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帅茨霞

作品数:77 被引量:327H指数:1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肿瘤
  • 21篇宫颈
  • 19篇卵巢
  • 17篇妊娠
  • 16篇宫颈癌
  • 14篇卵巢癌
  • 10篇细胞
  • 9篇上皮
  • 9篇卵巢肿瘤
  • 8篇基因
  • 7篇阴道
  • 7篇疗法
  • 7篇癌组织
  • 6篇出血
  • 5篇化疗
  • 5篇激肽释放酶
  • 5篇腹腔
  • 4篇血压
  • 4篇人乳
  • 4篇妊娠高血压

机构

  • 70篇温州医学院附...
  • 11篇温州医学院
  • 3篇复旦大学
  • 2篇金华市中心医...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作者

  • 77篇帅茨霞
  • 17篇胡燕
  • 14篇郑飞云
  • 12篇詹丽飞
  • 11篇朱华
  • 10篇王群姬
  • 9篇赵红琴
  • 8篇郑彩微
  • 7篇周为中
  • 7篇曾小波
  • 6篇林峰
  • 6篇张玉阳
  • 6篇包香香
  • 6篇张文淼
  • 6篇陈云琴
  • 5篇占丽飞
  • 4篇林亚
  • 4篇施铮铮
  • 4篇黄引平
  • 3篇黄永刚

传媒

  • 13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现代妇产科进...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国外医学(妇...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3篇2005年浙...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浙江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89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位子宫次全切除术112例体会被引量:22
1999年
王金仙林峰帅茨霞
关键词: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式
杀鼠剂中毒致阴道出血及腹腔出血被引量:1
2006年
杀鼠剂按其作用的快、慢可分为两种:急性杀鼠剂与慢性杀鼠剂。前者指老鼠进食毒饵后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的杀鼠剂,如毒鼠强、甘氟等急性剧毒药,由于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急性杀鼠剂,目前急性剧毒鼠药的使用基本得到控制。后者指老鼠进食毒饵数天后毒性才发作,如抗凝血类杀鼠剂溴敌隆、溴鼠隆等,抗凝血类杀鼠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成为主导的杀鼠剂,故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时有发生,并往往以儿童误食毒饵为多见;其次是投毒、自杀,食用量较大,临床表现出现早,以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等为主,3-4d以后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由于病情发展连贯,相对容易诊断。
林亚詹丽飞陈云琴帅茨霞
关键词:杀鼠剂中毒腹腔出血阴道出血抗凝血病情发展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HPV16/18的关系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缺失与p53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16和(或)18(HPV16/18)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CIN和69例CC中的FHIT基因和p53的表达,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并以18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FHIT在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呈阳性表达;FHIT在宫颈CIN组中的阴性率为30.8%,在CINⅢ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CINⅠ、Ⅱ期(P<0.01);在CC组中阴性率为66.7%(46/69),明显高于正常组和CIN组(P<0.01),且随细胞分化的降低,FHIT阴性率上升。p53和HPV16/18在CC组的阳性率分别达56.5%(39/69)和84.1%(58/69),均高于CIN和正常组(P<0.05),且CC组的p53阳性率随细胞分化的降低而升高(P<0.01)。CIN和CC组的FHIT阳性和阴性者,p53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也显示无相关关系;但两组FHIT阴性者的HPV16/18感染率明显高于FHIT正常表达者(P<0.01),FHIT与HPV呈负相关关系。结论FHIT基因缺失与宫颈癌发生有关,它在CIN中的缺失可能可作为高危型CIN人群的筛选和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CIN和CC中的FHIT缺失常与p53过度表达同时存在,但两者间无相关性。HPV16/18可能是引起FHIT和p53异常的共同原因。
张文淼帅茨霞郑飞云黄引平王群姬朱华何秋香
关键词:FHIT基因P53HPV16/18感染宫颈癌
人类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2004年
人类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组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物质,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9q13.3~13.4上,受类固醇激素的调节,目前其生物学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其在卵巢癌中可能具有成为肿瘤标志物的潜能,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包香香帅茨霞黄引平
关键词:基因家族卵巢癌
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致病菌种,并对其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38例RVVC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方法处理后,接种于萨布罗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在37℃恒温箱中培养2~3d,纯化后采用法国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VITEK-2鉴定,采用微量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对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进行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及特比萘芬敏感性试验。结果 RVVC组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79株,VVC组分离出假丝酵母菌属79株;2组分离出菌株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各占68.35%和78.48%,RVVC组白色假丝酵母菌株与VVC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滑假丝酵母菌株占20.25%,与VVC组比较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对制霉菌素敏感率为93.67%,VVC组为96.20%。结论 RVVC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但RVVC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高于VVC组,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比例最高,药敏试验2组均对制霉菌素较敏感。
张玉阳陈小燕帅茨霞郑飞云
关键词:复发性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种药物敏感性
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在治疗中晚期卵巢癌中的价值。方法:53例中晚期卵巢癌病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后行最大肿瘤减灭术(研究组),51例直接行最大肿瘤减灭术(对照组),术后辅以7~8个疗程铂类为主的全身化疗。观察两组肿瘤切除率、生存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水消退情况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化疗栓塞后肿瘤手术切除率81.1%(43/53),对照组为49.0%(25/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8417,P<0.05),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犤(565.24±35.62)mLvs(819.31±39.20)mL,t=34.6164,P<0.05;(4.05±0.19)hvs(6.35±0.28)h,t=49.1841,P<0.05犦,研究组生存期35.56个月,对照组为31.48个月,两组6年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χ2=6.08,P>0.05);研究组腹水消退的客观有效率100%,化疗前后CEA、CA125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腹腔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切除率。
杜玉清周为中董礼阳张吟雪帅茨霞
关键词:卵巢肿瘤
端粒酶和p53异常表达在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作用
2005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和p5 3的异常表达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对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72例子宫颈癌和5 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h TERT)和突变型p5 3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癌的端粒酶表达率分别为0 %、5 1.8%和86 .1% ,子宫颈癌和CIN与正常子宫颈组织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 .0 1)。p5 3在CIN和子宫颈癌中表达率分别为30 .4 %和5 6 .9% ,较正常子宫颈组织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 .0 1) ;端粒酶与临床期别、组织来源、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等均无关,而p5 3阳性率则随着临床期别增高和细胞分化程度变低而增高;p5 3主要表达于端粒酶阳性的细胞中且随端粒酶阳性程度的增强而增强。结论 (1)端粒酶和突变型p5 3蛋白异常增高及两者间相互作用对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联合检测可用作子宫颈癌的诊断和CIN潜在恶变的筛选指标。(2 ) p5 3可作为子宫颈癌部分预后指标而端粒酶则不能。
张文淼郑飞云帅茨霞王群姬林凤
关键词:子宫肿瘤端粒癌前状态免疫组织化学
激肽释放酶5、9与CA12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选择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共82例,术前应用免疫荧光法对血清CA125检测,对术后标本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LK5及KLK9的表达。发现KLK5及KLK9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
包香香帅茨霞赵红琴诸海燕
文献传递
卵巢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及其抑制物-1的表达以及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2006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受体(uPAR)及其抑制物-1(PAI-1)的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卵巢癌患者 77例,根据临床治疗和随访结果分为化疗耐药组(26例)与非耐药(51例)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癌组织中uPA、PAI-1和uPAR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卵巢癌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残留灶直径、化疗方案和三者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uPA、PAI-1的阳性表达率,耐药组分别为96%(25/ 26)和92%(24/26),均明显高于非耐药组的80%(41/51)和82%(42/51,P值均<0.01);uPAR的阳性表达率, 耐药组为31%(8/26),非耐药组为35%(18/5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668)。多因素分析显示uPA、PAI-1 表达与卵巢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均为与耐药(P值均<0.05)及预后(P值分别为0.045、0.031、0.001)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卵巢癌组织中uPA、PAI-1的高表达是卵巢癌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张玉阳帅茨霞郑飞云王群姬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系统药物耐受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受体及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与受体(uPA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技术,检测6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uPAR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各10例进行对照。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uPA蛋白的表达率为86.76%,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50.00%、40.00%及20.00%)(P<0.05)。uPA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uPA蛋白的表达与uPA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uPA不同表达强度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A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uPA可能与uPAR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uPA在卵巢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张玉阳帅茨霞郑飞云
关键词:卵巢肿瘤尿纤溶酶原激活物预后
全文增补中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