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丕红

作品数:163 被引量:46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7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5篇烧伤
  • 55篇皮瓣
  • 32篇创面
  • 26篇细胞
  • 25篇外科
  • 21篇外科皮瓣
  • 20篇皮瓣修复
  • 19篇缺损
  • 16篇手术
  • 14篇软组织
  • 14篇创面修复
  • 13篇凋亡
  • 12篇蛋白
  • 12篇瘢痕
  • 11篇畸形
  • 10篇组织缺损
  • 10篇细胞凋亡
  • 9篇烧伤后
  • 8篇电烧伤
  • 8篇诊治

机构

  • 160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162篇张丕红
  • 133篇黄晓元
  • 65篇任利成
  • 65篇龙剑虹
  • 62篇梁鹏飞
  • 58篇曾纪章
  • 52篇张明华
  • 40篇杨兴华
  • 35篇肖目张
  • 34篇周捷
  • 28篇谢庭鸿
  • 20篇范鹏举
  • 18篇雷少榕
  • 13篇刘雄
  • 13篇崔旭
  • 10篇钟克勤
  • 8篇蒋碧梅
  • 8篇马恩庆
  • 7篇刘赞
  • 6篇李莉莉

传媒

  • 33篇中华烧伤杂志
  • 6篇中华整形外科...
  • 6篇中华烧伤与创...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医学工程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华损伤与修...
  • 4篇2010年第...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第八届全国烧...
  • 3篇第四届全国烧...
  • 3篇全国危重烧伤...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烧...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19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4篇2009
  • 7篇2008
  • 16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1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部联合瓣修复复杂手部创面
2004年
目的总结手部复杂创面修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1991年7月~2004年7月13年来16例应用腹部联合皮瓣修复手部复杂的创面.应用共蒂髂腰部、下腹部两皮瓣联合转移2例;髂腰皮瓣联合同侧一个或两个随意瓣7例;双侧髂腰皮瓣联合转移修复同一只手4例,髂腰皮瓣联合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筋膜瓣2例,髂腰皮瓣联合瓣下筋膜瓣1例,3例筋膜瓣均用来填塞腕部电烧伤后旋前方肌间隙.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边缘少许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下感染,换药后愈合;除1例严重腕部电烧伤术后手部功能较差外,其余15例术后手部活动基本恢复,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复杂手部创面,选用腹部联合瓣修复,方法简单、安全,只要能灵活运用一般能得到有效修复.
张丕红龙剑虹谢庭鸿曾纪章黄晓元
关键词:手部创面筋膜瓣皮肤移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在表皮生长因子诱导HaCaT角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β,PPARβ)调控Ha...
梁鹏飞蒋碧梅杨兴华肖献忠黄旭龙剑虹张丕红肖目张谢庭鸿黄晓元
文献传递
小腿中段腓动脉穿支皮瓣临床应用
张明华曾纪章梁鹏飞刘雄周捷张丕红谢庭鸿任利成黄晓元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SA)侵袭烫伤家兔后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将24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烫伤组、SA侵袭2h组、SA侵袭6h组,每组6只。对照组家兔37℃模拟烫伤;其余3组家兔均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烫伤,SA侵袭2、6h组分别于伤后18、22h经耳缘静脉注射2mL(1.0×10^8CFU/mL)对数生长期SA悬液。4组家兔致伤后24h取颈动脉血分离获取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4组家兔淋巴细胞平均蛋白质点数约为1030个;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19个,鉴定了其中11个蛋白质点,包括10种蛋白质。表达下调的蛋白质有丝切蛋白、胞溶质蛋白A、泛素、核苷二磷酸激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膜联蛋白1,而过氧化物氧化还原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家兔烫伤后或烫伤+SA侵袭后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伤后免疫抑制和脓毒症的发生有关。
张丕红杨柳荣李莉莉曾纪章黄晓元
关键词:葡萄球菌金黄色淋巴细胞蛋白质组
变性真皮与正常皮肤中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研究
梁鹏飞郭在文张丕红黄晓元
浅谈薄型穿支皮瓣切取与穿支血管探测和皮瓣血运评估被引量:2
2023年
修复重建不仅仅是对不同部位组织器官缺损的简单修复和再造, 更需要与缺损匹配、以假乱真的完美修复, 穿支皮瓣的薄型化策略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 单纯皮肤穿支皮瓣理念及其临床应用颠覆了以往皮瓣必须携带真皮下血管网的传统观念, 拓展了人们对皮瓣外科的认知程度, 有望提高修复重建水平。该文针对穿支皮瓣的薄型化切取, 特别是最新的厚度类似于全厚皮的单纯皮肤穿支皮瓣的切取, 以及穿支血管的术前探测、穿支皮瓣的血运评估及其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提出与受区缺损完美匹配的"金缮"修复, 还对单纯皮肤穿支皮瓣的穿支体区和三维可视化数字解剖等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丕红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薄型皮瓣
额部皮瓣和上臂皮瓣移植修复鼻缺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额部扩张皮瓣和上臂带蒂皮瓣在鼻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990-09/2005-09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鼻缺损患者24例,均知情同意。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12例,主要为全鼻缺损和鼻大部分缺损;上臂带蒂皮瓣修复12例,主要为鼻下段鼻翼、鼻小柱缺损,其中一期皮管成形同时转移修复较小范围鼻下段鼻翼、鼻小柱缺损4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鼻修复后外形、鼻部皮肤颜色与质地及供区瘢痕情况。结果:鼻缺损患者24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随访3个月至两年,其中3-6个月8例,6个月至1年10例,1-2年6例。皮瓣全部成活,修复效果基本满意。额部扩张皮瓣修复者鼻部质地、颜色优于上臂带蒂皮瓣,上臂带蒂皮瓣修复者供区瘢痕较隐蔽。结论:额部扩张皮瓣和上臂带蒂皮瓣对鼻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基本满意。
张丕红龙剑虹任利成谢庭鸿曾纪章黄晓元
关键词:鼻成形术外科皮瓣
体表巨大脉管瘤的手术修复
脉管瘤包括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是胚胎时期血管、淋巴管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的常见疾病,起源于脉管内皮细胞和周围细胞增生,具有肿瘤和畸形双重特性.血管瘤病变分为两大类,即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瘤是以血管内皮细...
黄晓元任利成张丕红
关键词:儿童患者脉管瘤手术修复临床疗效
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缺损受区血管的选择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下肢缺损受区血管的选择.方法:总结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下肢缺损共29例.其中膝部创面4例,小腿9例,足、踝部15例,膝下至足背严重撕脱1例;背阔肌瓣移植16例,股前...
张丕红黄晓元龙剑虹范鹏举任利成曾纪章肖目张
6例特重烧伤真菌感染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6例特重烧伤真菌感染病例。采用静脉滴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静滴,无混合感染者尽量不用或选择窄谱抗生素防治细菌感染;并积极及时切痂植皮覆盖创面,特别是可疑霉菌感染创面。结果白色念珠菌感染3例,曲霉菌2例,毛霉菌1例;除1例曲霉菌感染来势凶猛治疗失败外,其余5例均治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积极切痂等创面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张丕红黄晓元梁鹏飞李宪龙剑虹
关键词:特重烧伤真菌感染氟康唑伊曲康唑抗生素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