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冠群
- 作品数:20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等法院是否导致了法国旧制度的崩溃?——一个学术史的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自19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追问旧制度的崩溃问题,高等法院时而成为抵抗专制的象征,时而被视作阻碍绝对君主制自救的罪魁祸首。在革命余温尚存的19世纪,大多数研究者认为革命大潮不可抵挡,旧制度必然崩溃。一些研究者发现高法法官捍卫法律与公益的努力对于重建法国的政体与社会具有借鉴意义。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在民族主义潮流影响下,右翼学者呼唤强大的政府并美化绝对君主制,抨击高等法院法官阻挠改革、引发革命。其基本观点亦为左翼革命史家所接受。20世纪中后期,英美学者介入高法研究,他们深化了争论,在新史学论点的支持下破除了君主制可以改良的神话,更新了被年鉴学派边缘化的高等法院政治史,大大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间。
- 庞冠群
- 关键词:高等法院
- 启蒙时代法国的贫困治理与济贫思想的转变
- 2024年
- 在追求进步的启蒙时代,由乞丐和流浪汉等贫困人口导致的社会问题颇为突出。路易十五统治初年,王室曾结合启蒙改革家圣皮埃尔神甫的方案进行济贫实验,但受经费等因素制约以失败告终。18世纪,随着饥荒、瘟疫的减少以及战争破坏力的降低,人口不断增长,超出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带来大量失业人口。面对此困境,路易十五统治后期采用高压政策,以乞丐收容所网络镇压流民。然而这样的措施与启蒙精神背道而驰,因此饱受抨击。面对贫困治理的挫败,启蒙思想家们开始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待贫困成因,以慈善工场、职业教育等手段缓解穷人的困境。以博多为代表的重农学派学者发出了彻底改变穷人问题的呼声。此时,社会精英通过提升农业、发展教育、改善医疗、成立慈善协会等方式救助穷人,推动社会进步。这些济贫的新观念与新举措不仅影响了大革命,而且初步奠定了现代济贫理念。
- 庞冠群
- 关键词:启蒙时代贫困治理重农学派
- 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法国拉布鲁斯史学探析被引量:7
- 2015年
- 拉布鲁斯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史学家之一,他长期执教于索邦大学,其研究方法与史学范式影响了一大批学者。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拉布鲁斯,不仅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史研究,而且创立了具有马克思主义印记的社会史范式。此外,年鉴学派也正是通过拉布鲁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拉布鲁斯的史学实践在20世纪法国史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将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带入了历史学,促进了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另一方面他积极倡导心态史研究,对于文化史的繁荣亦有贡献。今天,面对日益碎化的新史学,重新关注强调经济基础、重视社会群体的拉布鲁斯史学具有一定的纠偏意义。
- 庞冠群顾杭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史
- 冉森派与18世纪法国的政治被引量:1
- 2005年
- 冉森派在18世纪法国的宗教事务与政治生活中扮演着突出的角色,它逐渐演变为一支撼动绝对君主制之舍法基础的政治力量。本文分析了旨在谴责冉森派的《乌尼詹尼图斯谕旨》(1713年)何以反而导致了冉森主义的发展壮大;探讨了以勒佩日为代表的冉森派律师如何与高等法院的法官结成冉森党并形成冉森派.高等法院立宪主义;揭示出以冉森派为核心力量的爱国党在莫普革命(1771—1774年)期间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结为了反对专制主义的同盟军,塑造出一种带有冉森主义特色的革命政治文化。
- 庞冠群
- 关键词:立宪主义高等法院宗教事务政治力量专制主义社会阶层
- 全球史与跨国史:法国革命研究的新动向被引量:6
- 2017年
- 新世纪以来,全球史与跨国史的范式被应用于法国革命史研究,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为学术传统悠久的大革命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球史与跨国史视野下的法国革命史研究侧重从全球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与法国本土的互动、帝国间的全球竞争、跨国启蒙运动等角度探讨革命的起源以及发展动力问题。在20世纪后期的革命史学中,以经济与社会因素为中心的正统派逐渐让位于强调意识形态与政治文化的修正派。新近出现的全球史与跨国史范式,在保留政治与文化因素的同时,试图在更广阔的空间内重新考察经济与社会结构问题之于大革命的意义。本文通过爬梳相关著述,探析全球视野下的法国革命起源学说,解读殖民地与大革命的关联,归纳全球转向下不同法国革命史研究路径的特征与得失。
- 庞冠群
- 关键词:全球史法国大革命
- 从社会史到文化史:法国资产阶级研究范式的变迁被引量:1
- 2010年
- 20世纪6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研究的社会史范式在拉布鲁斯的引导下确立。这一范式广泛挖掘新史料并大量应用计量方法,深入考察了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但是,该范式因重视经济活动、轻视文化和心态等因素而遭到批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资产阶级研究发生了从社会史到文化史的转变,资产阶级认同成为了广受关注的主题。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些研究者从日常文化实践的方方面面中寻找资产阶级认同的有力证据时,美国学者莎拉.马萨却论证了法国资产阶级认同缺失的问题。关于资产阶级研究的不同路径实际上体现了史学家对于社会阶级的不同理解。本文主张形成关于阶级的综合认识,以使不同研究范式的融合成为可能。
- 庞冠群
- 关键词:社会史文化史
- 见贤思齐、臻于至善:18世纪法国社会中富含美德的竞争观念被引量:1
- 2013年
- "émulation"乃是18世纪法国精英经常谈及的概念,在启蒙时代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颇为重要的角色。该词具有竞争之含义,但它所指的不是对于利益、权力与财富的争夺,而是在美德、优点和荣誉方面追赶甚至超越他人。18世纪后期,此概念在保有其追求美德与优长之意蕴的同时,逐渐深化了参与竞争,获取成功的内涵。这一趋向与当时法国教育、艺术领域以及各省学院中盛行以竞赛、展览和征文等形式鼓励竞争意识的现象相一致。启蒙时代的某些法国精英力图将本质上体现了贵族精神的竞争意识转变为一种民族精神,从而实现社会改良之目的。他们希冀通过倡导竞争观念重塑法国人的道德风尚与精神面貌,并且推动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 庞冠群顾杭
- 关键词:美德法国社会启蒙时代社会改良
- 从绝对主义理论看法国旧制度末年君主制改革的困境被引量:5
- 2008年
- 18世纪70年代初,法国的司法大臣莫普进行了一次打击高等法院、加强王权的改革。然而,这次改革终因缺乏社会支持、饱受抨击而走向失败。司法界著名人物马尔泽尔布从绝对君主制应反对专制主义、遵守根本法并保护臣民财产权等原则出发,大力批判了莫普的举措。马尔泽尔布与莫普之间的冲突正体现了法国绝对主义的内在张力,它既宣言王权之绝对性又规定了王权之限度。改革所引发的争论开启了关于根本法的讨论,加深了人们对专制主义的痛恶,并促成了超越绝对主义的自由君主制理念,这些都加剧了旧制度末年法国君主制的困境。
- 庞冠群
- 关键词:绝对主义根本法高等法院
- 自下而上:罗伯特·达恩顿的法国启蒙运动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通过挖掘鲜为人知的档案材料并借鉴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罗伯特.达恩顿形成了研究法国启蒙运动的独特路径——“观念的社会史”。此种研究方法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力图在社会的网络结构中追踪思想观念的传播。达恩顿认为,被研究者忽视的下层文人和地下出版物是启蒙精神与革命意识形态向社会渗透的重要载体。通过考察格拉布街文人的悲惨境遇与激进思想,勾勒传播畅销禁书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他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启蒙运动研究,并重新阐释了启蒙与革命的关联。达恩顿史学对18世纪法国的思想、文化史研究影响深远,但同时也因其解释框架排除了著名哲人与经典文本而遭受批评。
- 庞冠群
- 关键词:启蒙运动
- 启蒙时代巴黎小人物的世界——阿莱特·法尔热的民众史研究
- 2023年
- 阿莱特·法尔热是18世纪法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半个世纪以来,她以丰富的著述呈现出启蒙时代巴黎民众艰辛酸楚的城市生活轨迹。其作品既体现了法国史学发展的传承,同时也折射出从经典社会史到新文化史的转变。作为年鉴学派传人,她响应费弗尔与芒德鲁研究感受性与情感的倡议;同时她拒绝社会史研究中对结构与进程的偏好。她并不考察历史中的大事件,转而在大背景中关注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事件以及他们的身体与言语。她深受福柯影响,坚信历史中无名者的重重艰辛凝聚在只言片语中。她拒绝长时段,反驳心态史关于死亡心态与儿童研究的某些结论,批判心态史很难重现社会关系中的张力。长期钻研司法与警方档案的法尔热,致力于书写社会生活中的分歧与对抗,就此而言,其研究保留了法国经典社会史的底色,同时又拓展了社会史研究的边界。
- 庞冠群
- 关键词:启蒙时代社会史年鉴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