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群
- 作品数:97 被引量:1,12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荔枝果皮蜡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我国南方,是华南地区的特产水果和主栽水果.采后荔枝果皮褐变速度之快,在其他水果中是极为罕见的,严重降低了荔枝的商品价值、限制了其销售范围.
- 龚意辉庞学群张雪莲张昭其
- 关键词:荔枝基因表达
- 荔枝裂果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1
- 2024年
- 荔枝是我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优质特色果树,也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植物具假种皮果实中的代表性果树,但生长发育过程中裂果频发影响其产量和果实品质,优质荔枝品种‘糯米糍’‘桂味’等的果实裂果更为严重。了解裂果因素、培育抗裂品种等对预防和减轻裂果,进而促进荔枝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综述介绍了荔枝裂果现象,归纳了水果裂果类型的多样性,强调了荔枝果实沿缝合线开裂的特殊性,从生长环境条件、品种特性(遗传基因、果实大小、种核类型、果皮特性)等角度总结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品种间荔枝裂果发生的原因,以及包括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钙含量、细胞壁组分及其相关酶等的生理与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尽管不同荔枝品种果实的裂果敏感性存在极大差异,然而迄今仍然未能筛选到与裂果相关的关键酶或主效基因;与其他水果相比,荔枝裂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荔枝裂果高峰期处于青果期至转色期,裂果总是沿缝合线开裂且果肉保持完整,将来应加强对荔枝果实缝合线的结构与裂果的关系、种核类型可能对裂果敏感性有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 李茜玟孙浩爽庞学群张昭其
- 关键词:荔枝裂果现象裂果原因缝合线分子机制
- 荔枝无硫安全保鲜方法
- 本发明涉及水果保鲜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是:先将成熟新鲜荔枝果实进行高温热水短时浸果处理,再于果皮护色保鲜液中浸泡,然后在低温下贮藏。本方法能使荔枝果实低温保鲜期达50~80天,货架期2~4天,克服了药物保鲜方法中皮色...
- 季作梁张昭其胡位荣黄雪梅庞学群
- 文献传递
- 一种果蔬保鲜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果蔬保鲜的方法,即在装有充分预冷过的新鲜果蔬的贮藏箱体中放置内部装有干冰的包装体,包装体上设有开孔,贮藏箱体密封包装,常规低温贮运或保温贮运;在包装果蔬的贮藏箱体中添加干冰,干冰...
- 张昭其黄雪梅 沈斯达庞学群张雪莲
- 文献传递
- 一种青蒿提取物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蒿提取物和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青蒿提取物是利用生产青蒿素过程废弃的青蒿废渣或者直接由青蒿植株制备得到,其对多种果蔬采后微生物病害的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柑桔青绿霉菌、香蕉和芒果炭疽病、荔枝霜疫霉病...
- 张昭其汪跃华庞学群古文祥黄雪梅
- 文献传递
- 分阶段SO_2缓释剂处理结合冰温对龙眼贮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Lour.‘Shixia’为材料,研究了分阶段SO2缓释剂处理结合冰温贮藏技术对龙眼果实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与3℃对照果实相比,分阶段SO2缓释剂结合冰温贮藏技术提高了果皮的h值,改善了果皮色泽,降低了果实呼吸强度,显著抑制了果皮PPO活性,提高了果皮细胞膜透性,贮藏48 d好果率为91.15%,较好地维持了果肉品质和维生素C(Vc)、可滴定酸(TA)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直接SO2缓释剂结合冰温贮藏技术相比,该技术显著降低了果肉SO2残留量.
- 庞学群张辉玲龚家贱张昭其
- 关键词:龙眼冰温贮藏
- 荔枝果皮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被引量:46
- 2004年
- 经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和SephadexG-75柱层析分离,从荔枝果皮中分离提纯了过氧化物酶(POD),该酶被纯化了12.5倍,产率为1.9%。经SDS-PAGE确定为单一条带。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对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经75℃处理30min,酶活性只损失50%。最适pH约为6.5,但在pH4.0-8.0范围内活力仍比较稳定。该酶在25℃和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0)条件下对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没食子酸的Km分别是2.75、12.4和12.8mmol/L。二硫苏糖醇和抗坏血酸能完全抑制POD活性,L-半胱氨酸、柠檬酸、FeSO4、GSH、SDS和ZnSO4对POD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FeCl3和CuSO4对POD则有较好的激活作用。
- 庞学群段学武张昭其徐凤彩季作梁
- 关键词:荔枝过氧化物酶纯化
- 贮藏温湿度对接种粉红单端孢霉的苹果毒素含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以接种粉红单端孢霉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贮藏期间果实中毒素种类及含量、粉红单端孢霉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明确贮藏温湿度对接种苹果产生毒素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对接种后果实的腐烂程度及毒素积累量的影响如下,在2、15、25℃温度条件下,随温度的升高果实的腐烂程度加重,粉红单端孢霉在2℃虽能生长但并不产生毒素,在15、25℃温度条件下在贮藏期均有TeA毒素检出,且25℃条件下苹果中毒素含量高于15℃。在65%~70%、75%~80%、90%~95%湿度条件下,贮藏在75%~80%湿度条件的接种苹果腐烂程度最严重,TeA毒素积累量最大。在同一湿度条件下,接种苹果中毒素积累与苹果在贮藏期间的腐烂直径及乙烯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贮藏湿度越高,苹果中毒素与其各项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越强。说明贮藏温度和湿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种苹果中的毒素含量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 李晓慧蒲婉璐李志文梁丽雅闫师杰张秀玲庞学群
- 关键词:苹果生理指标
-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采后香蕉果实耐冷性与活性氧信号的关系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对采后香蕉果实耐冷诱导的效果及其对活性氧代谢、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香蕉果皮用10μmol·L-1MeJA处理1min,在20℃恒温培养1d(取样作第0天),然后置于7℃下离体培养10d,测定果皮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NADPH氧化酶以及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香蕉果皮相比,10μmol·L-1MeJA处理的冷害指数较低、细胞膜透性增加缓慢;MeJA处理诱导了果皮H2O2含量和产生速率的提高,并维持了前4d的高水平,而MeJA处理降低了CAT和APX的活性,并在前4d维持了较低的水平;研究还发现,MeJA处理还诱导了NADPH氧化酶和Ca2+-ATPase活性的升高。【结论】MeJA诱导的活性氧猝发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诱导了香蕉果皮冷害和耐冷诱导,并可能与钙信号相关。
- 王海波黄椿颖庞学群徐兰英张昭其
-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冷害活性氧
- BABA诱导香蕉果实抗病性与贮藏期活性氧积累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和贮藏期果皮活性氧含量、抗病相关酶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探索抗病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香蕉果实经5 g·L-1 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或预先用3.14 mg·L-1的二苯基碘(活性氧合成酶NADPH氧化酶的专一性抑制剂,diphenylene iodonium,DPI)低压渗透,再做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处理后0、3、6、12、24、48、72 h分别接种2?105个/mL炭疽病菌孢子于果皮上,并测定接种果实在(20±2)℃、85%—95%湿度(RH)下贮藏5—16 d的病斑直径;测定处理24 h后接种果实在(20±2)℃、RH 85%—95%下贮藏期间的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β-1,3-葡聚糖酶(GUN)、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CHI)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处理果实贮藏5 d后,经BABA处理24 h后接种炭疽病菌孢子的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果实的明显减小,表明BABA处理需要适当的诱导时间才能产生效果;该BABA处理果实在贮藏期间的产生速率和活性氧合成酶MaNOX表达在贮藏5—12 d均明显高于对照;CAT活性和MaCAT表达量分别于贮藏5 d和1—5 d明显高于对照;APX活性和MaAPX表达量分别在5—8 d、14 d和1—5 d明显高于对照;CHI活性和MaCHI表达量分别在5—12 d和1—5 d高于对照,GUN活性和MaGLU表达量均于8—14 d高于对照,PAL活性和MaPAL1表达量均在12—14 d高于对照;其它时间点差异不大。二苯基碘(活性氧合成酶抑制剂,DPI,3.14 mg·L-1)结合BABA(5 g·L-1)处理香蕉果实抑制了上述BABA处理的效果。【结论】活性氧参与了BABA诱导香蕉抗病性的过程,BABA处理启动了香蕉活性氧的保护机制,包括活性氧水平提高、清除酶活性协同增强和抗病相关蛋白应答等,从而增强了香蕉果实的抗病性。
- 谭卫萍庞学群张昭其黄雪梅
- 关键词:香蕉果实Β-氨基丁酸炭疽病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