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历史地理
  • 2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遗址
  • 4篇古环境
  • 2篇新石器
  • 2篇石器
  • 2篇农业
  • 2篇流域
  • 2篇考古
  • 2篇环境考古
  • 2篇黄河流域
  • 2篇古环境分析
  • 2篇河流域
  • 1篇地学
  • 1篇地震
  • 1篇新仙女木
  • 1篇新仙女木事件
  • 1篇中国环境
  • 1篇人类生态
  • 1篇人类生态系统
  • 1篇生产可能性边...
  • 1篇生态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河南省文物考...
  • 1篇河南省文物研...

作者

  • 11篇张俊娜
  • 10篇夏正楷
  • 3篇张小虎
  • 1篇吴小红
  • 1篇赵朝洪
  • 1篇楚小龙
  • 1篇宝文博
  • 1篇王幼平
  • 1篇刘静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原文物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000a BP前后北京斋堂东胡林人的生态环境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距今10000年前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北京斋堂东胡林遗址属于新石器早期人类遗址,其文化面貌具有明显的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性质.同期墓葬中还出土有多具古人骸骨,被称为"东胡林人".配合考古发掘,在东胡林遗址进行了地貌第四纪调查和相关沉积物的分析,就"东胡林人"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东胡林人"主要生活在11100~9600cal a BP期间,对应于新仙女木事件结束之后的升温期,当时气候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出现了温和较干的温带草原与较为温暖湿润的温带草甸草原交替的植被环境.文化遗迹的分布部位表明,"东胡林人"主要活动在河漫滩平原上,地势平坦、水热条件较好、植被比较茂盛的河漫滩平原适宜于史前人类生活.这一研究有助于重建10000aBP前后北京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也有助于加深对华北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时期环境背景的了解.
夏正楷张俊娜刘静赵朝洪吴小红
关键词:新仙女木事件生态环境
中国环境考古学的兴起、发展和展望被引量:9
2019年
环境考古学是一门介于考古学与第四纪环境学(或古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出现于20世纪之初,经过近1个世纪的摸索和实践,在理论和方法上日趋成熟。中国环境考古学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以人类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以聚落和遗址古环境分析为主要手段,以探讨古代人类行为及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环境背景为目标的新型交叉学科。目前,它已经逐渐得到了中国考古学家的广泛认同,并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及人类起源、MIS3阶段旧石器晚期文化革命、旧—新石器文化过渡以及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夏正楷张俊娜
关键词:环境考古人类生态系统聚落环境古环境分析
黄河流域华夏文明起源与史前大洪水
史前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调查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的虞夏时期是中国北方异常洪水多发的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普遍出现不同形式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发生在华夏文明诞生前夕的这场异常洪水事件,对华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黄河上...
夏正楷张俊娜
关键词:华夏文明
文献传递
黄河流域华夏文明起源与史前大洪水
史前异常洪水事件的初步调查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的虞夏时期是中国北方异常洪水多发的时期,当时黄河流域普遍出现不同形式的史前异常洪水事件.发生在华夏文明诞生前夕的这场异常洪水事件,对华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黄河上...
夏正楷张俊娜张小虎
河南荥阳薛村商代前期(公元前1500~1260年)埋藏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荥阳市薛村附近的南水北调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薛村遗址揭露出大量的古地震遗迹,主要有地堑、地裂缝和古代文化遗迹的错位等.根据古地震遗迹与文化层(或灰坑)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判断古地震发生在商代前期,大致时间在二里岗下层晚期到二里岗上层之间,进而通过灰坑中木炭的AMS14C测年,确定这次古地震发生在(2910±35)^(3165±35)aBP(或(3160±35)aBP)之间,亦即日历年龄1260~1520BC(或1510BC)之间.薛村史前地震遗迹迹象清楚,年代确凿,填补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古地震记录的空白.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史前地震的了解,拓宽了古地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而且也为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夏正楷张小虎楚小龙张俊娜
关键词:南水北调
洛阳盆地新石器-青铜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被引量:26
2014年
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是了解古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由于古代农业形成的复杂性和遗址的多样性,如何选择合适遗址以提高炭化植物遗存研究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已成为重要的课题.选择中原地区新石器文化发达的洛阳盆地,选取分布在不同地貌部位上的23个新石器-青铜时期中小遗址,从灰坑和文化层中采集土样进行浮选和炭化植物遗存鉴定,并与周边地区的大遗址进行了比较.中小遗址和大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均表明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期属于以粟和黍为主的北方旱作农业,并逐渐出现了稻、小麦和大豆,到二里头时期发展成为五谷齐全的农业经济.相比之下,中小遗址农作物种类多样化的出现要早于大遗址,但二里头时期中小遗址稻和小麦在农业中的比重远低于大遗址,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它们遗址功能的不同.另外,分布在不同地貌部位上的中小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表明:在仰韶、龙山文化时期,台塬沟谷区农作物种类比冲积平原区丰富;而到二里头时期,冲积平原区在农作物种类和数量上都超过台塬沟谷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中小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是对区域农业考古研究的极大补充,更能反映区域内农业形成和发展的复杂过程,今后应加强对中小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张俊娜夏正楷张小虎
关键词:洛阳盆地旱作农业
洛阳二里头遗址南沉积剖面的粒度和磁化率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洛阳盆地内二里头遗址南沉积剖面位于遗址所在二级阶地的前缘,属于河流堆积。对剖面的沉积物样品做了光释光测年及磁化率、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剖面沉积年代大致在2000-5000 aBP之间。剖面下部(113-123 cm)沉积物粒度较细,磁化率偏高,粒度曲线反映水流较弱的泛滥平原沉积环境,属河漫滩堆积;中部(90-113 cm)粒度较粗,磁化率较低,粒度曲线反映水动力较强的边滩–漫滩沉积环境,属河床边滩堆积;上部(0-90 cm)粒度变细,磁化率升高,粒度曲线反映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泛滥平原沉积环境,属河漫滩堆积。其中沿水平方向可见剖面中部的河床边滩堆积直接覆盖在二级阶地顶面的龙山时期灰坑之上,由此可以确认剖面中部地层记录了一场漫上了河流阶地的特大洪水事件,这一记录与孢粉分析得到的气候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4000 aBP前后异常洪水的出现和大洪水前后河流过程的变化,可能是对4200 aBP全球性气候异常事件的区域响应,对我国最早的都邑——二里头城址的选址有重要的影响。
张俊娜夏正楷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粒度磁化率
新疆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绿洲区泉水沟遗址的古环境初析被引量:3
2022年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文章对位于西天山洪积扇前缘绿洲的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址(3500 a B. P.)进行了地貌与地层调查、沉积物年代测定,以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初步探讨了遗址区的地貌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泉水沟遗址位于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的老洪积扇台地上;2)更新世末期(距今2.0~1.0万年)台地上部沉积了厚达5 m的冲洪积物,早全新世(距今10000~9000年)靠近台地顶部发育一层厚约1 m的黑褐色湖沼相地层,推测其为气候变干导致洪积扇退积收缩,此区域成为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所致;3)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泉水沟古人曾一度在此活动,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较肥沃的古沼泽土壤和泉水湖沼等水源出露的低海拔绿洲生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青铜冶铸等手工业活动;4)之后,洪积扇再次扩张,导致遗址被随后的泛洪沉积覆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西北干旱区洪积扇缘绿洲先民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古丝绸之路的人地关系问题。
张俊娜张俊娜夏正楷夏正楷任小林于雪彤曹美丹李小龙宝文博
关键词:青铜时代
中原地区4ka 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沉积证据被引量:41
2011年
国内外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大量证据表明,4000aBP前后是史前洪水频发的时期,这次史前洪水事件的性质、规模、起因以及它对人类文化演进的影响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我国有关4000aBP前后史前洪水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先后在青海喇家遗址、河南新寨遗址、锉李遗址、孟县遗址、山东尹家城遗址等处发现了这次洪水事件的地质和考古遗迹。这些古洪水遗迹的发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尽管这一地区4000aBP前后洪水事件的遗迹已有发现,但数量偏少,研究程度不够深入,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古洪水、古气候研究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对华夏文明起源研究的需求。为此,在过去工作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我们近年来继续在中原地区开展4000aBP古洪水的研究,相继发现了多处这次洪水事件的地质和考古记录,其中以河南西部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北部的焦作西金城遗址和山西南部的绛县周家庄遗址最具代表性。这三处遗址分别位于不同的地貌部位,研究表明,以上三处出现的史前洪水,都与当时比较湿润的气候环境有关,同时,受地貌条件的影响,它们又具有不同的洪水过程,对人类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张俊娜夏正楷
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古环境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对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转变的动因和机制。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包含细石器、李家沟、裴李岗三文化叠压关系的地层剖面,是我国北方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的代表性遗址。通过对李家沟遗址的地貌结构考察和沉积物分析,我们对李家沟古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李家沟古人类居住在全新世初期河流下切形成的黄土冲洪积平原河谷中,周围是以菊科—蒿属—禾本科组合为特征的典型草原环境。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古人类主要生活在河床堆积面上,在附近的草原上从事采集和狩猎。李家沟时期气候稳定和湿润,河流水域面积扩大,河漫滩发育,古人类生活在河床的边滩和河漫滩的滨河床沙坝上。裴李岗时期气候环境暖湿,河流的强烈下切导致沟谷较为发育。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区域间歇性的断层活动引发了多次古地震,给李家沟古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张俊娜夏正楷王幼平顾万发汪松枝
关键词:环境考古河漫滩古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