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文芝 作品数:16 被引量:146 H指数:6 供职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土壤呼吸研究态势分析 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深入了解全球土壤呼吸研究的进展情况,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源,利用Webof Science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工具、网络分析与可视化工具Netdraw和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II,从论文年度变化趋势、研究国家和机构、期刊分布、研究人员、论文影响力和研究内容六个方面对1982年至2011年土壤呼吸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国际土壤呼吸研究年发文量符合指数增长规律;美国和德国在土壤呼吸研究领域论文综合影响力较高;美国位于全球土壤呼吸研究合作交流的中心,其次是德国和加拿大;美国的《Global Change Biology》和荷兰的《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是刊载土壤呼吸论文质量较高的两种期刊。中国在土壤呼吸研究领域发文量居全球第二,但论文整体质量有待继续提高;中国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是中国在土壤呼吸领域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值得同行关注。1982-2011年国际土壤呼吸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二氧化碳通量测定,森林与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与气候变化及大气二氧化碳的关系,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氮及分解)、温度和微生物生物量等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 干文芝 胡宗达 任永宽 彭丽 吴永成关键词:土壤呼吸 SCIE WEB SCIENCE 雀儿山东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以野外土壤调查和草地调查为数据源,3S技术为研究手段,分析了雀儿山东北坡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内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9.53±7.41kg/m^2,其空间分布呈条带状,以西北部错阿到绒表一带为高值区(17.5~42.42kg/m^2)向周围逐渐减少,在东南部仁果、来马、昔色一带的高山河谷区达到其最低值(〈4.52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林地(13.71kg/m^2)〉草地(9.94kg/m^2)〉耕地(4.24kg/m^2);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草地和灌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林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相关性均不显著。 干文芝 张世熔 李婷 黄双双 张青青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 影响因素 高等农业大学校院二级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质量是高等农业大学办学的永恒主题.但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促使管理措施及模式发生变化,本文就高等农业大学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体系的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赵万菊 陈强 王昌全 李武生 干文芝关键词:教学质量 二级管理 Human Library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启示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介绍Human Library活动起源、国内外发展概况,探讨其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启示,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Human Library活动的措施和途径。 干文芝 彭丽 李雪萍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成都平原土壤pH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2006年 在ArcGIS9.0软件系统平台上,利用1982年172个样点和2002年的117个样点分析成都平原土壤pH值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样点间表层(0~20cm)土壤pH值由1982年的6.95±0.90降低到2002年的6.70±0.78,平均降低了3.60%。但从全区来看,平原内仍有占研究区面积53.71%的土壤其pH值增加,仅46.29%的土壤其pH值减少;其中都江堰——彭州一线、邛崃和蒲江的交界处以及成都、龙泉驿和双流的接壤处土壤pH值增加;中部变幅较小;金堂、蒲江等局部地区土壤pH值急剧下降,局部地区下降幅度达1.0个单位。该区土壤pH值变化明显受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施肥措施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李婷 张世熔 干文芝关键词:土壤PH 影响因素 成都平原 资源环境学院三个专业学生考研、就业的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2 2004年 对资源环境学院的学生就业和考研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视专业教育、考研指导和构建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的思考和建议。 赵万菊 王昌全 干文芝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考研 雀儿山东北坡草地退化评价研究 本文根据雀儿山东北坡草地调查资料和实测数据,按照指标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采用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从植被和土壤两个方面选取植被盖度、草层高度、物种丰富度指数、地上部生物量、毒草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有效土层厚度、... 干文芝关键词:评价指标 植被盖度 文献传递 成都平原区土壤速效磷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2005年 根据1982年173个样点和2002年117个样点的分析数据,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成都平原耕层(0~20 cm)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耕层土壤样点间速效磷平均含量由1982年的7.1 mg/kg增至2002年的14.3 mg/kg,平均增加了103.40%.20年间由于受区域间农业管理措施、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颗粒组成差异的影响,占平原耕地面积75.86%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且区域增加幅度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982年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砂粒(2~0.02 mm)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粉粒(0.02~0.002 mm)之间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与土壤粘粒(<0.002 m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002年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土壤砂粒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粉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粘粒之间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 肖鹏飞 张世熔 黄丽琴 李婷 干文芝 吴德勇关键词:成都平原 土壤速效磷 ASTER数据对雀儿山区土地覆盖分类的有效性评价 2008年 用ASTER卫星的可见光-近红外(VNIR)的3个波段、短波红外(SWIR)6个波段和热红外(TIR)的5个波段对四川西部雀儿山区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分类,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数据对不同波段分类效果进行了数量精度分析和空间分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地面实地调查的统计数据比较,用经过几何纠正后全部14个波段组合(方法1)的分类精度达83.9%以上;用波段1、2、3、4、6、9、10和13(方法2)的分类精度介于76.6%~92.6%;用波段1、3、6、8、12和14(方法3)的分类精度介于85.6%~97.5%;仅用可见光-近红外3个波段和波段4、6和9的短波红外波段组合(方法4)的分类效果极差。因此,在雀儿山这种相对高差极大的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必须采用能灵敏探测地表温度差异的热红外波段数据。 黄建元 张世熔 李婷 干文芝 吴德勇关键词:ASTER 光谱特征 横断山北部生态脆弱区土壤钾素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横断山北部生态脆弱区土壤钾素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层全钾的平均含量为(21.74±5.97)g/kg,速效钾的平均含量为(183.9±107.4)mg/kg。由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全钾的含量为板岩残坡积物>砂岩残坡积物>花岗岩残坡积物>洪积物>第四系冲积物;速效钾含量为砂岩残坡积物>板岩残坡积物>第四系冲积物>洪积物>花岗岩残坡积物。在林地、草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全钾含量为草地>林地>耕地;速效钾含量为耕地>草地>林地。在不同坡度的土壤中,其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复杂。在不同地貌类型上发育的土壤中,全钾含量为山体>洪积扇>阶地>丘状高原;速效钾含量则为丘状高原>阶地>洪积扇,在山体土壤中的分布是山体下部最低,并随山体部位增高而逐渐增加。 李婷 张世熔 张林 李怡 干文芝关键词:全钾 速效钾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