD产酶有较大影响。通过对产酶发酵培养基中几种成分单因素变动及正交优化实验,对该菌株产GAD的诱导剂L-谷氨酸、营养要求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牛肉膏5g/L,蛋白胨10g/L,氯化钠3g/L,L-谷氨酸0.5g/L,葡萄糖1.5g/L,磷酸二氢钾2g/L,硫酸镁0.7g/L。发酵条件是:pH6.8,接种菌龄20h,发酵时间20h。在优化条件下突变菌株GAD活性可达6790.7U,是出发菌株的2.76倍。
左斌刘唐兴丰来谭显胜孟桂元
关键词:溴甲酚绿高产突变株
均匀设计对大肠杆菌产谷氨酸脱羧酶培养基优化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为提高大肠杆菌单位发酵液中谷氨酸脱羧酶的产量,采用均匀设计,对培养基组成与发酵条件等9因素进行优化,后续分析以逐步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并推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1)基于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最优组合酶活性预测值(1.611)高于实测值(1.263),表明各因素与酶活性间更多地呈现非线性关系.2)基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互作项)获得的最优组合相同,但酶活性预测值(2.090)高于实测值(0.927);基于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平方项)获得的最优组合预测值(1.920)与实测值(1.933)接近.显示各因素与酶活性更多地呈现二次曲线关系,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3)基于均匀设计和二次多项式偏最小二乘回归(考虑平方项),仅经2轮共23次试验,即高效筛选得一满意组合:牛肉膏8g/L,蛋白胨15g/L,NaCl2.79g/L,谷氨酸0.5g/L,葡萄糖3g/L,磷酸二氢钾4g/L,硫酸镁0.56g/L,pH6.87,发酵时间18h;实测酶活性1.933,高于初始组合的酶活性(1.528).
左斌胡超谢达平
关键词: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谷氨酸脱羧酶
酶法提取分离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提高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方法:以干燥、粉碎的甘薯渣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将原料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用淀粉酶,糖化酶和碳酸钠去掉杂质,酒精沉淀,从而获得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果: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条件为淀粉酶100μl,纤维素酶90μl,pH为5.6,酶作用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40℃。国标法提取的甘薯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0.06%,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后得到的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5.52%,提高了15.46%。结论:甘薯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受纤维素酶,淀粉酶,酶提取时间,酶反应pH,反应温度等提取工艺影响。
丰来王征左斌
关键词:甘薯渣膳食纤维酶法
高产γ-氨基丁酸酵母菌株的亚硝基胍诱变选育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亚硝基胍诱变选育高产γ-氨基丁酸酵母菌株的方法。方法:使用亚硝基胍对酵母菌株进行诱变;采用含溴甲酚绿的YEPD培养基筛选突变菌,采用薄层层析法和比色法鉴定变异菌株发酵液中的γ-氨基丁酸及其含量;对突变菌株连续继代培养4代,测定各代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鉴定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亚硝基胍诱变酵母的最佳浓度为1.0g.L-1,最佳诱变时间为15min;获得了5株突变菌株,菌落呈绿色;薄层层析法鉴定突变菌株都能产γ-氨基丁酸;诱变菌发酵液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各异,但高于对照,且增长幅度很大;对突变菌株后代遗传稳定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突变菌株4遗传性较稳定。结论:采用1.0g.L-1的亚硝基胍溶液处理酵母菌15min,经筛选鉴定,获得了一株遗传稳定的高产γ-氨基丁酸的酵母菌株。
黄丽华胡超左斌谢达平
关键词:Y-氨基丁酸酵母亚硝基胍诱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