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永林

作品数:23 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检疫
  • 8篇木材
  • 6篇褐飞虱
  • 6篇飞虱
  • 5篇诱捕
  • 5篇木材检疫
  • 5篇白蚁
  • 4篇引诱
  • 4篇引诱剂
  • 4篇诱捕试验
  • 4篇抗性
  • 4篇抗药
  • 4篇抗药性
  • 3篇信息素
  • 3篇噻嗪酮
  • 3篇蠹虫
  • 3篇小蠹
  • 3篇小蠹虫
  • 3篇红火蚁
  • 2篇稻褐飞虱

机构

  • 18篇张家港出入境...
  • 1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无锡出入境检...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盐城出入境检...
  • 1篇广州出入境检...
  • 1篇惠州出入境检...

作者

  • 23篇庄永林
  • 8篇刘勇
  • 6篇杜国兴
  • 6篇戴华国
  • 5篇沈晋良
  • 4篇梁小松
  • 4篇张绍红
  • 3篇周明华
  • 3篇史晓芳
  • 2篇高聪芬
  • 2篇戴德江
  • 2篇李文红
  • 2篇邵明
  • 2篇陆军
  • 2篇汪利忠
  • 2篇张强
  • 2篇周威君
  • 2篇王彦华
  • 1篇李桂文
  • 1篇陈进

传媒

  • 10篇植物检疫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第二届青年动...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中国昆虫学会...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唑磷对不同翅型稻褐飞虱繁殖力的影响被引量:71
1999年
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三唑磷对褐飞虱的毒力, 并用其亚致死剂量 (约为 L C1 ) 处理褐飞虱三龄若虫, 存活若虫饲养至羽化后按翅型分成单对继续饲养, 观察并记录其繁殖力。结果表明, 三唑磷处理三龄若虫对其存活的长翅型和短翅型成虫的产卵均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如施用三唑磷防治水稻螟虫会促使褐飞虱在本地和迁入地猖獗发生。为此, 对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三唑磷防治水稻螟虫进行了讨论。
庄永林沈晋良陈峥
关键词:三唑磷褐飞虱繁殖力
我国进境木材中白蚁检疫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5
2004年
庄永林杜国兴周明华
关键词:进境木材
红火蚁检疫饵剂的筛选被引量:8
2007年
以鱼粉、火腿肠、甘蔗粉、蜂蜜、玉米粉、花生油等几种动植物性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触角电位反应、室内趋向反应以及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饵剂均能引起红火蚁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其中以鱼粉引起的EAG反应最大,蜂蜜引起的EAG反应最小。室内趋向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鱼粉与花生油的混合物效果最佳,反应率达到了82%。田间诱集试验结果也表明,鱼粉与花生油混合物的效果最佳。
张强张绍红庄永林陆军梁小松刘勇戴华国
关键词:红火蚁触角电位
松针盾蚧被引量:3
2004年
周明华杜国兴汪利忠庄永林
关键词:森林害虫木材同翅目
红火蚁诱捕技术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了6种引诱剂、2种诱捕器以及不同风向对红火蚁的野外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引诱剂中有4种对红火蚁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引诱剂TB1(鱼粉50g、蛋白胨40g、10%蔗糖水10ml、大豆油20ml)的效果最好,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77·6头;引诱剂TB2(火腿肠)的效果次之,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58·7头;TB4(10%蔗糖水10ml、甘蔗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6(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分别能诱捕到红火蚁7·7和29头;TB3(10%蔗糖水10ml、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5(蜂蜜)未诱捕到红火蚁.离心管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显著好于纸碟诱捕器,两种诱捕器分别诱捕红火蚁75·2和35·0头.各种饵剂在下风区的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上风区.
梁小松张强庄永林李桂文季林鹏王建国戴华国
关键词:红火蚁引诱剂诱捕器风向
小蠹虫信息素在木材检疫中的应用
利用寄主树木的挥发性组分、小蠹虫粪便中的某些成分、寄主被害后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成分等多种化合物配制了7种小蠹虫引诱剂,对非洲、大洋洲、东南亚、俄罗斯进口木材上小蠹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证明,小蠹虫对几种引诱剂反应敏感,成本...
史晓芳刘勇庄永林戴华国
关键词:小蠹虫信息素木材检疫诱捕试验引诱剂
文献传递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8
2008年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0.3~3.5倍)。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江浦(JPZY),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李文红高聪芬王彦华庄永林戴德江沈晋良
关键词:褐飞虱噻嗪酮抗性监测抗性筛选现实遗传力
张家港口岸截获油梨长鼻白蚁被引量:2
2003年
汪利忠杜国兴周明华庄永林
关键词:张家港口岸进境检疫原木
褐飞虱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时空变化及现实遗传力被引量:35
2008年
为科学用药,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7省(区)42个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1996—2003年,除了1997年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6.3倍)外,苏、皖、桂3省13个种群对吡虫啉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5倍);然而,2005年苏、浙、皖、赣、湘、桂6省(区)16个大田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迅速上升,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79~811倍);2006年,除江苏通州大田种群的抗性为627倍外,苏、浙、皖、赣、湘、桂、闽7省(区)11个种群的抗性为150~322倍,比2005年有一定程度下降,这可能与暂停使用吡虫啉有关。室内用吡虫啉对褐飞虱筛选18代,其抗性由筛选前的208.3倍上升到筛选后的1110.8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414。这暗示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后,如继续使用吡虫啉防治,其抗性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还讨论了稻褐飞虱抗药性的治理策略。
王彦华李永平陈进沈晋良李文红高聪芬庄永林戴德江周威君梁桂梅邵振润
关键词:褐飞虱杀虫剂敏感性现实遗传力抗药性
稻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检测技术被引量:57
2000年
建立了适合于测定褐飞虱对噻嗪酮敏感性的稻茎浸渍法及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用该方法检测的结果表明 :1996年安庆、江浦 ,1997年南宁种群对噻嗪酮为早期抗性 (抗性倍数为 3 0~ 3 5 ) ;1996年由南向北敏感性有下降趋势 ,而1997年该趋势不明显。
庄永林沈晋良
关键词:褐飞虱噻嗪酮抗药性水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