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递增负荷运动对不同BMI与锻炼习惯的普通成年人心血管机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时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及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有无运动习惯对其的影响。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试运动至"力竭"时心率、血压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血管机能的变化,同时分析了不同BMI、有无运动习惯对心血管机能变化的影响。结果:男性力竭时的收缩压上升较同年龄段女性高,超过200mmHg者占14.2%;男女受试者中舒张压超过110 mmHg者占4.5%;脉压差超过100 mmHg占总人数的22.2%,在男性受试者占到男性总人数的1/3以上。在相同负荷下,肥胖人群心血管机能指标的上升幅度比正常者大;有运动习惯者的血管机能指标上升幅度比无运动习惯者小。结论:在运动终止时不同年龄段人群脉压差的值均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其是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运动负荷试验中应该密切观察它的变化;BMI≥28者在运动试验中血压变化较正常者明显;有运动习惯者心血管系统对于运动刺激会形成能量节省化的状态,对运动负荷的反应小于无运动者,因此不能单独以运动时间或负荷强度而终止试验。
- 陈乐琴李红娟范超群张春艳
- 关键词:运动负荷试验血管机能身体质量指数
- 体力活动与成年女性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女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随年龄变化特点,及其与体力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的20~69岁健康女性405名,放免法测试血清雌二醇(E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采用日本UNEX高分辨率超声血管内皮功能分析仪,测试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相关指标;同时,评估40岁以上女性体力活动水平。结果:随年龄增长,肱动脉内径基线值和血流介导的舒张后内径均增加(P<0.05),尤其40岁以后出现显著增长;60岁以上女性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5),阻断血流再恢复血供时达到最大血流的时间缩短,最大血流速度增大(P<0.05);40岁以上各组血清E2、DHEAS水平下降(P<0.05);与体力活动缺乏或较低组相比,体力活动水平中等或较高者最大血流速度较低(8.13±4.32vs 9.23±5.51m/s,P<0.05);与从不锻炼和偶尔锻炼者相比,经常锻炼者血清E2水平、肱动脉内径基线值和血流介导的舒张后内径均较高(P<0.05)。结论:血管内径基线值的变化在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具有预警意义,当血管最大舒张能力与基线值的变化不相适应时,出现血管功能障碍;60岁以上女性血管内皮功能出现显著退化,可能与其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雌激素(E2)可能介导随年龄增长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以及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 李红娟张春艳陈乐琴
- 关键词: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
- 40岁以上女性身体成分与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研究
-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40岁以上女性身体成分和作为心血管早期的独立预测因子FMD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女性早期预防肥胖、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中老年女性科学健身提供实证支持。 研究方法:受试者是来...
- 张春艳
- 关键词:中老年女性身体成分FMD骨密度
- 文献传递