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瑞花

作品数:40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皮损
  • 9篇细胞
  • 6篇免疫
  • 5篇红斑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狼疮
  • 4篇红斑狼疮
  • 3篇带状疱疹
  • 3篇神经痛
  • 3篇皮肤
  • 3篇紫外线
  • 3篇组织化学
  • 3篇疱疹
  • 3篇先天性厚甲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经痛
  • 3篇基因
  • 3篇红斑狼疮皮损

机构

  • 36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峰峰矿务局总...

作者

  • 40篇康瑞花
  • 31篇高顺强
  • 11篇林元珠
  • 8篇张国强
  • 5篇袁永贵
  • 4篇李艳华
  • 4篇李美洲
  • 4篇张胜逆
  • 4篇王曙霞
  • 3篇程毅
  • 2篇王文氢
  • 2篇丁秋允
  • 2篇张红岩
  • 2篇赵桂香
  • 2篇赵建伟
  • 2篇朱敬先
  • 1篇万力
  • 1篇常建民
  • 1篇冯义国
  • 1篇唐旭华

传媒

  • 10篇河北医药
  • 7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实用疼痛学杂...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疼痛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管型毛发合并牵拉性脱发1例被引量:2
2008年
康瑞花袁永贵高顺强林元珠
关键词:管型毛发浅表淋巴结头顶部患者母亲自觉症状疾病患者
以阴囊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被引量:2
2006年
康瑞花李艳华高顺强林元珠
关键词:二期梅毒阴囊结节关节疼痛表面糜烂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发林生地霉感染一例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报道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发林生地霉引起的地霉病1例。方法多次取患者体表分泌物、血、尿液做真菌直接镜检,同时接种于沙氏培养基做真菌培养。对阳性分离株进行光学显做镜观察,同时应用PCR扩增其26S rDNA D1/D2区域,在DNA自动测序仪上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在基因库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通过系统树显示亲缘关系。结果患者左手背脓液直接镜检,可见大量孢子和少量透明菌丝。连续3次血、尿真菌培养,均有形态一致的白色菌落生长,皮损分泌物培养阴性,联用伊曲康唑和大蒜素治疗1周后均转为阴性。阳性分离株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链状排列的关节孢子、芽生孢子及少量菌丝。DNA序列分析显示阳性分离株(Hebei-1)的26S rDNA D1/D2区序列与脓癣样皮损分离株(Changzheng-1)比较有1个碱基的差异,与林生地霉模式菌株比较有4个碱基的差异,基于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其与Changzheng-1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伴发林生地霉感染。
高顺强朱敬先林元珠唐旭华康瑞花
关键词:林生地霉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采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每晚外用1次;对照组采用他扎罗汀乳膏,每晚外用1次,连续应用56天。结果治疗后,两组皮损数目均减少。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56%和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和2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国强王文氢康瑞花王曙霞王正想高顺强
关键词:痤疮寻常性异维A酸红霉素
Wnt信号转导通路在皮肤肿瘤中的作用研究
2009年
康瑞花张胜逆高顺强
关键词:皮肤肿瘤分子生物学
河北地区人群中波高能紫外线最小红斑量值的测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河北地区人群中波高能紫外线(MW high-energy UV)条件下的最小红斑量(MED)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皮肤日光反应类型的关系。方法以美国DuaLightTM高能紫外线治疗仪UV120-2型为光源,测定90例健康志愿者腹部正常皮肤的MED值的范围。结果 90例健康受试者的MED值为(175±49)mJ/cm2。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男性组的MED值为(171±48)mJ/cm2,女性组为(180±49)mJ/cm2,2组ME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37);按皮肤类型进行分层发现,Ⅳ型组的MED值(183±49)mJ/cm2高于Ⅲ型组(156±42)mJ/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1);进行年龄与MED值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未发现MED值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r2=0.32,P=0.18)。结论初步掌握河北地区人群的高能中波紫外线下最小红斑量值的正常值范围,发现其与皮肤日光反应型有显著关系,但与年龄、性别无关。
张国强王曙霞胡彩霞程毅康瑞花张燕高顺强
关键词:皮肤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在斑秃皮损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在斑秃皮损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斑秃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NGF在 3 0例斑秃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 ,以 16例正常人头皮为对照。结果 斑秃皮损中NGF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NGF的表达减弱可能与斑秃的发病有关。
康瑞花高顺强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斑秃免疫组化发病机制
E-cadherin在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尖锐湿疣及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40例尖锐湿疣、30例宫颈鳞癌及30例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钙黏蛋白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在尖锐湿疣与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6,P<0.05)。结论 E-cadherin在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并与细胞的恶性转化有关。
周慧丽周惠斌康瑞花何立花马俊彪
关键词:E-钙黏蛋白尖锐湿疣宫颈鳞癌
E-cad/cat复合体相关蛋白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E-钙黏附素/连环素(E-cad/cat)复合体相关蛋白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CA患者(CA组)皮损和30例包皮环切术中切除的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中的E-cad/cat复合体相关蛋白,即E-钙黏蛋白(E-cad)、β-连环素(β-cat)及P120-连环蛋白(P120ctn)。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cad在CA组组织中表达下调(P<0.01);β-cate在CA组组织细胞膜中表达下调(P<0.01),在胞质中表达上调(P<0.05);P120ctn在CA组组织中表达下调(P<0.01)。结论 E-cad/cat复合体在CA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周慧丽周惠斌康瑞花何立花
关键词:尖锐湿疣E-钙黏蛋白Β-连环素
生长因子与斑秃发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斑秃(alopecia areata AA)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发疾病之一,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最近有人提出部分生长因子的代谢紊乱与斑秃的发病有关.该实验拟对斑秃患者的血清及皮损中多种生长...
康瑞花
关键词:斑秃斑秃发病代谢异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