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颖

作品数:51 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4篇乳腺
  • 14篇肿瘤
  • 13篇乳腺癌
  • 13篇腺癌
  • 11篇教学
  • 9篇增殖
  • 8篇胃癌
  • 8篇胃肿瘤
  • 6篇白杨素
  • 5篇蛋白
  • 5篇增殖抑制
  • 5篇手术
  • 5篇免疫
  • 5篇基质
  • 4篇蛋白酶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生长...
  • 4篇能学

机构

  • 50篇南华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0篇康颖
  • 26篇刘红光
  • 11篇王汉群
  • 10篇曾谷清
  • 10篇谷依学
  • 9篇邹飞燕
  • 8篇高勇强
  • 6篇王雄宇
  • 6篇赵茂勋
  • 6篇文波
  • 5篇黄靓
  • 4篇李汉贤
  • 4篇朱梦霞
  • 4篇刘登辉
  • 3篇唐志晗
  • 3篇方松清
  • 3篇高天舒
  • 3篇佘键涛
  • 3篇张超
  • 3篇刘芳

传媒

  • 11篇南华大学学报...
  • 5篇西部素质教育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美国中华临床...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3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端端吻合教学演示模型,其包括由软性材料制成的两个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管状体至少在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两排孔,其中,靠外的一排孔同时贯穿外层和内层,靠内的一排孔仅贯穿外层,所述两排孔均...
康颖刘红光
一种教学用动物肢体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教学用动物肢体固定器,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有第一滑槽,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底板设有与连接块对应的第一凹...
康颖
白杨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白杨素(Chrysin,ChR)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Balb/c-nu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共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即对照组、白杨素30mg/kg治疗组、白杨素60 mg/kg治疗组、白杨素120 mg/kg治疗组。观察不同剂量白杨素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百分比。结果各治疗组肿瘤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及30 mg/kg、60 mg/kg、120 mg/kg白杨素治疗组对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是0%、23.80%、40.36%、61.19%。各组凋亡率分别是(7.8±3.7)%、(15.2±2.2)%、(22.0±3.1)%、(53.0±9.2)%,白杨素60mg/kg和120 mg/kg治疗组抑制作用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杨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体内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康颖刘红光谷依学曹建国
关键词:胃肿瘤白杨素凋亡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的临床报告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 5 -FU +CF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进展期胃癌中的运用。方法  32例局部进展期 (中晚期 )胃癌病人行 5 -FU +C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 ,并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病理变化 ,并有 1 6例患者观察了影像学变化。结果 临床改善率 78.1 % ,组织病理学有效率 68.8% ,影像学肿块有效缩小率 43.8% ,肿块R0切除率 71 .9%。结论 胃癌的新辅助化疗能提高肿瘤R0切除率 ,改善预后 ,提高肿瘤综合治疗效果 ,5 -FU +CF手术前化疗方案值得推广。
刘红光康颖徐刚
关键词:胃癌新辅助化疗
7-二氟亚甲基-5-烯丙基黄酮抑制人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前期研究表明,以白杨素(Chrysin,5,7-二羟基黄酮,ChR)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和合成的系列衍生物即7-二氟亚甲基-5-取代烷氧基黄酮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其中7-二氟亚甲基-5-烯丙基黄酮(...
康颖
关键词:白杨素凋亡
慕课时代临床技能学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3
2018年
文章首先对传统临床技能学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论述,其次指出慕课引入临床技能学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临床技能学中开展慕课教学的措施,即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录制慕课教学视频;建立仿真实验平台;建立互动区域;更新教学方法;完善长期跟踪性的综合考评模式。
王芳朱梦霞黄靓邹飞燕邹飞燕王汉群康颖高勇强
关键词:临床技能学教学改革
PCNA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裸鼠骨肉瘤的效应
2008年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义寡核苷酸对裸鼠骨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BALC/C裸鼠皮下骨肉瘤模型12只,随机分为PCNA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接种MG-63人成骨肉瘤细胞后24 h内用PCNA反义寡核苷酸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每周2次,连续4周;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的生长情况、裸鼠的一般情况与生存期。断颈处死裸鼠,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大小,天平称量肿瘤的重量。结果PCNA-ASODN治疗组裸鼠骨肉瘤的生长受到抑制,抑瘤率为46.53%。结论PCNA反义寡核苷酸对骨肉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反义技术可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曾谷清方松清王汉群康颖高勇强
关键词:PCNA反义寡核苷酸骨肉瘤
一种教学用半围式无菌手术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教学用半围式无菌手术服,涉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其包括手术服本体及可拆卸连接于手术服本体的教学监测部件,教学监测部件包括与手术服本体的前襟连接的第二前襟及套于手术服本体的衣袖外的袖套,第二前襟上设有蓄电...
康颖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 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 48例手术切除后的胃癌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HIF - 1α、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HIF - 1α蛋白呈高表达 ,阳性率为 66.7% ,VEGF阳性表达率为 60 .4%。HIF -1α、VEGF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 ,VEGF阳性表达与HIF - 1α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依赖于HIF - 1α ;HIF - 1α及VEGF过表达与胃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 。
谷依学李汉贤王汉群康颖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肿瘤
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3例乳腺癌标本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53例乳腺癌组织中P16蛋白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7%和71.7%,其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和PR的表达无关(P>0.05),而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P16与PCNA两者的表达亦具有相关性。结论P16和PCN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的生物学标记。P16可作为临床上判定乳腺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曾谷清康颖高天舒王汉群高勇强
关键词:乳腺癌P16蛋白PCNA细胞增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