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彭莹

作品数:80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学成
  • 16篇化学成分
  • 14篇活性
  • 11篇色谱
  • 11篇葡萄糖
  • 9篇杨桃
  • 9篇药物
  • 9篇相色谱
  • 7篇抑制剂
  • 7篇制剂
  • 7篇气相色谱
  • 7篇教学
  • 6篇桑寄生
  • 6篇糖苷酶抑制剂
  • 6篇葡萄糖苷酶抑...
  • 6篇鳖甲
  • 5篇糖苷
  • 5篇糖苷酶
  • 5篇葡萄糖苷
  • 5篇葡萄糖苷酶

机构

  • 5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3篇广西中医学院
  • 11篇广西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慈溪市人民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广西轻工业科...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79篇廖彭莹
  • 17篇卢汝梅
  • 14篇李兵
  • 11篇韦建华
  • 10篇廖丹葵
  • 9篇孙丽霞
  • 9篇周利琴
  • 9篇孙建华
  • 8篇潘为高
  • 7篇张颖君
  • 7篇王东
  • 7篇杨崇仁
  • 5篇李耀华
  • 5篇陈俊
  • 5篇罗彭
  • 5篇王一飞
  • 5篇朱小勇
  • 4篇霍丽妮
  • 4篇蔡少芳
  • 4篇裴赢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大众科技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药材
  • 3篇中成药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草药
  • 2篇广州化工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指纹图谱和多指标含量测定分析广山楂炒炭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
2023年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与4种指标成分定量测定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广山楂、广山楂炭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100-5C 18柱(250mm×4.6mm,5µ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波长220nm,流速0.6ml/min;柱温33℃;进样量10µl。[结果]以根皮苷色谱峰作为对照,对10批广山楂与广山楂炭饮片色谱图进行分析,确定12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63以上;原儿茶酸、儿茶素、柚皮苷、根皮苷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7,加样回收率99.12%~101.30%,RSD≤2.00%。[结论]该研究方法简便、准确、可行,可用于广山楂及广山楂炭的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杨海玲刘振杰刘振杰廖彭莹廖彭莹
关键词:指纹图谱原儿茶酸儿茶素柚皮苷
两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炮制三七和广东土牛膝
廖彭莹
关键词:广东土牛膝化学成分
寄主为人面果的桑寄生挥发油成分研究
目的:分析寄主为人面果的桑寄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SFE-CO2)提取桑寄生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
李兵朱小勇廖彭莹韦建华
关键词:桑寄生挥发油成分水蒸气蒸馏超临界萃取法
文献传递
壮药龙骨风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研究壮药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龙骨风95%乙醇和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北贯众醇-30-O-β-D-吡喃木糖苷(1)、海松酸(2)、9α-羟基-1β-甲氧基石竹烷醇(3)、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4)、十六烷酸甘油酯(5)、丁香烷二醇(6)、decumbic acid(7)、正二十四烷(8)、对香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反式咖啡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桫椤诺生A(11)、原儿茶醛(12)、原儿茶酸(13)、豆甾烷-3, 6-二酮(14)、β-谷甾醇(15)和胡萝卜苷(16)。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骨风新苷A,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卢汝梅曹敏廖彭莹韦建华
基于微弹幕技术的高职微课教学探讨
2020年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和融合,教学改革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为了创新高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文章以《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这门课程为例,通过实践探索了将微课、微信与弹幕技术有机结合(简称"微弹幕-微课"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摸索,促进了课堂互动交流,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陈美安黄健军贾智若廖彭莹
关键词:教学效果
基于动物体内指标的枇杷果利尿活性物质部位及单体筛选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果的动物体内利尿作用,获得利尿活性物质部位和活性单体,阐述枇杷果利尿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开发和研制枇杷果植物药利尿剂奠定基础,通过试剂法提取、系统溶剂萃取制备枇杷果各极性物质部位。依据生物活性跟踪法,以小鼠体内利尿为活性指标,柱色谱等为分离纯化方法,筛选出利尿物质部位,并进一步追踪利尿单体。追踪过程中通过先小量摸索、后大量分离制备的策略,解决体内给药剂量过大的问题。通过波谱法鉴定单体结构。结果表明,枇杷果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段有较显著的体内利尿活性(P<0.05),利尿强度接近氢氯噻嗪而稍弱于呋噻米,利尿作用速度较缓和。从乙酸乙酯萃取段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利尿活性物质,经鉴定为熊果酸,利尿作用显著(P<0.05),利尿强度接近氢氯噻嗪而稍弱于呋噻米,利尿作用速度较缓和。枇杷果药食两用,其乙酸乙酯萃取段可有望开发为长期使用的安全天然利尿药物。熊果酸是枇杷果利尿作用的物质基础,其含量可作为该药材利尿用途方面的质量控制指标。该研究是直接通过动物体内药理指标筛选活性单体成功的不多案例之一,具有方法学借鉴价值。
罗彭任赛赛梁宁陈攀廖彭莹潘为高
关键词:乙酸乙酯部位利尿
从杨桃根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杨桃根中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杨桃根晾干后粉碎;2)取杨桃根粗粉投入水中浸泡,煎煮过滤,重复3次,得到水提取液;浓缩;再加入乙醇,沉淀过夜,抽滤,取上清液,浓缩,得到浓缩上清...
廖彭莹李承曼陈慧萍唐丽娟陈颖燃
文献传递
杨桃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化学组成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杨桃叶、果实和根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石油醚回流提取法获取杨桃不同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化学组成。结果:从杨桃叶中鉴定了11个化合物,萜类成分相对含量最高(58.55%),从果实中鉴定了31个化合物,脂肪族成分相对含量最高(72.67%),从根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芳香族成分相对含量最高(31.59%);叶和果实共有成分有壬醛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叶和根共有成分为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果实和根共有成分有十四烷、十七烷、十八烷和二十二烷。结论:杨桃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杨桃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了更多化学信息,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杨桃资源。
廖彭莹周忠玉李耀华吴亚萍莫维玲李承曼
关键词:杨桃脂溶性成分果实
食用海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抑制动力学被引量:12
2019年
为探讨广西食用海藻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抑制作用动力学。采用萃取法制得食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的甲醇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采用体外筛选(PNPG)法筛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部位。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高抑制活性部位的反应动力学,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判断抑制剂与酶作用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食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紫菜的乙酸乙酯部位抑制活性相对较高,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89 mg/mL,其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1.45 mg/mL)。食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抑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抑制类型。广西食用海藻的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冯学珍覃慧逢赵丽婷冯书珍廖彭莹
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动力学食用海藻
不同辅料炮制对吴茱萸指标性成分及体外肝细胞毒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不同辅料炮制对吴茱萸指标性成分含量以及体外肝毒性作用的影响,初步解析炮制原理。方法制备吴茱萸生品以及吴茱萸不同辅料炮制品(甘草制吴茱萸、盐炙吴茱萸、酒炙吴茱萸、醋炙吴茱萸、黄连炙吴茱萸、姜炙吴茱萸),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以及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采用CCK-8法测定L02肝细胞的细胞抑制率(%),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与吴茱萸生品比较,不同辅料炮制都能提高浸出物含量、降低挥发油含量,但对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含量,不同辅料炮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辅料炮制后均能降低对L02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其中以姜炙吴茱萸、甘草制吴茱萸和盐炙吴茱萸的减毒作用较好,酒炙吴茱萸、醋炙吴茱萸和黄连炙吴茱萸的减毒作用次之。结论不同辅料炮制会对吴茱萸的指标性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体外肝毒性减毒效果的不同程度变化。
刘舒凌廖彭莹吴燕春黎倩秀劳春琴朱明凤
关键词:辅料肝毒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